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参加冰雪游出了安全问题谁担责法律知识护你
TUhjnbcbe - 2025/5/30 3:26:00
北京哪家医院看皮肤病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参加冰雪游出了安全问题,谁担责?

  
  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游客、旅行社、景区均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阅读提示

  
  相比于普通旅游项目,滑冰、滑雪等冰雪游项目大多风险较高,如果游客参加冰雪游出事故,谁来担责?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游客、旅行社、景区均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冬奥会临近,冰雪游迎来新热潮。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显示,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相比于普通旅游项目,滑冰、滑雪等冰雪游项目大多风险较高,如果游客参加冰雪游出事故,谁来担责?

  
  “轻微磕碰是常事,摔过几次脑震荡”

  
  近日,31岁的缪先生提前休假,从杭州来到北京学习滑雪。他购买了一家滑雪场的季票,几乎天天“泡”在雪场。

  
  作为新手,他挑战的是入门难度较高的单板滑雪,“摔倒是家常便饭”。他自备了头盔、护膝和护臀,但“摔多了还是挺痛的”。和他一起滑单板的一个朋友,有一次在斜坡上往后倒时用手撑地,把左手手腕给扭了。

  
  即便经常摔跤,而且滑雪场提示“滑雪有风险,选择与自己实际水平相适应的雪道,循序渐进”,但缪先生滑了3天后就上了中级道。他认为自己玩得比较保守,只做练习不做危险动作。他的另一名“雪友”则说,单板滑雪做“平花”动作时容易摔倒,“轻微磕碰是常事,我还摔过几次脑震荡。”

  
  他们的滑雪票不含保险,也都没有另外购买滑雪保险。记者了解到,很多滑雪场的套票并不包含保险费用,而普通意外险通常将滑雪等高风险运动列入免赔责任中,滑雪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考虑购买专门的滑雪险。

  
  专业人士建议,滑雪游客应认真阅读安全提示、注意事项,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指挥,遵守滑雪场的安全规范,选择与自身滑雪能力相匹配的雪道,以免发生意外。

  
  参加滑雪旅游团出安全问题,旅行社负责吗?

  
  滑雪场大多离市区较远,很多人会报名参加滑雪团一日游项目。此外,报旅游团到滑雪胜地游玩,也是不少人的选择。如果在参加滑雪旅游团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旅行社负责吗?

  
  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日前发布几则旅游投诉典型案例,其中一则即与此相关。游客王某与母亲报名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长白山滑雪双飞6日游,行程第二天,王某按行程安排参加滑雪时摔倒受伤,医院,经诊断为右胫骨粉碎性骨折,需住院手术治疗。

  
  王某家属认为,因旅行社未能审慎选择旅游辅助者的游乐、娱乐项目,滑雪前也未组织相关培训,也未提示游客相关风险,导致王某滑雪时意外摔伤。摔伤后,旅行社工作人员未及时救助伤者,而是由王某母医院治疗,旅行社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违反了合同有关约定,应承担赔偿责任。

  
  旅行社认为,旅行社在《旅游行程计划说明书》的“游客注意事项”中已经告知游客要注意自身安全,并要求游客在参加高风险项目时注意身体状况和安全隐患。旅行社选择的旅游辅助服务者具有相应经营资质,已尽到审慎选择旅游辅助服务者的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案结论是,由于王某依约向旅行社支付了旅游费用,并由旅行社组团前往旅游,旅行社应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履行对游客的安全保障责任。该责任包含旅行社就旅游质量和安全状况对旅游者进行提示等告知义务及对受伤游客的救助义务。王某按行程安排参加滑雪时摔倒受伤,自身并无过错。旅行社提交的《旅游行程计划说明书》不足以证明其有针对性地对王某选择滑雪项目进行了明确警示。

  
  因该旅行社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根据该保险条款约定,被保险人因过失发生旅游者人身伤害事件的,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故应由保险公司对王某的各项损失在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王某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共计13万元。

  
  未成年人在冰雪游乐场受伤,景区负责吗?

  
  在很多冰雪游乐场,随处可见儿童的身影。如果未成年人在冰雪游乐场受伤,景区负责吗?

