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是我们出远门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旅客在乘车途中,
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尤其是在进出站和上下车时,
人群拥挤,
旅客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
但有时候,这一碰撞,
就会出现问题。
近日,
在一趟从贵州前往昆明的
火车车厢上,
一个十月大的男婴就
因为碰撞受了伤,
令人十分揪心!
十月男婴被撞伤
“肇事者”未成年
4月18日,贵州的张女士带着十个月大的孩子乘火车来昆明探亲,可就在火车快到昆明站时,意外在车厢里发生了。
小融的母亲张女士:“撞击的力度特别大,而且撞着的时候,小孩子有三分钟没有哭出声音,隔了好半天才哭出声音。”
晚上11点,记者见到了张女士和十个月大的孩子小融。此刻,小融看起来精神还可以,但头部右侧有一个明显的大鼓包。
记者:“是这个位置鼓了一个包?”
小融的母亲张女士:“是的,当时是红肿的,还是鼓起来的。非常大,有那么大一个。”
张女士说,当天,她们乘坐的是硬卧车厢,眼看列车就到到达昆明站了,张女士就背着孩子站在了卧铺边,背对着过道准备下车。突然,张女士感觉到了一阵猛烈地撞击,缓过神回头一看,才发现是一名年轻小伙一头撞到了自己背着的小融头上。
当时孩子没有哭出声,可把张女士一家人吓坏了,等一阵忙乱孩子哭出声后,张女士才在列车的洗漱间找到了撞上孩子的小胡。上午10点多,列车到达昆明后,小胡陪着张女士一家人医院。
小融的奶奶:“(小胡)医院付点钱。医院观察十天,没有脑溢血,没有脑震荡的话,观察十天后他该干嘛就干嘛。”
当天,医院做了C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但结果还没出来,医生要求小融留院观察。但孩子头部除了留有明显的外伤,会不会留下其它后遗症?张女士一家对此很揪心,希望小胡能负责到底。
但小胡今年只有17岁,
也还是个孩子,
他该怎么负责?
“肇事者”无力担责后续治疗怎么办?
我们的记者也见到了撞伤孩子的小胡。这位小伙挺实诚,承认自己闯的祸。但对于张女士一家担心的后遗症,小胡也很惶恐。因为一旦出现任何后果,小胡都无力承担。
小胡:“我就是不小心撞到的。在列车上人比较多,她背着孩子都背到过道上去了,头都在外面了,然后我就不小心撞到了。”
小胡说,自己闯祸之后,也懵了好一会儿。火车一停,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但面对已经产生的医疗费,小胡已经是有心无力了,更别说可能要面临的赔偿。
小胡:“刚出来,找工作。”
小胡说自己是四川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母亲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而在广州打工父亲已经又组成了一个家庭,几乎对自己从不过问。小胡念书念到初二辍学后,就一直四处打零工。这次,就是准备前往大理寻找打工的机会。
记者:“你给父母打过电话吗?”
小胡:“打了,但是他们说他们不管的。”
父母的不闻不问,让身上只有几百块路费的小胡陷入了绝望,而老家的爷爷奶奶,也无力负担小融的医药费。想了半天,小胡提出,希望张女士一家能先垫付孩子的医药费,等自己打工挣到钱后再慢慢偿还。
小融的母亲张女士:“负责小孩子的医药费就可以了。因为伤在脑部,其他的也不用他负担。”
对小胡慢慢偿还医药费的想法,张女士一家并不同意,他们坚持要小胡垫付医药费。第二天,张女士垫钱为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小融需要住院观察十天。那么,面对这种两难的局面,张女士一家和小胡该怎么办呢?
小胡有实际困难,
这医药费和后续的赔偿
一时真拿不出来,
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吗?
而对于张女士来说,
是否尽到了照顾
一个十个月大婴儿的义务呢?
今晚
《以案释法》嘉宾
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徐礼平
(徐礼平律师,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自执业以来,担任多家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主要业务方向:刑事辩护、民商事纠纷。)
为您解读!
是由云南省
依法治省领导小组法治宣传教育专项组、
云南省普法办、
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广播电视台
联合制作的法制节目。
公共频道的此档法制栏目,
将普法更贴近民生,
让法律真正为民服务。
每周三、周六晚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YNTV-6
20:45播出
欢迎收看!
(扫描上图↑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