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纪针灸篇203针灸中医治症 [复制链接]

1#

题注:中医称为治症不治病,西医常发明新病,多只治病。

2

血症(内病出血与外伤出血),针灸放血排血

倪师先介绍一些血症。有两种出血:一种是脏腑里面的出血,这种是病的出血,还有一种是外伤病的出血。比如骑马被马踢,被车撞到,高楼上掉下来,外力造成里面出血。病的出血,像胃出血,胃生病了,胃里面摩擦得很厉害,胃癌里面破掉,这是内脏的出血。

治症上面,伤科病人一定会知道,本来好好的突然这样出血,绝大多数都是在然谷放血,不单单是脑溢血,对脑部外伤、脑震荡都很好。然谷放血不够,还是有胸痛的时候,可以在这三毛上放血,三毛在大拇脚趾头长有几根毛的地方;可以在胃经的冲阳脉放血,脚上的冲阳脉下针放血都可以;在三毛这上面会看到青筋,用三棱针放血出来,自然醒过来,醒过来如果有痛,表示里面有内出血。

胸腔有内出血,最常用的是肩井,针肩井时一定要扎足三里,把阳气往下导,怎么知道血导出来了?这胸腔的血导出来一定是由大便出来。肺跟大肠表里,血会渗透下去,从肺的下方进入三焦油网,再从大肠排出来,这是胸腔内出血治疗的方式。

针灸可以止痛,外伤痛的时候,按照经络来决定,胸前知道是胃经或肾经,正面是任脉,诸如此类按经络来取穴,如果是一整块,公孙、内关很灵活的,可以直觉反应出来。

内脏的因病出血,跟外伤没有关系。比如胃出血,注意一般不扎本穴。举个例子有个人胃出血,不管是单纯的胃出血还是胃癌,出血的时候足三里不要扎,因足三里是本穴,扎后会让胃蠕动的更快,出血会更多。足三里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以用。

同样若脾脏破了,内出血,注意:本穴太白也不能用。实症,实则泻其子穴,脾脏出血,就针商丘,胃经的内庭,当然也可以下。诸如此类,不管多严重的病,一般来说就是这样子处理。

腑跟脏不一样。腑的问题大部分是在中午,脏的问题是在半夜。治腑病最好在中午的时候,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治腑病的时候一定是中午,白天的时候会感到好饿。治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治内科病的时候,病人在恢复时,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饿的要死,想吃东西,就表示这病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

针对小朋友用开天河水,用完以后小朋友回家,在开完天河水,用指头的针轻轻的摸,而不是很用力。那怎么知道这小朋友好了,第二天跟妈妈说要吃东西,这小孩子就救回来了;如果第二天没好,继续做。如果还发烧的话,知道少商、商阳、大椎放血,放血后烧开始退,第二天中午退烧,胃气恢复,病就好了。一定要想尽办法,让他恢复正常。

24

朝食暮吐针灸中脘,腹膜炎针肘尖穴

有一种治症叫做朝食暮吐,胃的下方有个小袋子,平时都有宿食在这里面,这宿食比如晚餐吃的是米粉,中餐吃的是pizza,晚餐吃的是米粉下去,中餐还是有一点pizza在上面,新的会把旧的导下去,新的食物取代旧的食物,所以会留一些食物在胃的下方。因此七天不吃东西没关系,只要喝水还可以活到。但有一天堵到了,吃的米粉在那,却出不来,胃的下方蠕动没有了,食物在下面的时候,就会造成标准的症状是朝食暮吐。

朝食暮吐是早上吃的早餐,要到*昏夕阳西下,会很恶心一吐早餐就出来了,早餐都没有消化还在胃里面。这种情形也是一样,在中脘穴下针,中脘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针一下去,或者是艾灸,病人会感到胃开始动,速度就那么快。

因此针扎穴道一定要准确,一般大多数胃的治症,无论临床上是胃酸过多、胃胀、胃溃疡,处方上虽有点差异,但针灸是一样。只要记得寒、热,什么时候寒用灸,什么时候热用针就可以了。

