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1月16日,伊朗公布了在前一夜对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多个目标发动导弹袭击的消息。伊朗革命卫队此次共发射了24枚导弹,目标是位于伊拉克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基地和叙利亚的美军基地。摩萨德基地遭受的破坏在网络上的图片显示,该建筑物被几乎夷为平地,据报道这次袭击至少造成了9名摩萨德人员的伤亡。
美军基地在叙利亚的被攻击照片和详情未由美军公开,但美方表示伊朗的导弹攻击只造成了有限的物质损失,并未导致人员伤亡。然而,近期外媒引述叙利亚库尔德消息人士的报道称,美军实际上在这次攻击中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据悉,至少有22具美军的遗体被直升机分四批从基地中运出,最终可能被送往位于伊拉克的艾因·阿萨德美军基地。
此情形令人困惑的是,为何美军不利用这次事件对伊朗进行更为严厉的反击。这让人回想起年伊朗对驻伊拉克美军基地的导弹袭击。那时,伊朗在美国刺杀其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后发起报复,尽管伊朗发射了大量精确导弹并命中目标,美军却声称此次袭击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仅有少数美军表现出脑震荡症状。
这引发了疑问:如果美军的预警系统如此先进,足以组织人员撤离以避免重大伤亡,为何以色列的预警系统未能防止摩萨德基地遭受如此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美军与以色列共用的情报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有效的预警。
进一步的讨论指出,伊朗与美国之间可能不存在事先的协议,即伊朗通过导弹袭击以回应苏莱曼尼的刺杀,同时允许美军撤离避免人员伤亡。这种观点认为,美伊之间的敌对状态和缺乏有效沟通使得这种协议不太可能存在。
所以,伊朗此次的导弹攻击可能确实给美军造成了严重损失,但美国未能或不愿承认。如果美国承认伊朗的导弹攻击导致了美军重大伤亡,同时无力进行有效的报复,这将进一步削弱其在中东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美国面对自身军力和影响力的逐渐衰减,以及军事盟友的支持不足,似乎在军事决策上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美国的战略焦点已转向与其他全球对手的竞争,而不愿在中东深陷泥潭。因此,面对伊朗的导弹攻击,美国选择了低调处理,即使这意味着在战略上看似处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