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该不该劝他们手术重症室里,湖北这对父子选 [复制链接]

1#

今天,为大家讲一个故事。

事情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在这,我遇到一位病情很复杂的患者——夏全(化名)。他今年60岁,来自仙桃,病史很长,除了心脏问题,还有血吸虫肝、肺部感染,按道理早该接受治疗了,但家里穷,一直没治。

治还是不治?家属三次变卦

看到夏全被病痛折磨得实在撑不下去了,大儿子拿出了全部存款十万元给他治病。但夏全怕拖累子女,总在犹豫,医院辗转了两个月,钱花了不少,病没见好。当地医生建议他还是尽快到同济就诊。

7月30日,夏全和儿子抱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门诊找到我就医。“病人当时连走路都走不了了。”夏全来的时候情况太糟糕了,连手术都没法做,当即便将他收治入院。

经过3天用药处理,夏全症状有所好转,达到手术标准。我告诉夏权家属,夏全的病拖太久了,尽快做手术才有一线生机。夏全和儿子当时表示同意,准备8月6号做手术。

但是,8月5号,术前谈话后,夏全和儿子决定放弃。“做了手术也不一定会好,到时候钱财两空会拖累儿子。”夏全说。

“这个手术技术很成熟,只要手术成功,术后护理得当,康复的希望很大。”夏全说出自己的担心后,我又重申了一遍手术的重要性。

“我们再考虑考虑吧。”面对生的希望,父子俩都有些迟疑了。

夏全儿子说,父亲拉扯他们长大不容易,不愿意就这样拖父亲出院回家等死。“主要就是钱的问题。我去筹吧。”经过一晚考虑,8月6日,夏全儿子决定,手术还是要做。

我马上安排了手术时间,定在8月9号。但是,8月8号晚上,父子俩再次决定放弃。

劝还是不劝?我陷入两难

得知夏全父子俩的决定,我非常惋惜。“病人自己求生欲是非常强的,我感觉得到。”病人来同济前断断续续医院接受治疗,如果不想活肯定不会转到同济来搏一把。

我想“家属犹豫不决时,医生的术前谈话非常重要。”如果医生的态度很积极,倾向于做手术,往往能左右家属的决定。

但是,劝病人手术是件很危险的事。“因为手术风险莫测,万一结果不好,医生背负很多压力。”

不劝,病人出院回家肯定是等死,作为医生于心不忍;劝,一切顺利当然是皆大欢喜,万一结果不好呢?

就连我带的研究生都不建议我劝家属签字手术。“算了吧程老师,你忘了上个月你劝一个类似病人手术的事了吗?”

一个月前,一个和夏全家境、病情都类似的病人,家属意见不统一准备放弃。但我觉得太可惜了,积极劝病人的三个儿子签字做手术。最终,大儿子拍板签字了。

本来手术很顺利,结果术后几天患者因为肺部克雷伯菌感染过世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死者家属把我堵在病房:“都是你害死我爸,我们都说了不做手术了。赔钱!”

“术后并发症是始料不及的事。医疗上我并没有过错。”被围追堵截的我很狼狈,也很难过,暗下决心,如果家属决定放弃,他再也不会阻拦了。

一番纠结,我还是力劝家属签字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最终,我还是决定力劝夏全和儿子做手术。“明知道手术成功希望很大,病人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因为害怕担责就放任不管,我做不到。”

“你爸爸要是不做手术,回家肯定活不了多久。”8月8日晚上,我找到夏全儿子,和第一次谈话略微不同,这次程才态度更加积极,讲明风险的同时,再次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这是一个很成熟的手术,医生会全力以赴,术后只要他们配合治疗,夏全就能活下去。

夏全儿子告诉我,他担心的正是术后治疗跟不上以致功败垂成。“家里亲戚绝对不可能借钱我们了,轻松筹我也筹过了,我实在没有为爸爸筹到更多的钱。”

“我来帮你们。”我提出帮他们发起轻松筹,应该能解决部分费用问题。

看到医生如此积极挽留父亲的生命,夏全儿子终于签字同意手术。

有惊无险,家属最后感谢我的坚持

8月9日,夏全儿子送父亲进了手术室。

夏全的手术,我并不是没有担风险。这个手术有1%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的风险,而夏全因为拖得太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5%。这意味着手术风险比一般患者高5倍。