治胆病的时候,身上有两个地方,最容易传染腹膜炎,第一个是胆堵到了,胆汁排不出来,胆破掉了。还有一个是阑尾炎,当盲肠被堵到,无论是慢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都没问题。但如果拖的比较久,盲肠就破掉,感染了腹膜炎,食物的残渣、粪便,就会跑到腹腔里面。

腹膜炎诊断方式是这样子,病人来时很好,一动就很痛。原来这里痛,突然盲肠破掉了,就不痛了,因为盲肠破掉了,用手去摸时,手是温热,但其身上是冰凉的,摸到那一块会感觉特别热,就是化脓了。

遇到破裂化脓了,针灸用经外奇穴叫肘尖穴。这手肘,叫病人放在上面,艾隔个生姜,手弯起来手肘的尖端,三焦经过的地方,一直灸到他肚子里面肠鸣,开始肠叫为止。肠鸣即肠开始叫的时候,病人会跑厕所,排出来的都是脓血,血一排出来,就没事了。这时是很危险,一般遇到,西医会叫病人不用动,躺在这边,打抗生素,让自己慢慢恢复起来,但此腹膜炎治症中医针灸的效果是最好。

25

消渴症(糖尿病)针灸手法

针对胰脏(胰腺)中医把胰归在脾里,脾包含了胰在里面,如果严格区分它,脾脏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想吃什么东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中医认为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渴时,针灸一般在天突下针。嘴巴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在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在关元灸或针都可以,热会加起来。针大肠的天枢穴,可让大肠蠕动的速度正常。

针灸很好玩,下利(拉肚子)时,针天枢灸天枢;便秘时也可以在天枢上做。所以中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蠕动慢了天枢让加快,蠕动太快了,天枢让其慢一点,会有调节的作用。下针天枢、关元,这个水分就往上回到肺里面去,肺受纳吸收这个水,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俞及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用来治疗消渴、口渴。这是一般大致做针灸的手法。

26

痞块(肿瘤)针灸治症,没胆囊肝结石治症

当遇到痞块的时候,比如说肝硬化,肝癌、脾脏癌,胃癌等正面上可以摸到硬块、肿瘤,是不规则,像岩石一样硬。如果是很圆滑,则可能是良性的,可能是脂防瘤。有痞块的时候,中医观念认为阴会累积,有东西累积在那边的时候,会造成痞块。因为阴会累积,所以要行阳,加快阳的速度,就用艾灸,扎针绝对会有帮助。

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着生姜在上面灸,然后下针。一样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虚症或病很久。如果是痛得很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箕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五行治法都一样,多一个痞块而已。

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如何先固其胃,让他胃口好,同时行其阳气。当气机一流畅,就算肿块还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

讲十二经、十二络的气血流注,讲的是阳气的循环,阳气没有堵住,就可以睡得很好。在治疗肝硬化,一点到三点变成可以睡觉。阳气已经开始运行了,虽然痞块可能还在那,要不断做疗程,连续好几个礼拜,帮他扎针,就不会恶化,会慢慢好起来的。如果不会用药,一年八个月都有可能,会用药的话,就好几个礼拜,速度会加快,这是肝痞块,肝硬化等基本上大致的处理方法。

少腹(小腹部)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中医不赞成把胆拿掉,胆是“中正之官”,把胆拿掉了,没有胆了,就胆小如鼠,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胆在肝脏的下方,下腹到大肠的交接地方。有一条血管,全身的血管都有瓣膜,可预防血液回逆,只有这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进入这边,肝和大肠,金和木之间的关系,刚才讲肝脏、脾脏是木和土的关系。人有横膈膜,吸气时候,膈膜会下来,浊气往下导。

身上的浊气不会过膈膜,横膈膜是一个分清浊的地方,上面是清,下面是浊,正常人的浊气只能到下腹部这里,若浊气冲上去,人会发狂奔走,会到神经病院。便秘的时候,体内沼气会冲到头上去。若只到膈膜,就不会精神失常;如果沼气冲上去过了隔膜时,人会发狂奔走,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就是便秘造成的。只要把便秘治好,大便清出去,上焦没有了浊气,人的精神就会恢复。

