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以树皮下的害虫为食,每啄一次木头的速度达到cm/s,头部摇动的速度达到cm/s,无论是哪个速度,都比音速还快。
那么,为什么啄木鸟啄木速度这么快,却不会得脑震荡呢?
为什么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
啄木鸟啄木的速度,如果放在人类身上,根本就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尤其是在婴儿时期,如果宝宝的头部受到剧烈摇晃,那么他很可能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受到巨大伤害。
但啄木鸟却没有这种烦恼,这跟它们自身的构造息息相关。
啄木鸟的头部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虽然脑壳骨质坚硬,但在它之下有一层海绵状骨骼,上面有许多液体,很好地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
而它们的头部两侧的肌肉系统发达、强有力,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防震、消震。
此外,啄木鸟脑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小,并且是紧紧贴着头骨的,这样既能够减少快速啄木带来的冲击力,也可以加大跟头骨的接触面积。
独特的大脑构造给了啄木鸟良好的防震能力,除此之外,它们能够安然无恙地快速啄木头,还要得益于啄木的方式。
啄木鸟啄木的时候是直线运动的,喙尖跟头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高速啄洞的情况下头微微歪一点儿,都会对脑部造成极大的伤害。
啄木时,拥有特殊头部构造的它们会严格遵循直线运动的法则,所以即使每天啄木上万次也不会得脑震荡,更不会头疼。
“人设崩塌”?
啄木鸟并不单单指一种鸟类,它是鴷形目啄木鸟科鸟类的通称,不同种类的啄木鸟外形、叫声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有着直直的喙。
例如体型大小这方面,小的啄木鸟有十几厘米,比如绒啄木鸟;大的啄木鸟有四十多厘米,比如北美黑啄木鸟。
图:北美黑啄木鸟
鸟网
我国主要分布的有29种啄木鸟,其中绿啄木鸟、斑啄木鸟较多。前者雄鸟额头和头顶有红斑,雌鸟没有;后者为白腹黑背,全身只有黑白两色,不过雄鸟头部有红色羽毛。
图:灰头绿啄木鸟
鸟网
小时候,我们接收到的有关啄木鸟的讯息都是:它是森林医生,能够为饱受虫害的树木解决困难。
但其实,“森林卫士”“森林医生”相当于人类赋予啄木鸟的人设,实际上,它们的行为是有些复杂的。
啄木鸟能够感受到树木中的害虫,它会攀援在树干上凿洞捉虫吃。
不过,它们可不会把握啄树的分寸,如果虫子藏得很深,它不介意“追根究底”,所以有些小树会因为树干内组织被破坏而走向死亡。
此外,有些啄木鸟为了捕食虫子还会“钓鱼执法”。当找不到虫子时,它们将在树干上不断开孔,用树干流出的汁液吸引昆虫的到来,对于那些树来说简直是无妄之灾。
有些啄木鸟也会以树的汁液为食,比如吸汁啄木鸟就喜欢枫树等“甜甜”的树木。它们在树上不断开口,严重的话会破坏树木运送养料的结构,如果是年轻的小树很容易死亡。
啄木鸟真的那么坏吗?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啄木鸟吃害虫的行为确实帮助到了很多树木。
它们主要寻找的是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害虫,每天能吃掉的害虫约有条。在一片13.3公里的森林里如果生活着一对啄木鸟,它们仅仅一个冬天就能吃掉90%的吉丁虫。
说到底,啄木鸟吃害虫、啄树木,都是生存繁衍的天性使然,是我们从人类利益的角度用“益鸟”“害鸟”去定义它们。
啄木鸟啄木只是为了生存,顺手做了“森林医生”帮树木去掉虫害,“森林医生”的正义形象,更多是人类给它们贴的标签。
在捕食害虫的过程中,有些啄木鸟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一些树木,比如还未成长起来的小树;筑巢时,它们也可能打断树木的营养输送通道,把老树活活熬死。
但总的来说,啄木鸟对森林造成的伤害不会太大,它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科学家观察发现,由于健康的树木害虫较少且材质致密,啄木鸟一般不会从中取食,而是选择枯树、死树觅食;
有些啄木鸟会在健康的树上啄洞,虽然可能引发病菌、虫害,但基本不会导致树木走向死亡;再退一步说,就算它们的行为导致少量树木死亡,也不会影响到整个森林的生态。
此外,啄木鸟们留下的树洞也为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提供了住所。由于洞巢资源稀缺,其他小动物为了得到这些住所,还可能会大肆争夺一番。
虽然啄木鸟有些神奇和复杂,但总的来说,人类称呼它们“森林医生”还是没毛病的。研究表明,啄木鸟啄食大量害虫,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的蔓延,大大降低了树木被害率。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