果然,打开夏全胸腔时,我心里凉了一截。

由于主瓣关闭不全和心衰,夏全整个心脏都是肿的,几乎不跳,完全是在蠕动。我当时恨不得直接开关手术(开关手术:打开即关上。),但我没有退路了:“是我劝病人家属签字的,如果不解除心脏病变肯定下不了手术台,家属接受不了的。”

我硬着头皮,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手术。“术中超滤脱水ml,可想而知病人的心脏负担有多重。”

心脏复跳的一瞬间,整个手术室的同事都很开心。

手术成功只是闯过第一关。直到8月26日夏全出院,我的一颗心都是紧绷的,生怕他出现术后并发症。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术后第二天,夏全还没脱离危险,他的小儿子找到我问父亲什么时候能出院。“我当时有点生气。”父亲这么重的病,术前谈话时不来,刚做完手术就来问结果。

其实小儿子是来道谢的。小儿子在南方某部潜艇部队服役,只能术后探望。他跟我说:“程医生,谢谢你做的手术,特别是替我们下的这个决定,不然下次探亲回来我就是给父亲办后事了……”

患者们为我点赞

医生态度却略有不同

在这则故事中,

“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师程才。

手术成功的当天,

程才便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发了朋友圈

        

随即,这条朋友圈引起了众多医生和患者的热议。有意思的是,患者全部一边倒为程才点赞?

医生的态度则显得有些“矛盾”:既为程才的担当叫好,又为程才的勇气担心,万一手术结果不好呢?

这两种态度都能理解,毕竟,在生活中或在网上,我们或多或少听闻过一些医生与患者的纠纷:

年1月19日凌晨1时55分许,医院急诊室值班医生朱玉飞被李兴龙谎称需要急救骗至家中,继而被残忍杀害。

年5月13日,西安的急救医生*超在救治一名酒精中*的患者时被无故扑倒掐住脖子,送医后经诊断为颅脑外伤、脑震荡。

年11月24日,德州市急救人员在患者家中遭患者儿子暴力殴打。

年6月12日,周女士在广东医院准备引产,医院要求更换床位,随即双方发生冲突。周女士及家属要求退掉包括检查费、住院费在内所有费用。一名医生对周女士下跪道歉,他称这样做没人强迫,只是想平息事端。

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伤医问题上,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51%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

我有时也会很矛盾

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面临可能发生的医患冲突

当家属决定放弃放弃手术时

医生到底要不要劝?

记者就此与程才进行了一番对话

???

记者:现在的医患环境,我能理解医生明哲保身。您这样甘冒风险劝病人手术,考虑过手术失败的后果吗?

程才:医生也是人,跟大家一样要养家糊口。救了个人,即使只有一个人真的纠缠不放,职业生涯也可能毁于一旦。我有时候也很矛盾,也会想家属都放弃了,我还这样到底值不值。但是想想躺在床上的病人,明知道他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自己不作为,对他也是不公平的,大概这就是“不忘初心”吧。

记者:我们总在用“道德”要求医生,这对医生来说其实并不公平。

程才:把理想社会的宏愿强加在一个职业群体身上,这个群体会不堪重负。要求医生为患者考虑的同时,患者也应该站在医生的角度为医生考虑,互相体谅。

记者: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患者信任医生,其实医生信任患者也非常重要,甚至更重要。

程才:的确如此。医生如果不信任患者,治病救人时还要提防纠纷问题,很难做到全身心投入抢救。安全感,是相互的。

记者:患者最喜欢说“医生,我爸/我妈/我的命就交给你了”,这对医生来说压力是不是特别大?

程才:我最怕病人和家属说这句话。我们能保证的是,我们会竭尽全力救治。现代医学再发达,也没有到“决生死”的地步,医生只能尽一切努力去拯救生命,减缓痛苦。

故事总是这样

越是简单越是拥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没有患者的信任支持

就没有医生的勇往直前

没有医生的一念之善

也就没有患者的劫后余生

医生之所以敢冒风险

既缘于对生命的敬畏

更源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

面对类似情景

如果你是“我”

你会劝患者手术吗?

?泪崩!湖北31岁妈妈被它咬多口,生命垂危...她本可以跑开,只为了……

?一觉醒来,男子耳朵嗡嗡响!一查,居然是...医生都吓呆了

?家长与老师聊天记录曝光!教师节要不要意思意思?武汉这所学校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

来源:武汉晚报

采写:记者王恺凝通讯员常宇

编辑

李杏版式

李杏刘洋校读

李杏

出品

武晚传媒全媒体编辑制作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