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策与医声医事
1.《医师法(草案)》发布,将取消中专学历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资格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草案)》(关于修订执业医师法的议案)进行了审议,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草案)》(草案),并针对草案具体细则向社会公众征询意见。
草案在对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加条件中保留了“本科学历试用期满一年”、“专科学历工作满两年”规定,删除了“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作为参加考试的条件之一的规定。
草案规定,在法律施行之日起五年内,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中医药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通过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等方式,提高医学技术能力和水平。
来源:人大网
2.北京:核酸检测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据北京卫健委消息,为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为“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的群众提供便利服务,降低群众个人负担,检疫检测组组织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财*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费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采取的措施包括:从1月2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项目最高指导价格由原来的单检元/人、5:1混检40元/人、10:1混检30元/人,分别调整为80元/人、30元/人、20元/人。
同时,对“应检尽检”人群,继续执行现行规定,检测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共同负担。对“愿检尽检”人群,实行医保和非医保人群分类管理,其中本市医保人员的检测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按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策规定报销,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由个人负担。
来源:新京报
3.医院伤医案宣判:砍伤陶勇被告人被判死刑缓期二年
2月2日上午,北京市第三中院公开宣判了医院伤医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崔振国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治权利终身。
法院认为,被告人崔振国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目的,持刀故意砍击他人要害部位,造成一人重伤、一人轻伤、二人轻微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虽系杀人未遂,且崔振国作案后让他人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可视为自首,但考虑到其在人员众多的医疗公共场所公然持刀追砍行凶,手段残忍,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人身危险性极大,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依法应予严惩。综合其犯罪的事实、性质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4.官方回应:钟南山院士是此次关于曹雪涛、裴钢等论文调查复核专家组组长
2月1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针对「1月21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的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回应中称,年11月29日,网络报道裴钢院士、耿美玉研究员、*良教授相关论文涉嫌造假。同期网络还报道曹雪涛院士相关论文涉嫌造假、抄袭。此前,自然科学基金委曾收到对饶毅教授相关论文涉嫌造假的举报。后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理。
在确定复核专家组组长人选时,联合工作机制先后联系了几位专家包括海外归来的专家,但相关专家均予以婉拒。最后找到了钟南山院士,邀请他来主持专业调查,钟院士表示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年5月,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复核专家组,9名复核专家均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院士。
来源:科技日报
医学前沿
1.Science子刊:深度睡眠加快大脑清理废物
1月21日,发表在ScienceAdvance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果蝇的大脑活动和行为发现,深度睡眠可以清除大脑中的废物,而这些废物就包括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蛋白质。清理废物也正是睡眠在进化过程中保留的核心功能。
研究人员Allada说:“废物清理对于维持大脑健康或预防神经性疾病至关重要。在清醒和睡觉的时候,废物清理功能都会发生,但在深度睡眠时该功能会显著增强。”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2.攻克“癌中之王”新希望:pH值调控纳米药物递送技术更高效地杀死癌细胞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极差,一直被称为“癌中之王”。最近有研究人员在MolecularPharmaceutics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纳米药物技术使得药物更加准确、高效地作用于人体,从而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输送药物,将癌症药物封装在纳米颗粒中,然后有效地靶向治疗肿瘤并避免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影响,且使用纳米颗粒载体来递送药物也可以给予更高的剂量,而无需多次分开剂量。
来源:转化医学网
3.柳叶刀:2型糖尿病或可被“治愈”
糖尿病几乎是一种“一旦拥有,终身相伴”的疾病。此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手术后的体重减轻驱动了严重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
1月24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新研究,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开放的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得出了结论,代谢手术比传统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重症更为有效。
在这项严格的临床研究中,超过三分之一接受胃旁路术或胆胰转流术的患者在10年的随访期内没有患糖尿病,提示代谢外科手术基本上可以“治愈”2型糖尿病。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4.大规模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压力给大脑带来的伤害,犹如脑震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而在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60%的90后觉得睡眠不足,也就是说,有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中。
近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ports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
在这项全国性研究中,研究团队调查了近名大学生运动员,在这些近期无脑震荡史的健康大学生运动员中,11%~27%的人报告的症状组合符合国际疾病系统定义的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标准,其中最容易预测PCS症状的三个因素是:睡眠不足、既往精神健康问题和压力。这项研究提示,睡眠不足和压力会导致出现类似PCS的症状和后果。
来源:生物世界
5.BMJ:每天喝毫升含糖饮料,增加18%患癌概率
含糖饮料与体重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有关;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独立于肥胖);高血压风险更高等。很少有前瞻性研究关于含糖饮料与个体癌症部位之间的关系。
近期,法国巴黎13大学EloiChazelas等人在BMJ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来自法国NutriNet-Santé队列(-)的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名参与者。该研究发现,每天饮用ml含糖饮料会导致患癌整体概率增加18%,患乳腺癌概率增加23%,即使纯果汁也会产生同样影响。
在这项大型前瞻性研究中,含糖饮料的摄入与整体癌症和乳腺癌的风险呈正相关。纯果汁也与整体癌症的风险呈正相关。这些结果需要在其他大规模前瞻性研究中进行重复。目前英国、法国等已针对含糖饮料征收糖税,以期减少对含糖饮料的购买。
来源:iNatur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