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吗黑龙江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angshengyinhsi/37595.html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


  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强迫、物质滥用,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


  双相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双相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度高达80%。


  遗传和双相情感障碍


  根据年的一项综述,有亲属患有这种疾病的成年人患病风险平均增加了10倍。如果患有这种疾病的家庭成员是近亲,则患病风险会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你比其姑母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遗传因素约占双相情感障碍病因的60%至80%。这意味着遗传并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唯一原因。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有这种疾病的家族史,也不一定会发展成这种疾病。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双相情感障碍的其他危险因素和诱因


  除了遗传因素,研究人员认为双相情感障碍还有其他风险因素。


  1、大脑结构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大小和活动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脑震荡和创伤性头部损伤也会增加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脑影像学研究发现,患者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等脑区相关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多种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等功能异常与心境发作有关;细胞膜离子通路(如双相障碍患者钙离子通路存在功能改变);双相障碍患者也常出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素/性腺轴等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变。


  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也参与了双相障碍的病理过程。


  2、环境因素


  压力事件常常引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或开始。这可能是与工作或个人生活相关的高压力事件。突然的、重大的生活变化,例如亲人的死亡或身体上的受伤,也可能引发疾病的发作。控制生活中的压力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通常会很有帮助。


  季节性因素可能引发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特别是从冬天到春天的变化,是一个强有力的触发因素。这是因为白天日照时间的快速增加会影响松果体。这反过来又可能影响抑郁和躁狂的发展。


  3、其他诱因


  还包括大量药物或酒精滥用以及睡眠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女性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在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触发。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那些在生物学上就有这种倾向的女性身上。然而,妊娠本身通常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根本原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