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个人能够犟到什么程度黄维告诉你,什
TUhjnbcbe - 2025/3/15 18:25:00

在北京“功德林”关押的一百多名国民党战犯中,黄维以脾气犟、拒不接受改造而出名。

可是,黄维并不是进了“功德林”才变成这样的,他的顽固、执拗和“书呆子气”由来已久。

淞沪会战时,黄维因为“罗店之战”而成为英雄人物,当时,黄维是国民党第18军第67师师长。

电视剧《特赦》剧照

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黄维率领所部倔强地守住防地,手下的三个团长一死二伤,最后时刻,师部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了阵地。

即便这样,黄维还是死守了一个星期。

战后整编,黄维的第67师基本打残了,活着的人凑不齐一个团。

当时,国民政府大肆宣传黄师长的忠勇可嘉,可是也有不少人说,黄维生性太犟,指挥过于死板,不知谋略,是典型的“书呆子”。

其实,在黄埔军校时期,黄维的性格可用一个“儒”字来形容。

他秉承了儒家“君子之道”,为人处事力求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同时,又“墨守成规”、“守旧迷信”。

黄维的同班同学陈赓大将就评价他“满脑子书呆子气”。

淮海战役后期,黄维当了陈赓大将的俘虏,他竟说:“败在陈赓手上不算冤枉,陈赓是我的同班同学,在学校里我就比不过他!”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黄维的“书呆子”气可见一斑。

黄维的“犟”还体现在所谓的“信仰”上,自从进入黄埔军校,他就认定国民党才是“正统”,蒋介石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矢志不渝。

这正好跟蒋介石信奉的“君臣之道”、“忠臣良将”无缝衔接、一拍即合。

黄维也因此深得蒋介石信任,不但30岁就当上了师长,年,蒋介石把他的嫡系部队、“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交给了34岁的黄维。

电视剧《特赦》剧照

国民党很多将领都领教过黄维“书呆子”的厉害。

年末,黄埔一期生刘畴西被同期同学俞济时抓获,俞济时对衣衫褴褛、冻得发抖的刘畴西冷漠无情。

黄维知道此事后大为不满,他特地跑到俞济时那里,当面损他:“天气那么冷,你也该让他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嘛!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

骂得俞济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杜聿明率远征军出兵缅甸,战败回国后,黄维负责对他的部队进行点检。

杜聿明知道这个老同学是个书呆子,做事死板教条,但希望他能够看在同窗的面子上,给自己少定些损失,留点儿面子。

所以,杜聿明吩咐手下人摆上宴席,宴请黄维。

谁知道黄维一本正经,软硬不吃,还大发了一场脾气,弄的杜聿明灰头土脸,只好自认倒霉。

电视剧《特赦》剧照

不过,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又倔又犟,黄维也吃了不少苦头。

抗战时,黄维向军政部举报军粮质量掺假,因而被人算计,事情捅到了何应钦那里,何应钦自然很不高兴。

何应钦想“杀鸡儆猴”,处置黄维,以威慑各部队不再闹事,便派人去黄维所部检查账目。

黄维一向以清正廉洁自诩,他没有按常规向检查大员行贿,却来了个“公事公办”,因而得罪了“钦差大臣”。

于是,黄维非但没有讨来“公道”,反而被搜列了一大堆罪证。

认死理的黄维愤怒了,他给何应钦发了一份言辞激烈的辞职电报,气得何应钦恼羞成怒,要对他撤职查办。

黄维实在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一气之下居然辞职回了老家。

年9月,“不合群”的黄维被蒋介石委任为新制军官学校校长。

此时,淮海前线正打得如火如茶,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团团包围,危在旦夕,蒋介石再次“重用”了黄维。

黄维虽已经厌倦征战,但是“领袖”委以重任,黄维抱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理,带着新组建的第12兵团,走上了万劫不复的“不归路”。