上次开玩笑说在神经病房里,如果倪师是检查官,病人大便很正常的,这个犯人就是装的。病人每天准时上大号,这是骗人的。浊气、沼气到膈膜为止,这是正常的。吸气的时候,肺扩张横膈膜下降,肝脏的血从这到大肠,大肠得到这血,就有力量蠕动,就会把宿食排出去。吸气、吐气时,横膈膜就上下动作,血就会回到肝脏,一直循环。

如有一天遇到一个病人胆没了,开完胆十五年,总胆管拿不掉,因为跟肝连在一起,拿了很危险,所以总胆管还是在这,它会慢慢累积胆汁在里面,变成肝结石,会很痛,中医可以用处方就解决了。而针灸任何肋间痛,对面的肝关都可以下,肝关可以止痛,针天枢、肝募箕门,胆募穴日月,肝俞、胆俞,正面的期门、日月,往下消导下来,让它慢慢软化。

肝脏相关的发病时是一点到三点,遇到这种情形,针肝经的荣穴把时症去掉,同时亦可止痛,再把他的大便舒畅一下,让它慢慢消掉,如果痛得很厉害,拿生姜灸也有用,反正是行阳。

27

腹痛:瘀血原因治症与便秘原因治症

很多原因都会造成腹痛:首先只要是瘀血造成的腹痛,可能月经痛或踢到阴部,或腹部出血的现象。如果碰到瘀血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在左腹,关元穴外开三寸的地方有压痛点代表有瘀血,因为人左边是血,左边压下去,腹痛代表瘀血出现,如何活血化瘀就是下手的方向。

其次是便秘造成的腹痛。下焦的便秘分寒热。寒就是没有蠕动,病人一个星期不上厕所,也不难过。热实,一两天不上厕所就很难过。便秘的寒热看其难不难过,就可以知道其寒热。

便秘如果在小肠里面,小肠有便秘,放屁就很多,因小肠堵到了。宿食是累积在小肠里,而大肠没有东西,因此会不断的排气放屁,就知道那是小肠堵到。既然知道是小肠堵到,就可以用到小肠的募穴关元,就不会用到天枢。

脾脏主湿,脾又主整个少腹,大便像一粒一粒的羊大便,一颗一颗的是因为太干燥,津液没了,小肠太干了。脾主少腹,少腹有问题时,在脾脏下手,因此想要让小肠的津液回来的,就要强其心,强其脾,心可以让热进入小肠,脾可以让湿进入小肠,小肠的津液会增加,所以关元,心募巨阙,脾募章门,都是要取的穴道,而照海穴和支沟是很有名治疗便秘的穴道。因为在阴蹻脉上面,支沟在三焦经上面,无所谓便秘在小肠还是大肠,通通可以用。

支沟另一个名字叫飞虎,《针灸大成》看飞虎神针,就是在支沟上下针,照海支沟专治便秘,大肠小肠都可以用,脾经的本穴是太白穴,也都可以下针。

如果便秘是堵在大肠头这个地方,刚好是寒实,大肠没有蠕动,艾灸比针好,灸他的天枢、关元、中脘,四花灸,一灸下去,一热肠就开始蠕动,病人在灸的同时,会感到肠子不断在动,灸足三里,这是去寒实的方法。当然下针在支沟照海,不管寒热,只要是实症,下支沟照海都可以。如今天晚上下针,明天就有大便。

28

盲肠炎、奔豚症的针灸治疗

如果是大肠头上堵到了,大肠头有几种变化:第一种,堵在大肠头这里面,西医来说是慢性盲肠炎。少腹的地方隐隐作痛,有痛但闷闷的。在足三里下一寸的阑尾穴,不管急性慢性,都可以在阑尾穴下针。在大肠头一样针刺关元,天枢,中脘,支沟、照海都可以用,而倪师会下一针阑尾穴(奇穴),这针下去后,痛就去掉了,不会隐隐作痛。

如果是盲肠炎,针灸处理要了解起因,过去有个案例发生在海南岛,海南岛五指山的山坡,一年四季山上都有很多果农,收成水果就下山。在海南岛又有渔港,有很多鱼虾,到了产水果的季节,果农到海边交换食物。海边的人吃水果,果农用水果交换鱼虾,两边都通通吞下去了。到了晚上一票人急诊都是盲肠炎。

