导语:各种影视媒体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视界,成为了很多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影视作品的逐渐增多,各种类型的电视剧和电影层出不穷,而很多影视内容都是超脱现实、不切实际的,比如说各种恐怖片、科幻片、悬疑片。这些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在科学方面来看都是十分不严谨的,难免会对观众产生误导。
那么,今天我们结合贝爷和德爷的荒野求生和一些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讨论一下,影视作品中的哪些情节是有待商榷、有违科学常理的,希望大家提高分析和辨别能力,避免被误导。
1.野外求生时,可以在洞穴或者山洞里生火?
很多灾难或者探险电影里都会出现类似的场景,在遇到了复杂情况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寻找山洞或者洞穴躲起来,而为了让自己保暖,必须生火取暖。这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在洞穴里边生火不仅很安全,也很浪漫,因为根据电影情节,男女主角通常就会在这种浪漫的火光之下发生一些奇妙的事情。但事实上,在不透风的地方生火,会导致氧气含量急剧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而正确的做法就是在山洞或者巢穴比较靠近洞口的地方生火,这样不仅可以烘干衣物、煮食。还不会造成缺氧。
2.在野外可以不是野生动物或者鱼类来充饥?
很多影视作品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景,身处险境中的人们为了充饥,在补货鱼类或者动物后会直接生吃,这样看起来会让人更“爷们”更“热血”。但其实,在抓捕野生动物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打斗或者追赶,过程中很容易受伤,在不具备医疗条件的时候,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避免受伤,避免伤口感染,而这很有可能会致命。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取一些安全无毒的植物性的食物来充饥渡过难关。
3.受伤的时候可以用衣服绳子绑扎止血、继续行进?
在动作电影里经常出现类似的场景,主角受伤开始流血,为此将自己的肢体运用绳子、布条或者衣服将肢体绑住止血,并且再继续参与战斗当中。但如果你真的在现实生活中轻易模仿,那么很有可能因为较长时间肢体的供血不足造成肌肉坏死。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肢体的远心端结扎止血,并及时治疗,而不是继续行动、置若罔顾。
4.烧开的水就能肆无忌惮的饮用?
对于饮用水的认识,我么都知道,煮沸水可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细菌,这样就可以安全的饮用了。但事实上,这只是对于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来说的,如果在野外,即使水被煮沸以后杀死了其中的微生物和细菌,但并不能净化和去除水中的有害颗粒和毒素。因此,当你在极端的野外环境下,你不仅需要把水煮沸,还要用干净的布(毛巾、衬衫)来过滤水中的有害物质,将危险降至最低。
5.遇到熊可以倒地装死?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祝福你遇到的这头熊不饿吧。很多人对这种荒诞的“知识”深信不疑,而这种不靠谱的说法好像是源自于一则小时候的童话故事,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而如果在野外真的遇到熊的话,真的,爬到离你最近的一棵粗大的树上,比倒地装死要靠谱的多。
6.被子弹打中,咬牙坚持着继续战斗?
相信我,这都是为了塑造英雄主义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主角光环”,如果你看一些比较靠谱的影视镜头,《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之类的,你就会发现,原来一颗子弹可以打掉大半个脑袋,扯掉一条腿,或者给身体开个碗大的窟窿!别说继续战斗,你不被自己的惨状吓过去都是庆幸的。
同样的,枪战中,躲在车门后边射击可以保证安全也是鬼话,除非是专门防弹的车门,不然和你躲在一张纸后边没啥区别。
7.打斗中,可以用棍子或者啤酒瓶将对方打晕,而事后,对方会醒过来,并无大碍?
小编觉得这绝对是最扯淡最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影视操蛋描述!首先,人的头盖骨虽然是很坚硬,但是也存在薄弱区域,比如后脑、太阳穴等部位。其次,棍棒或者啤酒瓶对人的击打也是非常讲究力度和速度的,脑震荡是常见的损伤,严重的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千万别学影视作品中的“耍酷”和“热血”!,你不一定能担得起责任!
小编表示,请大家一定要用科学和和实践来检验所谓的“技巧”,不要道听途说,更不能在不严谨的影视最品种获取“知识”和“经验”。而大家也要认识到贝爷和德爷的野外求生都是有专门的团队支持的,也别让他们”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