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陶崇园出生在武汉市新洲区陶家湾,父亲是名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农民,一直在家料理鱼塘,从没离开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陶崇园有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名叫陶晓,两人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秀,父母没有重男轻女思想,对姐弟俩读书更是全力栽培。陶晓记得很清楚,小时候会和弟弟抢零食、抢玩具,抢恼了,谁也不让着谁,直到高中,才意识到自己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可此时,弟弟已经长成了一个帅小伙,遇到什么事,姐姐内心上反而更依赖他。年,20岁的陶崇园考入武汉理工大学读本科,班主任是王攀,同年,陶崇园加入王攀创办的CD足球队,担任主力,后成为队长。大学期间,陶崇园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大二时候,更是凭借出色成绩,进入由王攀担任所长的控制与决策研究所。年,23岁的陶崇园获得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读研资格,导师王攀不舍得放他走,劝陶崇留下来,读他的研。并承诺每年会额外给陶崇园五千元的生活补助,还保证,陶崇园研究生毕业后,会优先推荐他到国外读博或做访问研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系列的诱人条件,打动了陶崇园,经过衡量,陶崇园放弃去华科大读研,成为了王攀麾下的一名研究生。这时,姐姐陶晓也考入了武汉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姐姐的生活很简单,除了读书,就是考试,一路过关斩将顺风顺水,像开了挂一样,顺利得就像童话。陶晓喜欢插画、美食、手工DIY,她的微博个人简介是这样写的,“爱生活”。陶妈妈为了方便照顾两个孩子,也从农村来到武汉,在陶崇园就读的隔壁学校食堂里面上班。每到周末,姐弟俩就约好一起到妈妈那里去吃饭,吃完饭坐在一起聊天,在农村的爸爸,电话就会打过来,一家人可以从中午1点钟,一直聊到下午3、4点。生活、学习、未来,什么都聊,其乐融融。有时太晚,陶崇园会把姐姐送到地铁站,看着姐姐离开。陶崇园对姐姐说,他的人生规划很简单,就是想找个再好一点的平台读博,留在高校当老师,然后结婚生子,陪着父母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但是在这看似和谐美好的日常下生活下,陶崇园一个人,正在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导师王攀的变态压榨,以及尊严上的践踏。二、从年,王攀就开始把陶崇园当成个人私人用品,对他随时进行传唤,而陶崇园还必须立即做出回应。要做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然,王攀就会非常生气,说陶崇园在学术上有异心,不想跟着他好好做学问。“陶崇园,你自己吃完饭后,到茶餐厅帮我买一份香菇肉丝、*瓜木耳炒蛋,送到我家。”“是。”“陶崇园!”“到!”“你吃了饭后,给我买一份回锅牛肉送到我家。”“是!”“陶崇园,今天中午你帮我送饭。”“是!”“陶崇园!”“到!”“你立即到我家里来,我的眼镜没找到。”“是!”16点14分,王攀在QQ上喊:“陶崇园!”陶崇园没有做出回复。1个小时19分钟过去,王攀再次喊:“陶崇园!”2分钟后,陶崇园急忙回复:“到!”王攀不管他在干嘛,也不问他方不方便,直接命令他:“你18点15分出发,去帮我买一份香菇肉丝,送到我家。”陶崇园说:“是!”“陶崇园!”“到!”“去华师给我买一份25元的百家菜,送到我家。”“是!”“陶崇园!今晚、明天凌晨我有重要赛事,要在时间上充分运筹,你可不来我家。”“是!王老师好好休息,晚安!”“陶崇园,明天早上6点15分、6点45分分别打我手机,叫我起床。”“是!”