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NatureReviewsNeuro [复制链接]

1#

本月(9月刊)共四个栏目:

一、评论

二、研究亮点

三、新闻和观点

四、综述(重点栏目)

“脑震荡”不是合适的诊断名词

“脑震荡”描述的是临床表现,不代表潜在的病理过程,因此不能视为真正的诊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弥漫性轴索损伤可能是脑震荡的病理学基础,从而提供了拟定真正诊断标准的框架。脑震荡通常被认为是轻度脑外伤的一种形式。但是,超过15%的脑震荡患者会有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

1.亨廷顿病影响早期神经发育

根据《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亨廷顿病(HD)最早可在妊娠13周影响神经发育。HD的症状通常始于成年中期至晚期,但是来自小鼠模型的证据表明,HTT(mHTT)的突变形式会影响神经发育。了解患有HD的个体的早期大脑发育异常,有助于将来鉴定出用于治疗或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分子。

2.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基因治疗

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突变占家族性ALS病例的20%,该基因可能是重要的治疗靶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两个新研究提供了早期证据,证明敲除SOD1表达是可行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项研究使用反义寡核苷酸(ASO)tofersen靶向目标SOD1。ASO与目标mRNA结合并激活RNAseH,从而降解mRNA。I/II期试验有50名SOD1突变ALS患者,其中48名完成了治疗。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tofersen(20、40、60或mg)或安慰剂组,在12周内鞘内给药五次。在接受最高剂量的tofersen的患者中,脑脊液中的SOD1水平显著降低。尽管该试验主要测试安全性,不足以证明临床疗效,但部分患者还是显示出肌肉力量得到了改善。

第二项研究是两例个案,使用靶向SOD1的microRNA,通过腺病*载体送到CSF中。其中一名患者的一侧下肢表现出明显的肌力保留且脊髓组织中SOD1水平低于平均水平。AAV-microRNA优点是一次治疗可维持数年,但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

3.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可降低LRRK2突变携带者的帕金森氏病发病风险

LRRK2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是孟德尔遗传PD的最常见原因,尽管这些突变的外显率很低(在80岁时约30%)。LRRK2表达在免疫细胞中,编码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影响炎症通路。既往认为炎症在P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发表在《运动障碍》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能会降低LRRK2突变的帕金森病(PD)外显率。研究包括名具有LRRK2致病或危险变异的个体,其中例为PD,例为无症状携带者。定期使用NSAID在LRRK2变异的无症状携带者中比在症状性携带者中更常见。回归分析表明,经常使用NSAID与LRRK2突变的人发生PD的风险较低有关。所谓经常使用是指每周服用2粒或以上,持续6个月以上。

1.东亚人群帕金森病的风险变异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确定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多个基因座。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在北美或欧洲人群中进行的。现在,在东亚人群中开展的大规模GWAS确定了两个新的帕金森氏病相关基因座:SVC2和WBSCR17。SV2C编码突触囊泡蛋白2C,在突触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并介导基底神经节中的多巴胺稳态。WBSCR17编码一种非催化的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该酶是蛋白质糖基化过程中的重要伴侣。

2.联合分子和MRI生物标记物评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

(重点文章)

1.基于CRISPR的功能基因组学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描述了基于CRISPR的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如何揭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标。这是年诺贝尔化学奖系列文章中的一篇。

2.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抗体介导性疾病中的B细胞免疫学

这篇综述介绍了神经胶质表面自身抗体(NSAb)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病原性B细胞的免疫生物学。许多知识源于AQP4自身抗体的研究,部分源于NMDA受体和LGI1自身抗体的研究。

3.COVID-19时代的神经免疫治疗-在文献中寻求共识

作者综合了在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神经免疫疾病管理的建议。主要考虑神经免疫疾病的免疫调节/抑制疗法是否会增加新冠病*的感染风险。貌似这在中国不成为问题。

4.MicroRNA作为脑功能调节剂和治疗癫痫的靶标

称为microRNA(miRNA)的小型非编码RNA是大脑发育和大脑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在动物模型中已鉴定出几种在癫痫中具有功能性作用的miRNA。靶向miRNA是治疗和预防癫痫的潜在策略,但是给药途径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仍然有待克服。

写在最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