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应届临床医学毕业生临床工作能力是否达到专业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二、考试科目及占比
考生掌握《诊断学》、《内科学》二门课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其分值占比:
1.诊断学(40%)
.内科学(60%)
三、试题类型
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和病例分析。名词解释共10个,每个分,共0分;填空题包括60个空,每空0.5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个小题,每题1分,共分;问答题5道,共30分;道病例分析题,共0分。
四、考试内容
(一)《诊断学》
1.常见症状
(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掌握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3)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4)掌握咳嗽咳痰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5)掌握咯血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6)掌握呕血与黑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7)掌握*疸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8)掌握意识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9)掌握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量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10)熟悉疼痛、恶心呕吐、便血、腹泻的概念、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问诊
熟悉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与技巧。
3.体格检查
(1)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叩诊音、嗅诊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熟悉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掌握营养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皮下出血的检查评估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熟悉发育体型、水肿、皮肤颜色、皮疹、蜘蛛痣的检查及临床意义;了解步态、皮肤湿度、温度、弹性。
(3)掌握眼睑、瞳孔、扁桃体的检查及临床意义;熟悉头颅、结膜、眼球的检查及临床意义;了解耳、鼻、口的检查内容。
(4)掌握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甲状腺肿大、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
(5)掌握胸廓、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节律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语音震颤、胸部异常叩诊音、啰音的临床意义;掌握心尖搏动、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心率、心律、钟摆律、舒张早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二尖瓣、主动脉瓣听诊区常见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脉搏波形、血压标准及分级;熟悉胸膜摩擦音、肺下界移动范围、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熟悉乳房检查的临床意义。
(6)掌握腹部外形、肠鸣音、移动性浊音、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掌握肝、胆、脾的检查并掌握肿大临床意义;熟悉胃肠型与蠕动波、振水音的临床意义;了解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检查的临床意义。
(7)掌握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掌握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及意义;熟悉肌力、肌张力概念、肌力分级。
4.实验室检查
(1)掌握血液一般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出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掌握尿液、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熟悉尿液、粪便的化学检查、显微镜细胞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掌握心肌酶学、血清酶学、血清蛋白质、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血清脂质、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淀粉酶、血清电解质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肌蛋白、胆红素代谢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肾小管功能试验、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4)掌握病*性肝炎病*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CEA检查临床意义,熟悉其正常参考值。
5.心电图检查
(1)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命名及意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及正常值。
()掌握窦性心律、心房肥大、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3)掌握心电图导联、心电图测量。
6.病历书写
熟悉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掌握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7.疾病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二)《内科学》
1.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掌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熟悉病因、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临床表现、病程分期、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熟悉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掌握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4)支气管哮喘: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与管理。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5)慢性呼吸衰竭:掌握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检查、诊断和治疗。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
(6)肺炎:掌握概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7)支气管扩张症:熟悉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
(8)肺结核:掌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
.循环系统疾病
(1)心力衰竭
1)慢性心力衰竭:掌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熟悉基本病因、诱因、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心功能分级(NYHA)。
)急性心力衰竭: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掌握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熟悉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3)房颤:掌握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4)室性期前收缩:掌握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治疗。
5)室性心动过速:熟悉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6)心室颤动:熟悉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7)房室传导阻滞:掌握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掌握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二尖瓣关闭不全:掌握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主动脉瓣狭窄:掌握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掌握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原发性高血压:掌握概念和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熟悉主要降压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概述:熟悉主要危险因素、分型、治疗和预防。
)稳定型心绞痛:掌握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掌握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特点、诊断、并发症。熟悉治疗。
(6)心肌病:熟悉分类、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7)病*性心肌炎:熟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3.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熟悉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急性胃炎:掌握病因、诊断和治疗。
(3)慢性胃炎:掌握病因、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4)消化性溃疡:掌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熟悉概述、发病机制、病理。
(5)胃癌:熟悉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
(6)肝硬化: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熟悉辅助检查、治疗和预防。
(7)肝性脑病:掌握病因、临床表现、分期、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8)上消化道出血:掌握病因、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4.泌尿系统疾病
