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对于两个相爱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婚姻是枷锁,锁住了自由,时间长了双方就会两看生厌。也有人说婚姻是桥梁,心心相连,可以彼此拉扯着度过生活的难关。
然而,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婚姻其实并没有改变,变化的只是婚姻中的我们。
变质的婚姻关系,荒诞的分床费用
年2月的一个夜晚,酒气熏熏的杨先生,一把抄起面前的板凳向妻子陈女士砸去。疼痛之下,陈女士也急红了眼,大吵大闹地扑向杨先生。
女人的力量哪里比得过男人呢,不过片刻时间,杨先生便是占到了上风,他一把抓住陈女士的长发,一下又一下地向墙上撞击,那副凶狠的模样,仿佛是在面对仇人一般。
结果可想而知,陈女士被打成重伤,在医院住了15天才勉强恢复。她的伤势被医生鉴定为多处软组织受伤,头部中度脑震荡,陈女士以此作为家暴的证据,将丈夫杨先生告上了法庭。
夜深人静之时,陈女士卸掉满身的坚硬,呆呆地缩在沙发上,回忆着自己的一生。
自己的婚姻本不该是这个样子啊,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是从丈夫的身上出现莫名的香味开始,还是从自己索要“空床费”开始的呢?
“空床费”的由来
任何变化都不是偶然的。
初期,陈女士并不觉得丈夫的晚归有什么不妥,她认为男人在外拼搏应酬,必然是满心劳累了,为此她还特意托人买了补品,生怕杨先生在每天的强弩应酬中亏空了身体。
后来,随着杨先生晚归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还常常夜不归宿后,陈女士的心中终于犯起了嘀咕。在陈女士每次问起丈夫的去向时,杨先生总是以应酬作为借口,用得多了,陈女士心中的不安也就越来越深,直到一次给杨先生洗衣服时,压抑在心中的情绪终于全面爆发出来。
“杨先生,你给我解释解释,你身上的香水味是哪个女人留下的?”陈女士吼道。
就在为丈夫清理衣服时,陈女士闻到上面沾满了刺鼻的气息,这香水的味道充满了直白的欲望,也让陈女士瞬间红了眼。
杨先生并不慌张,像个局外人一般,先是鄙夷地望了妻子一眼,随后说道:“我在外面吃饭应酬,客户的女人喷了香水,我还能管着人家不成?”这生硬的话语,压住了陈女士接下来的质问,如同一口老血堵在喉中,吐又吐不出来,咽下去又格外恶心。
接下来的生活,杨先生越发得放肆,有时他甚至懒得敷衍一声,直接关机,挡住了陈女士的探寻。而陈女士在这样疑神疑鬼的日子中,越发的歇斯底里,脑海中全是丈夫跟异性鬼混的样子,越想越是不甘心,最后,她想到了一个法子去约束丈夫。
她提出,每日凌晨12点到早上7点的时间杨先生必须在家,若是不在家的话,则是要以每个小时元的价格赔偿妻子“空床费”。
这样荒诞的说法,明眼人一看便能看出是怎么一回事,无非就是妻子想要挽留丈夫,才想出了这样幼稚的馊主意。
就像是小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给家长提出的条件一般,陈女士别无他法,只能用这般的方式让丈夫回心转意。
殊不知,在答应这个条件后,丈夫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起来,常常是扔下块钱便转身离去。漫长的一夜中,陈女士只能攥着这块钱,感叹自己这可笑的婚姻。
日子久了,杨先生开始对这场交易产生厌恶,之后便是以欠条代替现金进行支付。在陈女士攒了足足元的欠条后,她要求杨先生兑现现金,这原本是陈女士抛下的一个台阶,她想着若是丈夫能够改变自己,那么自己也会既往不咎。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元换来的竟是丈夫的一顿毒打,也正是前文中的一幕。
青春岁月中的美好,宛若泡沫稍纵即逝
时间倒退,最初的陈女士与杨先生可是人人艳羡的一对人间情侣。
那时的陈女士刚刚大学毕业,青春貌美,还是国企单位的职工,求娶之人几乎踏破了陈家的门槛。而杨先生是陈女士的追求者之一,身材高大,长相帅气,还是陈女士的上司,比别人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也因此,陈女士最终与杨先生走到了一起。
两人结婚后,日日蜜里调油一般,手拉着手一起去上班,一起在食堂吃饭,晚上睡不着便一起出去搞个夜宵,小日子虽然平淡却也自在快活。
后来有了孩子也没有打破这份宁静,两人行变成了三人行,每到休息时间,一家人便去公园踏青,去野外野炊,那时的一家人,你追我赶,打打闹闹,每日都是温馨的美好。
可幸福的日子很短暂,因为改革,有些员工要么被迫下岗,要么只能在单位中凑合混日子。不幸的是,陈女士夫妇二人也牵扯其中,只不过杨先生是前者,而陈女士是后者。
乱世造英雄,这或许是一个机会,杨先生就此下了海。夫妻两人在多番商量后,决定把家中所有积蓄拿出来,投到建材销售的市场上。这可是杨先生的老本行,他做起事来轻车熟路。
