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正片,全场没有一个观众离席,继而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掌声。
老炮儿,是句老北京的土话,意思就是老混子、老混混的意思。
电影讲的是一个平民小老百姓老北京张学军,为了自己离家惹祸的儿子,不惧强权,坚持正义与权贵作斗争的事儿。
虽然事儿是这么个事儿,可管虎的讲法可不是这么个讲法。
没有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只有更加真实的胡同串子,溜溜达达的北京老炮儿一个:冯小刚扮演的张学军!
张学军在什刹海一带的胡同,人称“六爷”,是个骨子里哏赳赳的老北京。
年轻的时候也是名噪一时的大混子,虽然现在英雄迟暮终日提笼架鸟,却也曾经手持一把军刀以一敌十几,不仅靠自己的能打局气收服了张涵予饰演的“闷三儿”,更是让许晴饰演的“话匣子”从十六岁对他钟情至今。
年近六旬的“六爷”张学军在得知儿子小波得罪了高官家儿子“小飞”被扣之后,先是论理认错,四处借钱为儿子还债。
但最后,当得知恩怨已非个人,不仅儿子脑震荡,心爱的鸟被人摔死,更甚至牵涉到了法纪的时候,这个“不惹事儿、不怕事儿、迎事儿上”的小老百姓真正崛起了。
他要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捍卫自己的规矩,自己的“理儿”。
整个看片的过程中,我从一开始的笑,到逐渐进入的轻蔑,到无奈,到之后的紧张,气愤,掉泪,热血沸腾,感动落泪,一直到结束时候的一边流泪一边热血沸腾一边感动,有太多的情愫纠缠在一起,只恨自己词穷甚至无法用语言表达。
最后一场颐和园后面野湖约架那场戏,我手心攥得紧紧的,满手全是汗也不知道松开,只恨自己不能提刀去助阵!
只恨自己没法跟他们一起杀入人群出口恶气!
最后看到闷三儿为首的一伙老炮儿从看守所大门出来,我的眼泪唰的就又滚下来了,边想六爷大约是再也站不起来了吧!
又觉即便他不再起来,他的气节也又一次把这些人凝聚在了一起,不能自控的莫名哭着笑了六爷,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一个有性格的胡同串子,一个局气讲究的北京老炮儿,赢得了气节,输给了岁月。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说的,就是“闷三儿”。
爷们儿,霸气,虽然是个混混头子可也有自己的原则。
为了过命的大哥“六爷”可以两肋插刀。
那场在车库被围的戏,简直帅的一脸血啊!
您能想像吗,一个奔五的大叔,把棉袄闪掉,身穿一个灰色跨栏背心儿,腰里一军用板儿带,一身的腱子肉啊!
什么LV古驰全没有,就是最朴素的农民工打扮啊!
也帅到全场观众男女一律高呼“卧槽”!
片子结束我老公说,内“闷三儿”戏太少了,我都没看够!
一个男人这样说另一个男人,我也是醉了。
呃,对了,片子里有一个地方有个穿帮嫌疑的镜头。
就是在医院的时候,出租车上的几个镜头里,小波跟六爷的位置是有过交换的一开始六爷在小波右边,几个镜头之后,六爷换到了小波左边,就不知道导演是不是特意这么处理的了。
俩人一开始上的是黄绿色的出租车,后来下车时就变成黄蓝色的啦不过这也只能算全片唯一的槽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