(1)尿液检查:掌握血尿的常见病因;掌握蛋白尿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肾小球疾病概述:熟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3)急性肾小球肾炎:掌握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4)慢性肾小球肾炎:掌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5)肾病综合征: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
(6)尿路感染:掌握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7)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熟悉定义、分期、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
(1)贫血概述:掌握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缺铁性贫血:掌握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熟悉铁代谢及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3)再生障碍性贫血:掌握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病因、发病机制。
(4)熟悉白血病概述。
(5)急性白血病:掌握FAB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6)过敏性紫癜:掌握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7)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熟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6.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1)总论:熟悉内分泌系统器官组织、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熟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掌握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
(4)糖尿病:掌握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分型、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综合防治原则、口服降糖药治疗、胰岛素治疗、筛查与预防。
7.风湿免疫性疾病
(1)总论:熟悉概念、分类、结缔组织病的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掌握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3)类风湿关节炎:掌握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8.神经系统疾病
(1)脑出血: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
()蛛网膜下腔出血:熟悉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
(3)脑梗死: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与预防。
(4)癫痫:熟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五、试题难易程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0%
六、说明
考试采取笔试型理论综合闭卷考试。满分0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甘肃医学院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四日
甘肃医学院00年专升本招生护理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应届护理及助产毕业生临床工作能力是否达到专业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二、考试范围
考生重点掌握《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二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其分值占比:
1.基础护理学(70%)
.外科护理学(30%)
三、试题类型
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为保证试卷的信度,考试题型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分A1、A、A3、A4四种题型,占比70%。
主观性试题:分简答题及病例分析题,占比30%。
四、考试内容
(一)《基础护理学》
1.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1)掌握分级护理;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常用卧位;患者出院当日的护理。
()熟悉患者入病房后的初步护理;卧位的分类;患者出院前的护理。
.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医院消*、灭菌工作;七步洗手法;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隔离的概念;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3.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1)掌握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及对人体的影响;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
()熟悉职业损伤的防范措施。
4.患者的清洁卫生
(1)掌握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熟悉皮肤的护理评估。
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1)掌握体温的定义;体温过高、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熟悉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生理变化。
6.冷热疗法
(1)掌握冷热疗法的概念、目的、禁忌症。
()熟悉冷热疗法的效应;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
7.排泄
(1)掌握尿失禁、尿潴留、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排便失禁的概念;排尿异常的护理;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法及注意事项;各种灌肠法及肛管排气法。
()熟悉排尿、排便异常的评估内容;影响排尿、排便的因素。
8.给药
(1)掌握药疗原则;注射原则;肌内注射定位法;口服给药法;皮下注射法;皮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各种注射法的注意事项;药物过敏试验法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熟悉护士在给药过程中的责任;病区药物管理;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股静脉注射法;局部给药法。
(3)了解给药的重要意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关药物的药理学知识;动脉注射法。
9.静脉输液与输血
(1)掌握输液微粒概念;周围静脉输液法及注意事项;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反应与防治措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密闭式静脉输血方法;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
()熟悉静脉输液目的;临床补液原则;静脉输液护理评估;输液点滴速度与时间的计算;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及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输液微粒污染;输液泵的应用;输血护理评估。
(3)了解血液制品的种类;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法;血型与交叉相容配血试验;PICC穿刺技术。
10.标本采集
(1)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
()熟悉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各种防腐剂的使用。
11.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1)掌握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术的概念;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的观察内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洗胃的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洗胃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抢救工作的设备及组织管理;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各种药物中*时的灌洗溶液(解*剂)和禁忌药物。
(二)《外科护理学》
1.麻醉病人的护理
(1)掌握麻醉前、后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局部麻醉病人的护理措施;椎管内麻醉病人的护理措施;全身麻醉的护理措施。
()了解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阻滞的特点、适应证、常用的麻醉药、并发症、全身麻醉的方法。
.手术前后病人护理
(1)掌握一般病人、特殊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熟悉手术病人的皮肤准备的范围及要求。
(3)了解围手术期的概述。
3.手术室护理工作
(1)掌握手术室应遵守无菌原则、无菌技术。
()熟悉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职责;手术室消*方法。
(3)了解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室管理。
4.烧伤病人的护理
(1)掌握烧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熟悉烧伤面积和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急救原则。
(3)了解烧伤的分期。
5.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1)掌握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熟悉乳腺炎的病因、治疗原则;乳腺癌的病理、治疗原则。
(3)了解乳腺炎的病理;乳腺癌的病因、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评价。
6.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1)掌握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熟悉腹膜炎的病因与分类;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
