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不好当,因为孩子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在抢跑。作为家长其实有时候表现得很是无奈,如果不跟周围的人同步,那么很有可能孩子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困境,如果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开启抢跑模式那么就要看着孩子承受更多的压力。
有些家长了解孩子的不易,想要让孩子活得轻松一些,就在学习以外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特别低,好像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很多熊孩子就在父母这样的错误理念之下诞生了,在这一类熊家长眼中,似乎所有人都应该让着自己家的熊孩子,没有什么能阻挡熊孩子的捣蛋和破坏。
1.熊孩子事件频上热搜,谁是推手
最近关于熊孩子的恶行,不断地出现在我们视线中,想必最近大家对于高铁上吵闹的熊孩子还记忆犹新。一个三岁的熊孩子,在高铁车厢内喧哗吵闹,整个过程父母家长都视而不见,好像这个孩子与他们无关一样,但是在有乘客指责熊孩子的行为后,这一家人轮番上阵,是要为自己孩子讨个公道。
上述这个事件的热度都还没有过去,最近又发生了一件熊孩子闯祸的事。近期一名女士在网上发声,她在去电影院观影时,遇到了一家三口,本是一项愉快的观影行程,但是最终却被熊孩子打破了。
原来在观影过程中,熊孩子不停的用脚踢打该名女士的靠背,一开始以为只是孩子的无心之举,但是在孩子不断的踢打下,女士不堪其扰只能出面交涉,但是却引来孩子父亲的不满,对着女士后背猛踢,导致该女士因软组织挫伤和脑震荡就医。在事件发酵后警方对熊孩子家长进行了传唤,并行政拘留处罚,这究竟是谁之过?
2.熊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娇惯和错误引导
其实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孩子是天生的观察者,他们会观察大人的反映,从而作出相应的反馈。如果小孩子在犯错或者捣蛋的时候,家长在看到后并没有出言制止,或者给出惩罚或者口头教育。
孩子就会认为这样做得可行的,是可以被允许的,时间一长他的行为及其他就会愈演愈烈,等到行为举动发展到一定程度,家长们再想纠正就来不及了。
近几年从不少新闻中看到的熊孩子闯祸,往往都是家长们的放纵导致的。初期家长们并没有因为孩子的错误行为受到惩罚,所以家长们也就变得事不关己了。
往往在自己孩子受到指责以后,熊家长们不是上前制止,反而指责起那些出面发声的人,他们的这一行为往往助长了熊孩子的气焰,所以孩子之所以变成“熊孩子”归根结底还是家长们的错。
3.养育孩子重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最为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希望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在物质上优于其他人。但是这些其实都是其次的,孩子需要的不止是物质上的满足和好的成绩,我们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是非观,要让孩子知道对与错,一味的纵容和溺爱是会害了孩子的。
教坏一个孩子只需要放纵和无限的包容,但是要想改变他的错误,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非常大的。
爱孩子和保护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作为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正确的。这些才能让他在以后进入学校也好,面对走向社会尽快融入集体。教育和引导孩子才是正道,娇惯和溺爱孩子只会毁了孩子。
现在的熊孩子闯祸可能父母要受到的惩罚和损失是在可承受的范围,但是等到以后孩子大了,行为模式已经定性了,到那时候对于他们的行为或者错误已经超出父母能买单的范畴了,现在不教育以后就要让社会来教育了。
所以不要把孩子的肆意妄为当作是天真可爱,要知道天真可爱是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也是不具备攻击性的。孩子是要从小教育的,父母不能把不作为,当作是孩子释放天性的借口。
他们没有判断力,不知道做了错误的事情会引发的后果,但是家长们作为成年人,对于危险和事情的严重是有基本的判断的,所以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要言传身教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