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放松警惕,毕竟是自己做生意,他从供货商到零售商都跑了一个遍,凭借自己的经验打通了一个渠道后,才将资金投进去。
眼见丈夫的事业逐渐步上正途,陈女士很是高兴,为了杨先生能够毫无顾忌地在商场之中拼杀,她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每天早早起来,为孩子与丈夫准备早餐,之后便是骑自行车送孩子去上学。中午,单位的同事都在休息时,她已经跑到了附近的菜市场中讨价还价,为之后的晚餐做准备。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贤惠的女人,说的正是杨先生这一家,陈女士将每日的家务都包揽下来,从不习惯到习惯,她改变了太多太多。那时的杨先生也感恩于妻子的付出,每次深夜回来后,看到妻子疲惫地躺在沙发上,仍然不忘为自己留下暖胃的汤水,那一刻,他便是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妻子,要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只是可惜,这份心中的承诺最终只是兑现了一半,两人的条件确实是越来越好,物质决定生活,陈女士也不像曾经那般的辛苦。可杨先生却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两人越来越沟通的背后,是渐行渐远的开始。
男方迷失自我
一次,杨先生跟客户吃饭时,遇到了一个女人,这女人美艳大气,独自经营了一家洗脚房。巧合的是,这女人跟客户是老相识,自从女人加入到这场酒局后,气氛便开始活跃起来,女人妙语连珠,常常逗得客户哈哈大笑,而杨先生的合同,也在这样的气氛之中顺利签订了。
几人吃完饭后还觉得不尽兴,于是便去到了KTV中开始第二场。在灯红酒绿,灯球转动的昏暗空间中,女人不知何时坐到了杨先生的身边,她侧着身体,吐气如兰,柔柔地在杨先生的耳边说道:“你长得可真像我的初恋男友。”
那一刻,杨先生身体僵硬如铁,耳边的汗毛似乎还在颤动,若不是包间内的光线黑暗,相信大家都能看到杨先生的面色,如同煮熟的虾子一般,涨红涨红的。
女人见到杨先生的窘态,扑哧一笑,那声音宛若银铃一般,也让杨先生的内心更加荡漾起来。
之后,杨先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到女人的店中坐一坐,美其名曰是关照女人的生意。而女人也颇为受用,每次杨先生过来都会空出时间,给其做做按摩,聊聊闲天。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杨先生隔三岔五便会找对方排乏解闷。此时的他,已经逐渐忘掉了家中的妻子,还在每日坚持着给他留一盏灯,热一盅汤。
汤还是热的,但人心早就凉了。
就这样,陈女士与杨先生的婚姻渐渐脱离了正轨,从热烈到冷漠,从温馨相处到大打出手,这其中似乎经历了很长时间,可又宛若一瞬间的事。如今,两人已经撕破了脸,一切都变得直白起来。
陈雪以家暴和背叛婚姻的罪名将丈夫杨先生告上了法庭,申请离婚的同时,要求对方支付自己的医药费,精神损失费等等。在这其中,陈雪着重说明了元的“分床费”,钱虽然不多,却是代表着陈雪感情的结束。
在法院的一审判决中,判定这笔元的“分床费”可以用为精神损失费,随后便是判决杨先生支付这笔费用的同时,再平分二人的婚后财产。这样的判决并不符合陈雪的心意,她觉得,精神损失费是一回事,“分床费”又是另外一回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为此,她再次提起上诉。
法院最终判定这笔“分床费”是二人在婚姻存续关系内合理约定的,应该予以支持。于是,陈雪在几次波折之中还是得到了这笔钱,也与杨先生正式结束了婚姻关系。
结语
元“分床费”,像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也是陈雪心中的最后一抹倔强。大概她是要用这笔费用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再对男人抱有希望,哪怕这个男人最初确实是真心实意的。
但不得不说,很多浪漫的婚姻,经历过短暂的光鲜后,也让人们看清了陪在身边的那个人。很多清醒的人,在看清婚姻无望后,也能勇敢地选择离婚,这也令人欣慰。“能共苦,却是不能同甘”,这是很多变质婚姻的原因。但其实,婚姻并没有变,变的只是拒绝不了诱惑的那一方。
曾经的海誓山盟,甜言蜜语,不如相互扶持,陪伴一生。但能遇到这样的人,实属不易。可是,人不能因为几次的心碎经历,就停下爱人的能力。如果遇到错误的人,及时止损,如果遇不到想要的那个人,就好好爱自己。毕竟,只有自己过得越来越好,才有遇到更好的人和事,未来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