果农肚子里全是鱼虾,渔夫肚子里全是西瓜籽等,所以吃东西不要大量的吃,要吃一点点,不要大量的吃,吃完不要跑来跑去,会很容易得急性盲肠炎。

针灸的处理方法:过去几千年来不可能因一个盲肠炎就让人死掉。第一个在阑尾穴下针。在足三里下针的时候,急性盲肠炎很好玩,比如这是足三里,痛点有时会在两只脚上,有时仅在左脚,有时仅在右脚。两边都按,最痛的那个,在足三里下一寸,会摸到像豆子一样的东西,像绿豆那么大。把针拿起来,一针下去,当场痛就没了,这感觉是同时发生的。

不会那么巧刚好在下针的时候破裂,引发腹膜炎。如果真的那么凑巧了,针下的很好,摸摸他的肚子,旁边很冷中间很烫,这是引发腹膜炎。马上灸肘尖,肘尖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腹膜炎,大便带血可以灸它,第二个是长瘰疬或淋巴结肿,都可以在肘尖来灸。

这就是盲肠炎的针灸疗法,针一下去痛就去掉了。浊物、残渣就会往外流,其它可用穴道比如关元,天枢,支沟,照海是一样的,想办法把其排出来。中药有个处方也很快,等《人纪》学完就可以针药并施,治病的隔天就好了。

这是盲肠炎堵到了,在肚脐两侧,当病人便秘时,先问小便,小便是清白的就是寒,因为大肠没有蠕动了,所以小便很淡白。如果小便很浊*的时候,肚脐旁的天枢会有压痛点,就代表有燥矢,堵在大肠里,病人会很痛,在支沟、照海、中极、巨阙、天枢下针。因里面是很热的,不要去灸,下针就好了。这就是堵在大肠的处理方法。

还有一种造成便秘的原因,比如小孩子很皮,妈妈有便秘。妈妈买菜回家一开门,儿子在躲在门后面吓妈妈,这门一打开,让妈妈吓了一跳,正好在很急着上厕所的状态下,人受到惊吓一收缩,本来燥矢在这个地方,因发生惊吓,就吸上去了。正好这里有血管连到肝脏,好像一个吸管一样吸了燥矢的浊气,并不经过膈膜,一路通到心脏,这个燥矢的气进入心脏后,会刺激心脏跳的很快。中医特别有个名称叫奔豚。

当奔豚产生的时候,心脏搏动的很快,有时严重时,肚脐旁的动脉血管都会不断在跳动。当知道这理论就知道如何下手了。知道奔豚怎么产生的,小孩请不要吓妈妈。

大部分有奔豚证者都有便秘,这惊吓不一定来自孩子,可能因车祸受到惊吓,都会变成奔豚。遇到奔豚时,要先强心脏,心脏力量强,燥矢浊气会被逼至大肠头。所以针心的募穴巨阙,天枢,少府穴,神门穴,内关,劳宫,把它逼回来。便秘加上天枢,腑会中脘,关元、支沟,照海。这些穴道自然就出来了,不用去记奔豚要怎么治。

29

痔疮大肠炎的肠风下血治症,肠漏、大肠癌等癌的艾灸治疗

如果是痔疮,还有一种是血痢,这两个有很特殊的手法。在讲针灸痔疮的时候,如是外痔就放血,用火罐去吸,用枯痔散,让痔脱落下来。有一种很特殊的灸法,可以治疗下血,比如内痔,有大量的血排出来,叫肠风下血。

大肠发炎的时候,大便会跟血混在一起,下利很多。主要进行艾灸治疗,背后尾椎骨在这,腰椎第十四椎,肚脐正对背面面,可以从膀胱经最低的地方肾俞开始。从第十四椎开始,从尾椎骨往上走,用手指头去按,按照过去的说法是一寸,这是同身寸,一路往上按,每一个关节都会有一个痛点,最常见的是三个椎,压了好痛,遇到痛就放个生姜灸。