(3)了解腹膜腔的解剖生理;继发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
7.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掌握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实质性脏器与空腔脏器损伤的鉴别;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病人,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
()熟悉腹部损伤的病因、检查方法、治疗原则。
(3)了解腹部损伤病人的分类、发病机制、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健康教育。
8.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1)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的临床表现,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的病因、检查方法、治疗原则。
(3)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评价。
9.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3)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
10.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1)掌握肠梗阻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熟悉肠梗阻的病因、分类。
(3)了解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小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11.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1)掌握大肠癌病人的护理;结肠造口护理。
()了解结、直肠癌的病因、病理;结、直肠癌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1.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1)掌握胆道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护理。
()熟悉胆道疾病的治疗原则及健康教育。
(3)了解胆道疾病的病因。
13.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1)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定义;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的临床特点。
(3)了解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病理生理。
14.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掌握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颅骨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脑震荡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颅内血肿的种类和临床表现;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了解头皮的解剖概要及头皮损伤的类型;颅骨的解剖概要及骨折机制;脑损伤的分类、损伤机制。脑挫裂伤的病理生理。
15.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掌握肋骨骨折、损伤性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胸部损伤的急救;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病理生理。
()熟悉肋骨骨折、损伤性气胸、血胸治疗原则。
(3)了解肋骨骨折、损伤性气胸、血胸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健康教育。
16.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掌握肺癌及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熟悉肺癌及食管癌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原则。
(3)了解肺癌及食管癌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健康教育。
17.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1)掌握肾脏损伤、膀胱损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掌握尿道损伤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3)熟悉尿道损伤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4)了解肾脏损伤的病因,膀胱损伤的分类,尿道损伤的病因及分类。
18.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1)掌握尿石症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熟悉尿石症处理原则。
19.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1)掌握牵引术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掌握骨折的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并发症、急救。
(3)掌握常见的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4)掌握脊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五、试题难易程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0%
六、说明
考试采取笔试型理论综合闭卷考试。满分0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甘肃医学院护理系
二零二零年一月三日
甘肃医学院00年专升本招生药学专业考试大纲(试行)一、考试目的
药学专业专升本招生考试,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要求。
二、考试科目及比例
考试范围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分值占比:
1.分析化学(50%)
.有机化学(50%)
三、试题类型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命名或写出结构式题、完成反应式题、推断题、综合分析计算题五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含80小题,每题1分,共80分。本部分涵盖的知识点很广,涉及到绝大部分的考试内容。
填空题:包括40个空,每空1分,共40分。填空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命名或写出结构式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主要测试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及简单有机物结构书写的掌握情况。
完成反应式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简单有机反应的掌握情况。
综合分析计算题:含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本部分主要体现学生对常见问题的理解水平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涵盖范围较广,难易结合。
四、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涵盖高职(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主要以基础知识内容为出题的核心。
《分析化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重点)
识记: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
理解:分析化学的作用。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次重点)
识记:分析方法的分类。
应用:针对不同分析样品和要求,确定分析方法的类别。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一般)
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重点)
识记: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定义及误差的分类。
理解:误差的性质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意义与关系。
应用: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重点)
识记:有效数字定义。
理解: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应用: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及表示分析结果。
(三)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一般)
理解:显著性检验(t检验、F验),异常值的取舍规则(Q检验法、G检验法)。
应用:异常值的取舍(Q检验法、G检验法)。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滴定分析的基础理论。(重点)
识记:滴定分析的定义和常用术语,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基准物质的条件。
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应用: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滴定分析的计算。
(二)滴定方式的分类,直接滴定的条件。(次重点)
识记:滴定方式的分类,直接滴定的条件。
理解:滴定方式的应用实例。
应用:根据不同样品的性质及分析要求选择相应的滴定方式。
(三)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一般)
识记: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一)一元酸碱溶液中[H+]的计算,缓冲溶液中[H+]的计算。(重点)
识记:计算公式。
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化学计量点酸度计算。
(二)一元酸碱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重点)
识记:一元酸碱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
应用:一元酸碱准确滴定条件及多元酸碱分步滴定条件的运用。
(三)酸碱指示剂。
(次重点)
识记: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理解: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影响因素。
应用:为酸碱滴定体系选择指示剂。
(四)酸碱标准溶液。 (次重点)
识记:基准物质。
应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五)应用与示例。(一般)
理解:直接滴定、返滴定、间接滴定的应用与示例。
第五章沉淀滴定法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重点)
