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拆弹专家2中如果刘德华的角色幸存,会 [复制链接]

1#

近几年,香港电影开始了下坡路,香港电影的没落也是不争的事实。导演王晶也忍不住爆出粗口,力挺这部双雄电影《拆弹专家2》,这也是今年最受大家期待的一部电影。

纵观这几年的香港电影,出彩者甚少,更多依然是冷饭热炒和套路化续集。在情怀营销中拉低了观众的期待值,不温不火的套路片更多的还是对粉丝影迷的安慰。即使是18年大热的《无双》最终止步于12亿的成绩,不得不说是当年最大的遗憾。香港电影辉煌一时,如今没落也是意料之中。

起初他是一个拆弹专家,舍身救人的英雄,有很铁的同事搭档,有靓丽的警察女友,前途一片大好。而后在一次行动中,被炸弹误伤,丢掉了一条腿。

一方面是警队不允许他再上前线,让他改做文职,心理落差大,另一方面是伤痛使得他长期服用镇痛药,副作用导致性情大变。刘德华就跟警队闹翻了,到处对媒体讲警队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于是他被开除了。

开除后的刘德华与前女友分手,加入了一个恐怖组织,还成为了二号人物。后来一次恐怖行动中,他被炸晕了,失去了记忆,前女友利用这一点,忽悠他说他是卧底,让他配合警方行动。其实刘德华已经发现自己被忽悠了,但是脑震荡使得他性情大变,他愿意配合警方,亲手阻止了自己策的“灭世行动”。

他有罪吗?当然是有的。而且他失忆并不是他犯罪的借口,毕竟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了酒店爆炸案,复活日也是他在失忆之前就策划好的方案。他是否立功了?是的,毕竟他还是回头了,而且将相关情况交代给警方,避免了重大伤亡。他的罪过和他立的功相互抵消以后,是否真的罪不至死呢?其实导演在电影中已经给了答案。

但是,从潘乘风个人的情感和心理角度讲,他的心里是过不去的,就算他真的幸存了,可能也会因为内心的愧疚而自杀,而且还会背负着骂名。所以,他选择了将生命停留在桥上,一切恩怨功过,都随水流而去。

有一个镜头,他说:“我回不了头了,你懂的。”不管是从他个人信仰还是他背负的人命,他将要承受的是更加难以释怀的代价。离开,也是一种解脱。

刘德华参与行动是因为这两个现场最高负责人特批的。当时确实也不能等汇报了,特殊情况特殊手段。但是,现实情况是,为了救机场,炸了一座桥,机场交通要道,机场不说瘫痪,客运量减少70%是必然的。

虽然最后他变成了孤胆英雄拯救了整个香港,但别忘了有一个前提,整个事件都是他参与策划和组织的,判刑是必然的事情,没有他对“复活日”的策划,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不考虑电影角色的逻辑性,刘德华的角色通过策划爆炸事件证明了他破坏力极大,一旦走极端是非常危险的人物,而他走了极端一次,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第二次,因此让他消失或彻底被管控起来是对公众最安全的方法。至于最后他幡然醒悟不过是将功补过,但也没法抹清他失忆前还策划了一次爆炸,炸死了好多人的事实。

涉及的主要罪名: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爆炸罪、走私武器、弹药罪。最后炸桥这个行为算紧急避险,但是这个损害结果仍然与实施的爆炸罪相关,仍属于爆炸罪造成的间接损失之一。合并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

当然电影也是有很多的瑕疵,将大量笔墨着重于主角身上,反派和女主显得更像是工具人一样,配角的发挥空间受到了限制,导致了文戏拉胯。观众来不及消化细节,或者是角色转变突兀的不适应。但是就整体而言,电影的完成度还是挺不错的,警匪、悬疑、反转、剧情节奏铺陈有序,情节的爆点、泪点、痛点埋伏的疏密有度。本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却是个王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