肠风下血,中医讲的是症,如果说病可能是内痔或大肠炎,而且是鲜血;就在这背后连续痛点灸,第二天会消很多。一直灸到没有血流出就可以了。因每个人都不一样,要灸到什么时候,不要问倪师哦,要灸到症都好了,这基本常识,很特殊治下血方法。

临床上还有个叫肠漏,肠漏是因为病人开过刀,开完刀后伤口又没好,产生瘘管。由于那地方每天都要用,伤口收口很难,就像是痔疮一样。按倪师的话说西医开刀,中医治疗肠漏,开完刀没好,产生瘘管时,中医用艾灸的,效果很好,收口力量很大,速度比针还好。就是在尾椎骨、腰椎灸。用隔着生姜灸,效果真的是非常好,这是传承千年的手法。治痔疮,下承山、孔最、长强都可以,天应放血也都很好。

如果遇到大肠癌,中医是辨证论治,大肠癌大便不出来,针灸要怎么做。想尽办法大便还是不出来,那就是大肠癌了。下痞根、消积,因有肿块在大肠里面,有一个症就是大肠里的大便排不出来。一般有癌症的病人,脚一定是冷的,本来应该脚热的,正常情况小肠是属火,心脏的火移热到小肠里面来,成为小肠的火,小肠就是热的,脚是温热的。

现在腹部有一个肿块,不管是摄护腺癌、子宫肿瘤、卵巢癌,不管什么癌,只要有癌产生时,都会把阳气阻隔掉,身体内的热没办法下来,脚就是冰的。所以看摄护腺肥大,脚都是冰的。怎么知道其有没摄护腺肥大,当看脚是不是冰的,因为癌细胞肿块,会把阳隔绝掉。阳没办法下去到脚上了,而身上还有阳热,就会找个地方散掉。不然就太热,若热没办法下去,回逆心脏,而心脏管两个手,就会到劳宫穴(手心)、少府,所以手掌会非常干,像干的面包,男人一握手,就知道这个人有没有摄护腺问题。一握手太干了,就讲完了。不用摸脉就已经知道了,大肠癌也是一样状况。

女人的子宫肿瘤也是一样,脚都是冰的,手脚皮都退掉了。因为下焦(小腹部)堵到,整个下焦堵到,阳下不了到脚上,只好阳会回逆心脏,心脏会心悸,冲到手上,手上会很干,就是这样的原因造成的。

0

妇科1:月经寒实症、助孕与绝孕

接下来介绍妇科,中医观念是这样子,正常人的心脏按月把胸腔的奶水沿着冲脉、任脉、胃经,下到腹腔的卵巢子宫。奶水下来是白的,小肠的火去烧,白的遇到火去烧,一蒸热变红的,排出来就是月经。

中医观念认为,女子二七十四,天癸至;七七四十九天癸竭。这是一般女子年龄情况,然而现在女孩子在十岁月经就来了,因为营养太过了。所以说女儿月经提早来就要注意了,十四岁是标准,现在因食物取得非常方便,不需太多劳力就可以取得营养,身体里营养很过剩,太营养了就早熟,月经早早就来了。

所以现在女孩子提前来是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是不正常的,太早熟了,人体太多营养也不好。倪师常常跟人讲,如果有钱了,宁可去买好衣服穿,但吃要简单,吃是一种享受,但吃一点点就可以了,口腹之欲要控制,营养过剩反而影响身体健康。七分饱最好,吃到不饿就停了,吃到撑就不好。

所以倪师建议大家吃的东西要简单,不要造成身体的负担,这是中医的饮食观念。如果太早熟,结果女孩子月经就早来了;而且一般说来早熟的女孩子会比较胖一点。有这概念后,比如现在有个女人其乳房有硬块,一个小硬块,这是最初期。可在天应(阿是点,不定穴,哪里有痛就在那里)上隔着生姜灸,同时因心脏在管这个,把心阳壮起来,也把阳气壮起来,所以下心俞。当乳房硬块下来后会进入子宫卵巢;奶水块积在乳房太久,会造成乳癌。所以女人一定要每个月排出来才算是正常。

当奶水进来在子宫卵巢里面待太久,就形成子宫瘤、卵巢瘤了。那应该如何让一气呵成,把奶水排的干干净净,不留在身体里面,这是倪师要讲的:只要是女孩子的脚是热的,就代表小肠生化奶水机能是正常的,每二十八天会月经排下来。

