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心语
冷先生何许人也,原著里是这样描述的:
冷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名医,四十多岁年纪,头发黑如墨染油亮如同打蜡,脸色红润,双目清明,他坐堂就诊,门庭红火。
冷先生看病,不管门楼高矮更不因人废诊,财东人用轿子抬他他去,穷人用毛驴拉他他也去,没有毛驴的人家他步行着也去。财东人给他封银他照收不拒,穷汉家给几个麻钱他也拿,穷得一时拿不出钱的人他不逼不索甚至连问也不问。
他永远镇定自若成竹在胸,他给任何患者以及比患者更焦急的家属的印象永远都是这个样子。让人相信看好了病是因为他医术高超,看不好那即使再换一百个医生药王转世也莫可奈何。
冷先生在白鹿原村民的眼中,就是老天派来的大救星,他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就连狡诈多奸的鹿子霖,都对他尊敬有加,所以早早的就给自己的大儿子鹿兆鹏,订下了冷先生的大女儿冷秋月。这门亲事两家都很满意,为了显示其隆重,还特意请了族长白嘉轩当订婚人。
可长大后的鹿兆鹏,去了西安城念书,受新思想的影响,强烈反对起这门包办的娃娃亲。他在结婚当日受父亲鹿子霖的胁迫,勉强和冷秋月拜堂成了亲。然后就扔下她,去奔向新生活了,再也不顾她的死活。
冷秋月从一进鹿家门便守起了活寡,她对兆鹏的痴心,对婚姻的绝望,让她的精神濒临崩溃,再受到公公鹿子霖的羞辱后,竟至疯癫。
鹿子霖的儿媳冷秋月疯了。她变疯的原因村人丝毫不知晓。秋末冬初的一天晌午,平时很少在村巷里露脸的她,突然从四合院轻手飘脚蹦到村巷里哈哈大笑不止,立即招引来一帮闲人围观。她哈哈大笑着又戛然停止,瞬间转换出一副羞羞怯怯,神神秘秘的眉眼,窃窃私语:“俺爸跟我好——我跟俺爸好——你甭跟俺阿婆说噢!”
冷秋月疯癫后,胡言乱语,让本就在男女问题上不清不楚的鹿子霖更是惊慌不已。这时的冷先生,竟然不动声色地交给鹿子霖一包药。
这药灌下去后,冷秋月醒来就哑了,只见张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鹿子霖沉吟道:“只有冷大哥才敢下这样重的药底子!”
冷秋月又疯又哑了后,不再喊叫,不再疯张,不再纺线织布,连扫院做饭也不干,三天两天不进一口食,只是爬到水缸前用瓢舀凉水喝,随后日渐消瘦,形同一桩骷髅,冬至交九那天夜里死在了炕上。
冷秋月死了,她的死和冷先生下的那副猛药不无关系,一度我在读原著的时候,觉得冷先生太过阴狠,对自己的亲女儿都这样决绝。这与他们家世代悬壶济世,仁义厚道的品性是相矛盾的。
当我再一次拿起《白鹿原》这本书,重新去梳理冷先生这个人物时,才终于想明白这背后的真实原因。
冷先生第一次劝鹿兆鹏休妻鹿兆鹏是我在这部小说里最不喜欢的人物。他热情又冷漠,多情又无情。他把他的热情和多情都给了白嘉轩的女儿白灵,却把自己冷漠无情的一面给了明媒正娶的妻子冷秋月。
如若他不想和冷秋月结婚,就应该抗争到底,也就不会有冷秋月后来悲惨的人生。但他的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欲拒还迎彻底把冷秋月带入了深渊。
鹿兆鹏是被父亲鹿子霖三巴掌打回家的,他不仅和冷秋月拜了堂成了亲还入了洞房。
既然和秋月有了夫妻之实,就应该对她负责到底,他应该明白那个年代,一个被夫家漠视的女子,该是多么难活下去。
他却不管这些,只想着追求自由和浪漫。
他曾对带田小娥回原上的黑娃说:“你——黑娃,是白鹿村头一个冲破封建枷锁实行婚姻自主的人。你不管封建礼教那一套,顶住了宗族宗法的压迫,实现了婚姻自由,太了不起太伟大了!”