黄维的12兵团刚进入战场,就落入了老同学陈赓大将的“口袋阵”。

陈赓大将对黄维这个老同学的作战套路了如指掌,他知道黄维迷信书本教条,墨守陈规,所以,陈赓给黄维换了个“玩法”。

陈赓大将命令部队放弃阵地,诱敌深入。

电视剧《特赦》剧照

黄维果然上当,当黄维醒悟过来的时候,已为时晚矣。

这时,我地下工作者廖运周将军火线起义,又在黄维的心脏上狠狠捅了一刀。

黄维兵团彻底陷入绝境,最后只能束手就擒。

直到此时,黄维这个“书呆子”还对廖运周的“背叛”不能理解,因为,武汉会战期间,他曾经借了8门大炮给时任团团长的廖运周,帮助廖运周痛歼日军,立下大功……

从年被俘,直到年被特赦,黄维一共被关押了27年,可以这么说,黄维在战犯管理所中度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

黄维之所以被关押这么长时间,与他的倔、犟、认死理,以及对蒋介石无条件的“忠诚”,因而拒绝改造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死不服输,他曾经扬言:“放我出去,再打一场,我未必会输”;

因为不肯“背叛”过去,黄维坚持不刮胡子,声称这叫“蓄须明志”;

战犯们讨论蒋介石奢侈、腐败的话题时,黄维却说:“蒋介石吃饭很简单,我跟他一起吃过饭”。

黄维就这么“与众不同”,即使他的不当言论遭到其他战犯围攻,他仍然我行我素,想到哪就说到哪,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所顾忌。

黄维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蒋介石的坏话,他曾经这样说:“蒋介石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这条命已经卖给了国民党”。

确实,黄维作为蒋介石的学生,深受蒋介石的宠爱,黄维一直觉得“皇恩浩荡”,铭记在心。

黄维就任第18军军长时,蒋介石曾经单独召见了他,还送给黄维一张照片。

蒋介石在照片上题了“赠培我将军”几个字,而黄维的“字”应该是“悟我”。

从此以后,黄维将错就错,把自己的“字”改成了“培我”。

因为这件事,在战犯管理所改造时,黄维没有少被邱行湘等人嘲笑,可黄维根本不为所动。

黄维对蒋介石只有过唯一的一次评价:“他是个英雄,只是他的那一套过时了,所以他失败了”。

老照片黄维被特赦现场

摊上这么个倔犟的男人,黄维的妻子蔡若曙也是吃尽苦头。

当初,黄维兵败后生死不明,蔡若曙向黄维的老长官陈诚询问,陈诚始终没给她一个确切的消息,却把她带去了台湾。

两年后,陈诚才告诉蔡若曙:黄维没有死,现在被关在大陆的监狱里呢。

蔡若曙立刻带着孩子回到了大陆,几经周折后来到了北京。

年,蔡若曙终于在功德林见到了黄维。

蔡若曙劝说黄维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却遭到黄维一通训斥。

年12月,新中国特赦了一批战犯,可是名单里面没有黄维。

蔡若曙绝望了,她选择了自杀。虽然“自杀未遂”,蔡若曙却从此患上了忧郁症。

从第一次特赦开始,以后基本上是一年特赦一次,蔡若曙绝望了一次又一次,连日本战犯都特赦了,特赦名单上就是不见黄维的名字。

黄维后来被转移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

为了逃避“思想改造”,黄维居然迷上了“永动机”的科学研究,从此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年3月,中国政府特赦了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黄维这才走出了监狱大门。

蔡若曙这才终于等来了夫妻团圆的这一刻。

遗憾的是,一年以后,蔡若曙便因为抑郁病发,一时情绪失控,跳河自尽了。

事后,黄维曾悲痛地对人说:我黄维欠她太多了。

黄维(前左二)

但是,黄维还是不愿意承认,正是自己的“倔、犟、认死理”,还有对蒋介石毫无意义的“忠诚”,才导致了自己及其家庭的一系列悲剧。

年,黄维获准前往台湾探亲,关于此行的目的,黄维告诉所在单位,他想去台湾看看以前的老朋友。

至于是哪些老朋友,黄维没有跟任何人提过,但是,了解黄维的人心里都清楚,此去台湾,黄维一定会去祭拜那几位故人……

不过,黄维最终没能去得了台湾,临行前,黄维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能够犟到什么程度黄维告诉你,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