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饮食注意事项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523/4858047.html在现代社会,压力大、情绪不佳之人很多,我们管这种情绪不佳的情况,叫做气郁。气郁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最终出现瘀血---气滞血瘀。
罗大伦博士原文参阅-------
作用被远远低估的血府逐瘀汤
心情不好也会导致瘀血?!该怎么办?
那么,此时单纯的活血化瘀会怎么样呢?
答案是:此时单纯的活血化瘀,不如加上调畅气机,同时再活血化瘀来得效果好。
血府逐瘀汤--就是可以调畅气机,又可以活血化瘀的方子。这个方子是清朝名医王清任创立的,他特别重视瘀血的问题,他写的书的名字叫《医林改错》。在这本书里,他创立了几个活血化瘀的方子,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血府逐瘀汤。
这血府逐瘀汤,按照原来的说法,治疗的是胸中的瘀血。
肝气不舒会出现各种情志问题,也会在胸部得以突出体现,因此,用活血化瘀,加疏肝理气的思路,是非常切合临床实际的。
让我们再从方子的组成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当归九克、生地九克、桃仁十二克、红花九克、枳壳六克、赤芍六克、柴胡三克、甘草三克、桔梗五克、川芎五克、牛膝九克。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桃红四物汤打底,这个桃红四物汤,是养血的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芍药,因为血府逐瘀汤治疗的病症,往往多郁而化热,有肝火,所以方子里面熟地换成生地,有凉血的作用,而四物汤加上桃仁和红花,就变成了桃红四物汤,在王清任的方子里面,这个桃仁往往是重用的,用来活血化瘀,作为猛将出现。
一般有瘀血之人,建议她们用桃红四物汤泡脚,同时服用三七粉,这样活血化瘀的效果更好。方子里面四物汤养血,同时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里面,除了桃红四物汤,还有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四逆散是专门调理肝气不舒导致的气机郁滞,此时会出现身体表里、上下不能调和,阳气郁闭于内,四肢逆冷的情况。
----------------------------------
补充:四逆汤和四逆散有本质上的区别。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这种症状。能够起到升压、强心、抗休克的作用。
------------------------------
在四逆散这个方子里面,柴胡药性上行,枳壳下行,将气机上下通开,柴胡外散,芍药内敛,将气机内外调畅,所以这是一个调畅气机的方子。而血府逐瘀汤里面,又加上了桔梗和牛膝两味药,桔梗药性上行,牛膝下降,又是调畅上下气机的。
所以,这个方子的核心是: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养血。
这个方子治疗的症状比较广泛,只要是肝气不舒,气机瘀滞,同时伴有瘀血的,都可以用此方调理,可以观察舌脉为准。
现在药店有各种制剂,比如血府逐瘀丸,血府逐瘀胶囊等。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此药,所以应用得比较少。这是非常遗憾的,此方的疗效非常好,现代社会多数人可能都有机会用到此药,此方救人无数。
文献中临床应用此方治疗如下:
01
皮肤类疾病
有文献报道用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病例,其中患者春天及心情不愉快时病情加重。从症状看,此类患者有明显的肝气不舒的情况,而瘀血的指征,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得以痊愈。
另外有报道用此方治疗斑秃、还有就是*褐斑的治疗,多中医粉丝都有经验,*褐斑的病因,有肾精亏虚,血虚,脾虚湿盛等很多原因,但是肝气不舒和瘀血也是重要的病因。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而肝气不舒之人,会出现肝火犯肺的情况。而病程既久,肝失疏泄,局部皮肤自然瘀滞,这样就出现了瘀血。所以此方就可以化解。
0
胸胁部疾患
王清任在创立此方时,就说此方可以化血府之瘀血,而这个血府的位置,他说就在胸膈之处,所以此方对胸中气血瘀滞,效果非常好。比如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胸膜炎、肋软骨炎、胸部外伤、肋间神经痛等病症,只要有气血瘀滞的证型,都可以应用此方。
比如女性的乳腺增生类疾病,血府逐瘀汤有着比较好的疗效。有时气滞血瘀是因为一些不良体位导致的,比如经常倾斜着躺着导致压迫经络出现的问题等也可以应用。
03
头痛等头部疾患
王清任说过:“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在这里,他自己就把头痛的其他证型给排除了。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气滞血瘀导致的头痛了,其中最多的,应该就是肝气不舒导致的气滞血瘀了。如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偏头痛、癫痫、颅脑创伤等头部疾患,甚至眩晕,效果都不错。
有中医总结,遇到以下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此方:
1)头部有外伤史者;
)头痛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
3)头痛部位固定;
4)头痛剧烈,状如刀割、针刺,伴有恶心、呕吐;
5)凡头痛无明显表证,里热证,气虚痰饮等病因可查者;
6)头痛时间很长,或持续性,或头痛时作时止。