截了这么多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陶崇园回答的一句句“是”和一句句“到”。它每出现一次,我就觉得像一把大锤,在人心上,沉重而猛烈地砸一下。要知道,这是陶崇园的日常,每天都如此。就这样,王攀以学术名义,让陶崇园成为个人生活奴役,并把陶崇园的私人空间、个人时间,给榨取得一干二净。可是可恶的是,王攀对陶崇园的压榨,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看到的这些。他还让陶崇园帮他洗衣服。这还不满足,还开始从精神上,对陶崇园进行驯化。年12月26日,王攀在QQ上喊话陶崇园,陶崇园回复:“到!”然后王攀给陶崇园发了一张截图,内心幽幽心怀不满地对陶崇园说了这么一句话:“别人都很假。”王攀发给陶崇园的,是他和另一名学生的聊天截图,王攀喊那名学生:“XX!”学生回答:“到。”王攀:“坦坦荡荡地说出那六个字。”学生:“爸我永远爱你。”我们可以从这张聊天截图上看出,王攀对学生的日常奴役,不仅仅是针对陶崇园一个人。王攀的用意非常明显,这个学生都这样叫我了,陶崇园,你对我的忠诚,你对我的忠心,该怎么表达,你自己看着办吧。迫于压力,陶崇园终于喊出了那句令他灵*都觉得羞耻的话:“爸我永远爱你!”王攀听了,只是运筹帷幄很满意地回复了一句:“我受宠若惊。”紧接着陶崇园说出了自己微弱的反抗:“我最近身体不适,需要调养。”言外之意,王攀,别再逼我了,我快要被你逼死了!但是王攀对掌控欲,是个极其迷恋的人,看着对方被自己肆无忌惮地操纵在手中,这种快感,是不可能让王攀就那么轻易地放过陶崇园的。下面这张图,就很能说明问题。20点13分57秒,王攀在QQ上喊陶崇园:“儿子!”时间差不多过了36分钟,20点20分49秒,陶崇园才回复王攀,说:“到!”紧接着14秒,也就是20点21分03秒,王攀就回了消息,说:“你今天踢球表现不错,衷心祝贺!”60秒过去,陶崇园才回复:“谢谢您夸奖。”20点22分44秒,王攀说:“继续努力!”我为什么要把这张截图给放出来,并把时间给精确到秒?因为这张聊天截图给我的感觉就是,王攀那双眼,在时刻盯着陶崇园,并且时间以秒计算。根据我们的日常习惯,给某人发信息,会这样,“某某,你今天做什么表现不错,衷心祝贺,继续努力”,一口气把话说完,直接发过去就行了。王攀呢?不是。他先直接喊陶崇园的名字,等着陶崇园,陶崇园不回复,王攀也不说自己找他是什么事。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控制,是权力,是压迫,是操纵,是凌驾,是高你一头的快感。你就是我的奴役。任何一个正常人,不论是谁,这种多年如一日的压迫,一定都受不了吧?三、同学也在背后抱怨过王攀,说他“贪恋美食,执念于虚荣,活成包装品,像个喋喋不休的麻雀,引人不安,让人厌烦”。陶崇园把同学对王攀的抱怨,截图发到家庭群,一边安慰自己,一边说,“我真是苦啊,只能忍”。姐姐陶晓不理解,她问陶崇园,你们老板(导师)怎么还使唤你?陶崇园说,“没办法,他想吃那个华师菜了”。此刻陶崇园的内心里,对王攀的态度,还是忍和熬。忍到自己毕业,熬到自己毕业,就能彻底摆脱王攀的控制了。眼前剩下的,只是耐力和时间问题。杨宝德是湖北*冈人,出生于年,大学毕业后,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读硕士,研一期间,杨宝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两年时间,就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一篇还是SCI论文。研二,杨宝德申请了硕博连读,导师转到周筠门下,没想到从此噩梦开始。周筠除了要求杨宝德在吃饭的时候替她挡酒外,还要求杨宝德在生活中,为她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等等等。同学们再也约不到杨宝德了,杨宝德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时间啊,还要陪导师”。杨宝德酒量小,二两就醉,但在导师饭局上,他必须每次都义无反顾站地出来挡酒,室友常常看见杨宝德,在晚上醉醺醺地回宿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