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北京奥运会,最耀眼的那颗星无疑是谷爱凌。谷爱凌的横空出世,让许多小鲜肉和流量明星黯然失色,一跃成为国民级的优质偶像。
从杨倩到谷爱凌,我听到最多的词是“天才少女”“天才学霸”。作为一个喜欢探究事物本质的创业者,我总觉得“天才”这个词具有迷惑性。它掩盖了许多东西,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别人都是生而牛逼,一切理所当然。
当大家都在说“上帝为她关了哪扇窗”时,我翻看了谷爱凌的成长历史,仔细一查,吃惊地发现:谷爱凌不是天才!
我所看到的是谷爱凌母亲的精心谋划和谷爱凌本人的持续努力。
1
谷爱凌母亲谷燕,北大毕业,美国留学,拿到斯坦福MBA硕士学位后,去华尔街寻求发展,后来回国,积极参与风险投资事业。这种高认知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无疑是幸运的。
谷爱凌在海淀黄庄辅导班学习数学,回美国学校参加考试;在美国接受滑雪训练,然后归化回国参加比赛。站在投资的角度来看,谷妈妈都是最优化地配置资源,通过维度的转换,实现效益最大化。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冰雪事业,个人的命运和国运重合,一飞冲天也就不难理解了。
谷爱凌小时候尝试了芭蕾、钢琴、越野跑、射箭、攀岩、骑马等各种项目,最后谷燕发现她对滑雪最有兴趣。一直酷爱滑雪的谷燕,开始重点培养谷爱凌滑雪。多点尝试,单点爆破,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兴趣中训练,在兴趣中成长,还可以把孩子的兴趣培养成职业技能,提升了孩子的竞争力。
谷爱凌曾多次说,世界没有看到她不容易的部分。在辛苦训练中,摔伤是家常便饭。她曾在训练中摔成骨折和脑震荡,但是凭借着对滑雪的热爱坚持下来了。世界上有两种人值得敬佩:一种是生而贫穷不认命;一种是生而富有还超级努力。这两种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2
有人说:我的水平和条件有限,我给不了孩子这么多。教育的方法从来都不是直接照搬,父母们完全可以从谷爱凌的经历中,汲取正确的教育理念,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一个最优解。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谈到父母如何陪伴孩子成长时,提出了和谷爱凌妈妈想法类似的教育理念,而且对普通家庭更有参考意义。
他说教育孩子要从小处入手又绝不停止,绝不急于求成。至于这个小处有多小,需要花多少钱,我认为每个家庭可以量力而行,毕竟一个家族的崛起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只要指导理念正确,肯定一代会比一代好。
他还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跑步,从小不管风霜雪雨,每天跑个两三千米;比如说读书,可以让孩子从喜欢的课外书开始读,每天读一点,激发他的求知欲望;比如写日记,每天写一篇,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他还强调别跑太远,别读太多,别写太长,主要是养成习惯,定下来后不折腾,在点滴积累中成长。
只要教育理念和方法正确,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成为不了世界级的天才,至少可以成为你们村的天才,你们小区的天才,你们所在城市的天才。
所谓的“天才”,都是父母高水平认知的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