上面的经验可以参考,最可靠的诊断指征仍然是肝气不舒和瘀血的症状,两者的结合是诊断依据。
04
妇产科疾病
因为妇女受肝气不舒影响最大,而肝经循行经过女性生殖系统,所以,应该说,气滞血瘀的情况,在女性身上反映的是最明显的,而女性的妇科是重灾区。
比如,对于女性不孕症患者,经期少腹及腰部疼痛,月经量少,色紫黑夹块,胸闷不舒,胁肋及乳房胀痛。舌紫暗,有瘀斑,脉沉涩等症状的,可以判断为肝气不舒引起的气滞血瘀,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调理,效果不错。
另外,对于痛经的患者,如果有情绪不佳,急躁,腹痛难忍,血量少,色紫黑有块,下腹按有痛感,舌质颜色暗淡或者青紫,脉沉迟等症状,则可以判断为气滞血瘀。可以用血府逐瘀汤调理,经通而痛自止。
此类妇产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子宫外孕、闭经、更年期综合征、流产后腰痛出血、乳腺增生症等疾病,如果有肝气不舒的症状,同时有瘀血指征者,可以使用本方调理,或者阶段性地使用本方,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将局面打开,再去调理其他,则见效更快。
05
神经系统疾患
此方对顽固性失眠确有疗效,特点一般是:失眠日久,各种方法不效,同时伴有情绪抑郁,头晕头痛,多梦等肝气不舒的症状,同时还有口干不欲饮,记忆力差,舌质暗淡有瘀斑等瘀血的表现,应用此方,则效果非常好。我觉得失眠人群里,最大的两个人群就是血虚和肝气不舒,其中肝气不舒,非常容易导致瘀血,而出现瘀血后,则用普通的疏理肝气的药物效果不佳,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才能解开症结,药到病除。
此外,血府逐瘀汤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夜游症、癫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效果也都不错。
06
肢体疾患
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肢体病患,此方也有很好的效果,有医家以此方为主,调理老年性下肢无力,患者心烦易怒,腹胀痛得矢气则稍缓,大便不爽,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略暗,苔薄,脉沉涩,诊断为血瘀气滞,经络受阻。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愈。
另外,对血栓性静脉管炎,还有风中经络口眼喎斜、手足麻木瘛疭(chìzòng)等症,只要判断患者情绪不佳,有瘀血存在,应用此方加减,临床疗效都不错。
其实还有消化系统疾病等很多领域,都有此方的应用,按照中医的理论,只要有气滞和血瘀两个症候存在,就可以应用此方。
孕妇禁服。
这个方子,古代应用可能没有那么多,但是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这个方子的应用,要明显比古代广泛得多。甚至,我觉得它的地位,是和逍遥丸、补中益气丸等方子一样的,是我们生活中用到比例最大的方子之一。
-----------------------------------------
那么,这个方子该怎么使用呢?
建议有瘀血的朋友口服三七粉活血化瘀,有瘀血之人,只要活血化瘀,无论如何,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有明确的肝气不舒,气机郁滞的情况,我也会让她们在口服三七粉的同时,服用此方或泡脚几周,辅助调理一下,然后再坚持单独服用三七粉。舌下静脉由青变淡说明再好转。
泡脚的方法:,将药像熬中药那样熬好,然后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一天一副,一天泡两次,每次泡二十分钟。晚上泡脚,最好九点之前泡脚,一定要和入睡间隔一个小时以上。
泡脚的时候,不要饿着肚子,这是注意事项,另外孕妇是忌用。
日常调理经常用到的中成药
加味逍遥丸:为和解剂,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效。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附子理中丸:温脾散寒,止泻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手足不温等。组方: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归芍地*丸:肝肾阴虚(妇女)。滋阴养血、柔肝补肾,妇女经期失血过多会伤阴。
组方:六味地*丸(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当归+白芍
适用病症:妇女肾虚而引起的崩漏、头晕、乏力、腰腿酸疼、耳鸣、足跟痛等。桂附地*丸: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组方:六味地*丸+肉桂+附子
主治:肾阳虚和阴阳两虚
适合人群: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苔色淡而多苔者。适用病症: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适用人群:肾阳虚伴随着小便不利,腰腿不便。组方:六味地*丸+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组方:*芪(蜜炙)、*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月经量少,色淡。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芪、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芪、当归、酸枣仁、远志。
正安答摩一学就会
本号会陆续推送关于养生保健和家庭中医方面的文章,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