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解放的道路上,红军战士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中的大部分,原先都只不过是田里劳作的农民,却因为有了信仰,加入了革命道路。
如今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平和的年代又怎么能忘了曾经的老将。过往悉数被人们熟记,精神也一代代传承。
为了国家的事业,而选择闭口不言,隐姓埋名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不在少数,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宁愿平凡一生,这样的先辈又何尝不值得敬佩。
而有这样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曾经做过毛主席的警卫员,隐姓埋名,后半辈子一直过着务农的平凡生活。
种地54年,没钱给女儿治病,而不得不向政府求助。
01平凡生活,儿女患难
奉孝同在家乡过着平凡的生活,与妻子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平淡却又充实,若不是遇上难处,谁也不会想到乡村里如此平凡的老农,竟会有过志愿军的经历。
即使在自己生活最困难的时刻,奉孝同也没有向组织寻求过帮助,不曾向任何人开口言明自己曾经的职位。
那一年自然灾害,奉孝同家中土地贫瘠,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夫妻二人一度以野菜为生,日子过得艰难,食不果腹是日常。
但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奉孝同都没有想过要通过自己的曾经,来为自己谋求些什么。
他与妻子二人育有三个女儿,在女儿成长期间,生活虽然过得清苦,但家庭简单又幸福。
然而,厄运出其不意地降临到奉孝同一家身上。小女儿在家门口被人骗走,最后在海南去世。二女儿远嫁,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而大女儿患上了怪病,离异之后便带着一子一女回到家中。
而命运显然没能饶过这一家人,那个老旧破败的小屋中,藏了若干伤心事。在大女儿的儿子去世,女儿出嫁之后,奉孝同夫妻二人,带着身有残疾的女儿,蜗居在破屋中。
奉孝同无奈向县武装部写了求助信,信中言明自己的情况,说明了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言明自己做过主席的警卫员,但却并未引起重视。
虽然获得了一些优抚补贴,但仍然没有多少人知晓他曾经的身份。
不幸再次来临,大女儿为了保护自家果木,被前来偷伐的贼人打伤,严重的脑震荡,医院治疗,长时间的住院花销了家中的全部金钱,夫妻二人一度陷入绝望。
02家中困难,身份揭露
在医院方面了解了奉孝同的情况,得知他曾经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对其也多有照顾。
知其住址遥远,山路又十分崎岖难走。在奉孝同女儿出院时,专门派了两名医生护送,护送一家人到达之时,已是深夜。
在奉孝同的把持下,两名医生选择暂且留宿在其家中,借住一晚。也就是这个决定,让奉孝同的身份,彻底揭露。
妻子王欢云面对着丈夫多年来的闭口不言,一直无怨无悔。但他们夫妻二人年事已高,家中已经没有积蓄,女儿的治疗还需要继续进行,他们家太需要钱了。
无奈之下,王欢云独自做了决定。她当着两名医生的面,指着丈夫说:他曾是主席的警卫!
他不仅上过朝鲜战场,还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甚至还陪同过主席游长江。
乍一听闻,两名医生十分震惊,一再要求奉孝同将自己的经历详细道来。奉孝同面对如此情况,索性将自己的情况尽数告知了二人。
03志愿军战士,主席警卫员
原来,一直身在乡下的奉孝同,目睹过红军战士的到来。
红军战士为他们这些穷人出头,将粮仓中的粮食分给百姓,这让尚年轻的奉孝同心中有了衡量,他也想成为这军队中的一员。只可惜,在当时他没有那个机会。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国家号召人民积极参与志愿军作战,奉孝同想也没想得直接报名参加。
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他没日没夜地练习,甚至比一些老兵看上去还要熟练。
他的努力,也是他能在朝鲜战场奋勇杀敌的底气,即使面对多人包围,他也总能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尽管作战困难,自己也负了许多伤,奉孝同依旧无怨无悔。比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奉孝同认为自己已经十分幸运。
战争结束后,原本打算复员回家的奉孝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中央警卫员的选拔。
凭借着自己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曾经参与过战争的经验,他被选为警卫团中的一员,奉命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对于这份工作,他更加勤恳努力,苦练射击,时刻保持着警觉性。主席十分亲和,有时还会询问他的情况,且提醒他需要多读一些书。逢年过节,奉孝同有时还会被主席邀请一起吃饭。
曾经的种种,在奉孝同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与同事们曾经一起受过主席的委任,奉命下乡调查走访,再将农村最真实的情况反映给主席,以帮助他与广大群众接触。
与任务一同下达的,还有相关的保密条例。奉孝同谨记主席教诲,从不摆架子,也从不向他人言明自己的职责,任务结束后,奉孝同回到北京,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主席。
复员之时,奉孝同听从上级命令,时刻谨记不能向别人泄露自己身份,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曾经保护过毛主席。
听闻他经历后,两位医生随即将奉孝同的情况,报告给了媒体,引起了媒体的高度重视,政府相关部门立即给予两名老人帮助,希望帮助他们安度晚年。
04结语
奉孝同在面对记者的采访之时,曾经说过自己的遗愿,他希望去北京瞻仰主席遗容,也希望去到主席的家乡韶山去看一看。
他的愿望,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成功实现。阔别了北京55年,奉孝同在年,再次踏上了首都的土地。
他在天安门主席像前敬礼,在纪念堂满含热泪,他的一生都不曾忘记过曾经的誓言,更不曾忘记过自己的诺言。
他平庸清苦地过了一辈子,却在见到主席之后,热泪盈眶,再苦再难的生活也从未将其心中的信念磨灭,他的一生更是无数共产党人士的缩影。
奉孝同是所有人的榜样,更是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红色东方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才有了自己专属的独特韵味。
心中有信念,心中有理想,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坚守信仰,共创时代阔丽壮美之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