  
  在另一则旅游投诉典型案例中,游客原某带6岁女儿前往某冰雪游乐场游玩,在共同乘坐雪地车时,原某女儿的脚嵌入油门,导致雪地车无法停车,撞到土堆。原某女儿嘴部撞到雪地车,经医院诊断为下唇撕裂伤、前门5颗牙齿缺失、上颌前牙区牙槽突骨折。

  
  原某认为,冰雪游乐场未告知游客雪地车的操作方式,也未告知游客相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案结论是,原某在与女儿一同乘坐雪地车时未尽到相应的看护职责,存在监护不当的过错,应自行承担30%的责任。游乐场并未提示游客系好安全带,也未安排工作人员告知游客操作方式,未向游客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对损害结果承担70%的赔偿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共计1.9万元。

  
  近年来,漂流、蹦极、潜水、滑雪、滑冰等一系列高风险旅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与一般旅游项目相比,这些项目专业性较强、风险程度较高。专业人士建议,景区经营者应定时对景区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测;还应对游客进行必要的提醒、警示,告知游客娱乐项目及设施的操作方式、注意事项等;如果发生事故,应及时对游客进行救助。

  
  

  
  春节到,法律护你过大年

  
  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吃团圆饭肯定少不了,采购年货、亲友聚餐、收发红包、结伴出行……这些都是春节期间常规的生活娱乐项目。

  
  但你也许不知道,这些司空见惯的过年习俗中也潜藏着诸多法律风险,稍不留意也许就会触碰法律红线。不过,不用太担心,本期已经给各位读者准备好了“通关攻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开开心心、顺顺利利过大年。

  
  新年穿新衣买年货,对许多人来说是春节必备的仪式感。在采购过程中,这些法律问题一定要注意:

  
  问: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办?

  
  答: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维权:(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问:遇到“先涨价再降价”等虚假折扣怎么办?

  
  答: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向投诉。根据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同时,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疫情期间尽量减少聚集,而且下面的三个场景涉及的法律问题,在聚会喝酒时一定要留心:

  
  问:春节聚餐,经常遇到朋友劝酒,如果有人在醉酒情况下摔倒在地,医院。劝酒者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答:聚餐时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经喝醉、没有自控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那么这样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参加聚会的人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问:饮酒者身患疾病,同饮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劝他多喝了几杯。随后饮酒者身体突发不适,猝死在了回家路上。不知情的同饮者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答: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是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不了解朋友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根据民法典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这也是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

  
  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显然是存在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问:饮酒者醉酒后想开车回家,受到了同饮者的极力劝阻。但如果饮酒者不听劝阻,趁他人不注意自己开车走了,在回家路上发生车祸。同饮者应当如何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答:刑法规定,醉酒驾驶行为要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因此,当朋友喝醉仍要驾车的时候,要极力劝阻,以免危害行为的发生。

  
  同时,由于共同饮酒人对醉酒人的危险行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只有充分、妥善地尽到了看护、照顾等注意义务,才有可能避免承担侵权责任。对于开车的朋友,在其醉酒的情况下,如果未加劝阻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

  
  春节期间,免不了的是礼尚往来。发红包、收红包,图的是个喜庆吉祥,千万别因为一个不小心,惹下“祸事”:

  
  问:春节前,张三来到李四家拜年,临走时留下一个装着一张存有5万元银行卡的红包,说是给李四孙子的压岁钱。在随后的一次招标中,由于李四暗中帮忙,张三如愿以偿拿到了订单。张三和李四的行为应如何评价?

  
  答: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如果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行贿数额在一万以上向多人行贿的,将按照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问:张三、李四等人合伙建了一个
  答:在
  问:春节前夕,某市公安局两名党员干部在某商务副会长
  答:
  近几年来,“拼车”成了春运和“反向春运”的新形式。大家在拼车的过程中最担心的,莫过于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各方责任分配,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

  
  问:拼车车辆与其他车辆或者行人发生了交通事故,应该怎样分配责任?

  
  答:对于这种由第三方引发的交通事故,若交警部门认定双方都负有责任,通常应由双方司机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比例进行分担,乘车人无需担责。如果搭乘人对于此次事故也存在一定过错(如强行要求司机违章行驶造成第三方与其所拼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那么搭乘人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双方最好能在出发前明确拼车所需费用,如交通违章造成罚款的分担等。

  
  问:车主自身疏忽引发交通事故,但车主与搭乘人事先签订了免责条款,此时应当如何分配责任?。

  
  答:对于因车主或驾驶员疏忽导致的交通事故,车主或驾驶员应该负全部责任,而此前签订的“免责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规定,“造成对方人身损害”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两种情况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因此,对于拼车过程中搭乘人的人身损害,只要搭乘人自身不存在过错,无论是否签订了免责条款,也无论有偿或无偿拼车,司机均要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问:搭乘人由于自身原因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怎样分配责任?

  
  答:对于因搭乘人自身的突发情况,导致车主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搭乘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为了避免纠纷,搭乘人应在拼车前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向车主进行告知,并准备好自己所需的各种药物。车辆行驶过程中不要影响司机开车,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原标题:参加冰雪游出了安全问题,谁担责?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加冰雪游出了安全问题谁担责法律知识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