如果月经是提前来,比如病人每个月提前两个星期来月经,都属于热症。有的人刚好相反是延后来月经,人家四周来,而她要六周才来月经,或三十二天才来,这就是寒症。寒症的时候,月经会延后,热症的时候月经会提前。中医要辨寒热,如果是寒,就用艾灸的,灸合谷、三阴交、中极、关元,这是很好的穴道。这些穴道下针当然也可以。

另外中医针灸希望帮助女孩子怀孕。当夫妻两个人来,还没有小孩,西医把男的捉去验,把女的也捉去验。中医不需要检验,只要问:“先生你的脚是热的还是冷的?”回答是“热的!”先生的就结束了,已经问完了,可以判断是太太的问题,不用看精子浓度多少,问一个问题就知道了结束了。

针对太太的问题可以用灸的,助孕的方法很多,倪师一般在三阴交、关元、中极上面灸,都是在助孕。要常常灸这几个穴道,在灸的中间如月经来,也照样灸,都没问题,气血会更流畅。艾灸到什么时候,恢复正常二十八天来月经为止。女人一定要有个基本常识,月经来胸部会胀,奶水就是月经。月经来前胸部会胀,月经开始后胸部压力开始慢慢减少,等到月经停了,刚好压力一去掉,这就代表月经完全排出去了。

等到周期是二十八天,就可开始受孕。那反过来如果已经生了一打小孩,不要再生了,不想再生了,生子太多要绝孕,就灸石门、阴交,这些穴道在腹部上,还有绝孕穴,艾灸或扎针都可以断孕,不让她生小孩。对于不生小孩的技术,中医没有西医那么好,因为西医是破坏性的,要建设性的就找中医最好。

1

妇科2:痛经、赤白带针灸治症取穴

女人痛经中医用针、灸通通可以。如果是痛经,在月经痛的时候,尤其是第一天最痛。倪师会跟病人说,当天痛再来找,要掌握住时机。要在痛的时候下手,三阴交、血海一针下去,就不痛了。有时三阴交一下去就不痛了,除非扎错了地方扎到二阴交;只要去压其痛点就不会扎错的。按脾经的内踝骨往上推到痛点,扎针一下去,当场痛就去掉了,如果还有一点痛就扎血海。三阴交、血海是非常有名的痛经大穴。这些脾经上面的大穴效果立竿见影。

若下次例假来之前还有痛,下次再扎,一般是不会再痛了;扎一次可以五六年痛才回来。那如果下次还痛,再扎一针;一般女生有痛经,中医观念是这样,痛经是因为小肠的火太弱,因此建议女生生理期中间,生冷的不要吃,要吃比较热的。还有生理周期的时候,中医不赞成在生理期行房。因为那时候气血正往下走,在行房时可能会让气血堵在那,造成妇科问题,所以不赞成在生理期行房。平常灸三阴交、中极、关元,也很好。针和灸都可以用,痛经是一个很好治的症状,用药、用针都可以治。

另一个治症就是下血不止,上面讲过当鼻子血流不止,下天府。吐血不止,下中脘,不要下足三里,下内关穴。如果是下血,肠漏下血,月经停不了,有的女人二个礼拜来不停的,一直在下血,就可以下针隐白。隐白穴在大脚趾旁边,针隐白留针二十分钟,当场血就慢慢停掉了。有的时候会当天止血,有时是在隔天。所以隐白穴是月经下血不止最常用的大穴,有时两针扎两侧,左右都下可以止血。

女人还有个很大的问题,过去中医有句话,十女九带,十个女的中九个女人有赤带、白带。中医说小肠是赤肠,红的,大肠是白肠。所以赤利拉出来的是红色,拉出来的血。白利大便白色,治在大肠上面,用大肠俞。赤利是治小肠,用小肠俞。

十女九带,赤带颜色深,味道重,是湿热。如果是白带就是寒湿。一般言白色的较清淡的,没有味道。湿热的味道就比较重,遇到湿热的时候,不要用灸,而要下针。隐白穴除了治月经不止外,下针对治疗白带非常好。