鹿兆鹏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却不肯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的空想家。他从未切身地去考虑冷秋月的处境,他是个无比自私的人。
新婚不久他便回到了城里,一走就是一年,连过年都没回来。冷秋月也曾有过怀疑,但被公公鹿子霖给岔开了,他说鹿兆鹏去了上海,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了。
这让冷秋月吃了定心丸,她又和平时一样,为家事忙里忙外,侍候公婆。她一直就用好女人好儿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鹿兆鹏被派到白鹿原当校长,这让全家人和冷秋月看到了希望,可鹿兆鹏宁肯住在阴暗潮湿的学校宿舍,也不肯回家过夜。
这下鹿兆鹏再也欺瞒不了人了,村子里也很快把他不愿和冷秋月同房的事传得沸沸扬扬。
冷先生当然也听到了这些话,他知道自家的女儿留不住鹿兆鹏的心了。他主动把一直绕道走的鹿子霖叫到了中医堂,说了这样一番话:
“兄弟,你甭费心了。你给兆鹏说一句,让他写一张休书,算咧。那没啥!旁人觉得被休就羞得活不成人了,我觉得没啥。咱们过去咋样往后还咋样。”
冷先生说这番话是真诚的,也想得很清楚,以前咋样往后还咋样。可鹿子霖不这么想,他不想得罪冷先生,毕竟自家的人有病还指着冷先生给相看呢。再说在这件事上,他们鹿家不占理,他这么要面子的人,也怕被原上的人指脊梁骨耻笑唾骂。
他请出鹿兆鹏的爷爷去求鹿兆鹏回来,爷爷软硬兼施,甚至下跪终于迫使鹿兆鹏回了趟家。
但他在当天夜里,趁着全家人睡下,就又一次离开了,这一次他碰都没碰冷秋月。
冷秋月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鹿兆鹏要给她这么大的羞辱。从一而终的观念早已深植于心,她从懂事起就认定了是鹿兆鹏的妻,这时让她退出,放弃,她接受不了,也不肯承认鹿兆鹏根本不爱她这个事实。
她固执地坚守着这段没人在意的婚姻,把自己活成了原上的笑话。冷先生知道女儿的苦楚,试图劝她放手,可冷秋月铁了心要等鹿兆鹏,冷先生无奈又心疼女儿,只能从鹿兆鹏身上找突破口。
冷先生为了救女婿鹿兆鹏,倾家荡产,只为让他给女儿留个娃鹿兆鹏发动的运动失败,被总乡约田福贤追杀,被捕后,冷先生为了救他,把店里所有的药材拿去卖掉。
他对田福贤说,想办法放人,我只认得他是我女婿。我家女子从一而终,就算为了我,也要想办法。冷先生把整袋的银元放在桌上后,转身离开。
回家的路上,鹿子霖问冷先生:“先生哥,你给了田福贤多少银子,怎么也先给我亮个底啊。”
冷先生还是那副淡漠的表情,不经心地说道:“我没点数,我向来不数钱的。这几年攒的货全端出来了。只要能救我女婿,就算花光了钱财我也愿意。”
冷先生在他冷酷的表情下,是一颗深爱女儿的心。要知道鹿子霖在救兆鹏上都为银子犹豫不决,那可是他的亲儿子。
可冷先生却一点犹疑都没有,他是想用钱把兆鹏的身和心买回来,他不指着他能对自己女儿有多好,只希望能给秋月一条活路。
作为医生,他见惯了生死,早已把世间的事看得通透,他知道如若不让兆鹏给秋月一个交代,依自己女儿的性子,迟早会走向毁灭。
他特意让在白鹿原上最受人尊重的朱先生带话给兆鹏:“给女人个娃娃,给个娃,我闺女在你屋就能活下来,我也能在白鹿镇撑下去这张脸——”
兆鹏面对救命恩人的请求,双手抱住脑袋说:“天啊,与其这样做,倒不如让田福贤杀了我痛快。”
鹿兆鹏走了,他背着这救命的债,再一次让冷先生失望了,不,应该说绝望了。那时的冷先生就应该预想到了秋月的结局了。
冷秋月疯了,冷先生再一次提出休了她,带秋月回家,可秋月不肯几年后,备受身心煎熬的冷秋月疯了,她大喊着:“俺爸跟我好,我跟俺爸好。”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冷先生的耳朵里,他找到鹿子霖,语气平静地说:“你不要和小人计较。”
鹿子霖真心感动了,说:“大哥,我对不住你啊!”