奇经有一条是带脉,带脉讲的就是这“带”。所以治疗白带上临泣穴、三阴交、血海、隐白一定都会下到。近取穴,比如讲关元,旁边的水道,归来,曲骨,背后的白环俞。白环俞是治疗肠风、白带很有名的穴道。

如果白带是寒湿。下针的手法跟赤带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白带还可以加灸,因为它寒,当把寒、热去掉以后,这湿就没有了,才会完全根治。如果要根治白带、赤带,只有中医才有办法。

如果只是去热,因为西医只看到热,没有看到湿,西医光用消炎是不会好的。中医在治症上面,比如有个伤口化脓,光是发炎,炎症属热症,可以用针灸去炎,也会去湿,用处方也是一样。西医却只去炎不去湿。中医是湿和炎一起去,湿和炎一起去掉才会好。脾主少腹,少腹上的所有湿,通通集中在这里,因此阴陵泉、地机、三阴交通通可以。所以穴道是这样来找的。先去消炎,炎通通没了,但湿还在那边;要同时下,一起把湿排掉。这就是倪师的选穴手法。

2

妇科:子宫卵巢肿瘤针灸治症

当女性子宫、卵巢里有肿瘤怎么判断,倪师说不需要摸脉。倪师说个案例,有位太太来找54岁,月经还有,而且很准时来,这就是子宫肿瘤,因为里面长瘤的时候,代谢会减缓。中医观念:子宫里长个东西,且一直不断在长大,月经就会延后。原本女人到了49岁以后,更年期应该到了,但月经还是很准时,一般来说是有肿瘤在里面。

肿瘤大的在腹部上可以摸得到,一般有实有肿瘤,积瘤,通通列为实。当有实症的时候,在天应上放生姜隔姜灸,然后有异常出血就用隐白止血,和痛经是一样手法。

中医是看症,不管里面是子宫肿瘤、子宫癌,针灸的手法是一样。一般只要有恶性肿瘤在那边,月经就会不正常。当有肿瘤、积瘤、血块在里面时,在三阴交会有压痛点。实症的痛,压到会拒按;虚症的痛,压三阴交会喜按,叫按用力一点。也就是说病人腹痛,肚子痛,实症都是拒按;虚症时,里面是血虚,隐隐作痛会喜按,按着很舒服,里面没有东西是虚。这种看症的中医观念要有。

脾主少腹,要行阳就用灸,脾胃相表里。脾主少腹,足三里、冲阳、解溪,脾经原穴通通可以用,经络上遇到虚症和实症,络穴通通可以用来治疗,就是原络治疗法。临床上在选择穴道的时候,病人呈现的症状,比如腹部的肚脐这痛,一看是在胃经还是在肾经,正中间痛属任脉,针灸是痛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治疗。例如痛在任脉,就在任脉上面治疗,其它以此类推。

针和灸可以同时用,但灸就是灸的穴道,针就是针的穴道,不是针上面放个艾草。如果腹痛肚子很痛,月经来又痛,三阴交下针、血海下针,在硬块上灸。若病人是寒症,白带很多,就在硬块上灸。

这是一般的手法,同时妇科有八髎穴,是针对妇科设计的,手指头一压,八髎哪个有压痛点,就在哪一个点下针,这就是阿是穴。倪师对于阿是穴的意思理解很重要。

一般的内科问题,针灸大致上处理的方法是这样子,有这种取穴观念就好了。

还有些很特殊的手法,这种经外奇穴的穴道只用在治一个病,这是插花,主流针灸医学要有,其它学会的内容都是插花(景上添花)的。

比如肩井穴用在胸腔内科,同时灸肩井穴是治淋巴结肿胀,包括甲状腺肿胀,腋下的淋巴肿胀。这个区域的硬块很多种,不管西医说的是什么淋巴癌等等,都用不着管,就在肩井上,同时在肘尖上。灸的时候,要让气住下导,针刺足三里,这些都要活用。

[下一集]:国学堂--倪海厦《人纪》-针灸篇20(4)[针灸中医治症]

完稿于:己亥年辛未月戊申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