冷先生说:“先前的事先前的话都不说了,我把她的病治好,你让兆鹏写一张休书了事。”
鹿子霖凄婉地说在:“你前二年说这话我不忍心,我总想要个圆满结局哩!没料到越等越糟。咱先不说休书,等病好了再说。”
冷先生跟着鹿子霖去给女儿诊病。他走进庭院,就听见女儿的哭喊声,他注意到女儿被鹿家锁住双手,关在屋子里。
女儿瞅见冷先生,楞呆呆地僵住了,随之大哭起来。冷先生知道她清醒了过来,说:“我让你兄弟拉毛驴来接你回娘家住几天。”
冷秋月拒绝了:“不麻烦兄弟,我不回去,眼下下雪了,我还有两双棉窝窝没织完哩!”
可没等冷先生走出街门,就听又犯病的冷秋月大声抱怨:“我有男人和没男人一样守活寡。我没男人我守寡还能挣个贞节牌,我有男人守活寡倒图个啥?你娃子把我瞅不进眼窝子,你爸可是稀罕我的很呢——”
鹿子霖站在身旁,满脸烧骚得恨不能钻地缝,冷先生转身走出去,低声说:“你跟我拿药吧!”
转身的瞬间,冷先生就下定决心,不能让闺女开口了,这不仅是给两个家族蒙羞,更是让秋月悲剧的人生更加难堪。
他狠下心毒哑了自己的亲女儿。
冷先生毒哑冷秋月的真实原因冷秋月被毒哑后,很快就死了,死在了最冷的那个冬夜。
我也曾一度以为,冷先生是为了自己和鹿家的面子,而狠心毒害了自己的女儿。但现在我想明白了,他除了考虑这一点外,主要还是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再如此受折磨了。他是在为这个死心眼的闺女维护最后的一点体面。
冷先生多次让秋月放弃这段婚姻,以他们家的家世,即便是秋月被休后,找一个普通人家过日月也是没有问题的。她会有儿有女,有人爱有人疼,幸福地度过一生。
可固执的冷秋月不愿意,她宁愿就这样无望的等待,也不愿退一步,转个身,去重新开始。
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写道:一个有态度的人,是不会把别人的态度放在心里的,你会衡量,会掂量,但你不会让他占据你的内心。
张小娴说: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冷秋月,就是偏执地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她以为她的隐忍,她的付出能换来鹿兆鹏的感动,可其实也只不过感动了自己。她越觉得委屈,越觉得憋屈,越不肯放弃,就这样在自我的对抗中,成了孤家寡人,成了孤魂野鬼。
冷秋月的悲剧,有其时代的背景,有鹿兆鹏的冷酷无情,鹿子霖的贪婪奸猾,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她自己。她太过执拗,不知道回旋,她所作的这一切何尝不是对鹿兆鹏的惩罚,可用惩罚别人来伤害自己,这不是最傻的事吗。
我写了很多关于冷秋月的文章,因为她太像不懂世事的我们。
我们虽然不曾有她如此惨烈,但还有多少人沉浸在自我的感动里,一厢情愿地以为付出就有回报。
人和人之间,不能只谈感情,更要懂得人性。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恋人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太好,那么另一个人就会被惯坏。因为他既然舍得让你去“太好”,那就不可能有多么地爱你。正常的男女关系,不管男女都不要太好。因为对方不允许你太好,他不希望你付出太多,你也不希望他负重前行,你们彼此承担彼此的责任,彼此心疼,彼此尊重。
聪明人,懂得某个人或事的付出,一定不要超出它的价值。如果付出后得到的结果让你失望,那不如及时止损。
我的冷秋月篇到此为止,希望能从她的悲剧中让我们有所感悟,去学会保护自己,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我的文章就有了意义。
谢谢您的时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