识记: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应用:沉淀法中的结果计算。
(二)银量法终点指示方法。(重点)
识记:银量法终点指示方法
理解:银量法的应用与示例。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一)配位平衡。(重点)
识记:稳定常数、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配位效应和配位效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的定义。
理解: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二)配位滴定原理。(重点)
识记:单一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混合离子分别滴定的条件。
理解:滴定中酸度控制的目的和方法。
应用:单一离子准确滴定条件、混合离子分别滴定条件的运用,滴定中最高、最低pH值计算。
(三)金属离子指示剂。(次重点)
识记:金属离子指示剂具备条件,常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
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及消除方法。
应用:金属离子指示剂的正确使用和选择。
(四)标准溶液:EDTA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般)
识记:常用的基准物。
应用:EDTA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五)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一般)
识记: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应用:对混合离子进行选择性的测定。
(六)EDTA及其配合物的特性。(一般)
识记:EDTA及其配合物的特性。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重点)
识记:标准电位和半电池反应,Nernst方程式,条件电极电位,条件平衡常数。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断,影响反应程度和速度的因素。
应用:条件电极电位的计算和应用。
(二)氧化还原滴定原理。(重点)
识记:准确滴定的条件,氧化还原滴定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次重点)
识记: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的指示剂类型。
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
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和选择原则。
(四)碘量法和高锰酸钾法。(次重点)
识记:碘量法和高锰酸钾法的滴定条件、标准溶液。
理解:碘量法和高锰酸钾法的原理。
应用:碘量法和高锰酸钾法应用范围与示例、结果计算。
(五)重铬酸钾法和亚硝酸钠法。(次重点)
识记:重铬酸钾法和亚硝酸钠法的特点、滴定条件、标准溶液。
理解:重铬酸钾法和亚硝酸钠法的原理。
应用:重铬酸钾法和亚硝酸钠法的应用范围与示例。
第九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重点)
识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常用术语,朗伯-比尔定律公式。
理解:光的性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溶剂极性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
应用:定性、单组份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相关计算。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重点)
识记:仪器的基本构造,主要部件及作用。
理解:仪器测量误差。
应用:光源和吸收池的选择,定性分析方法和纯度检查。
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化学键合相(重点)
识记:化学键合相的概念、优点。
应用:不同化学键合相应用于不同样品的分析。
(二)正相色谱、反相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流动相及出峰顺序。(重点)
识记:正相色谱、反相色谱的概念、常用固定相和流动相。
理解:正相色谱、反相色谱的出峰顺序。
应用:根据样品选择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次重点)
识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作用。
理解: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定量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与经典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比较。(一般)
识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有机化学》部分
(一)有机化学基础理论
1.各类有机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的系统命名。熟悉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和俗名。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即均裂、异裂、自由基型反应,离子型反应;亲电反应,亲核反应,亲电试剂,亲核试剂;过渡状态和中间体等概念的涵义。
3.应用现代价键理论理解分子结构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应用分子间作用力概念解释化合物沸点、熔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4.有机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同系列、构造异构或碳架异构等含义;构型异构(顺反异构、旋光异构)和构象异构。烯烃顺反异构体的构型命名。化学命名的次序规则。乙烷、丁烷、环己烷以及取代环己烷的典型构象和优势构象。
5.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并合理解释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规律,例如分子极性大小,酸碱性强弱,化学反应活性次序,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1.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历程(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
.烯烃中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马尔可夫尼可夫(Markovnikov)规则。炔烃中碳碳三键的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端基炔的取代反应。
3.环烷烃的取代反应,环烷烃的小环(三元环、四元环)加成开环反应。
4.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侧链氧化。定位效应的应用。
5.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扎依切夫(Saytzeff)规则,格氏(Grignard)试剂的制备及其制备醇的应用。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中卤素的活泼性及卤代烃的鉴别方法。
6.醇的取代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多元醇的特性。
7.苯酚的酸性,酚与三氯化铁的呈色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8.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烃基上α-H的卤代反应与包括卤仿反应,羟醛缩合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9.羧酸的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元羧酸的脱羧反应。
10.羟基酸的酸性,醇酸的氧化反应,醇酸的脱水反应。酮酸的酸性与脱羧反应。
11.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和氨解反应,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
1.胺的碱性与成盐反应,酰基化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芳香族伯胺的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取代反应和偶联反应。
(三)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与提纯
主要考核烃类、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鉴别、分离与提纯方法。
五、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60%
较难题约10%
六、主要参考书
1.徐茂宏主编《分析化学》(第1版),科学出版社。
.刘斌主编《有机化学》(第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甘肃医学院00年专升本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考试大纲(试行)一、考试目的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升本招生考试,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要求。
二、考试科目及占比
考试范围包括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门专业主干课程,其分值占比:
1.临床检验基础(55%)
.微生物学检验(45%)
三、试题类型
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四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含80小题,每题1分,共80分。本部分涵盖的知识点广,涉及到绝大部分的考试内容,其中选择题题型采用A1、A、A3、B型题等多种形式考核。
填空题:包括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填空题部分主要是测试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情况。
判断题:0小题,每题1分,共0分。主要涉及诸如检验方法的鉴别等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只要求判断正误,不要求纠错。
简答题:含7小题,每题10分,共70分。本部分主要体现学生对常见问题的理解水平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涵盖范围较广,难易结合。
四、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涵盖高职(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参照国家卫生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考试大纲”的要求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主要以基础知识内容为命题的核心。
临床检验基础部分:
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血、尿、便常规检查,此3部分占到本课程总分值的80%,其余0%包括脑脊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检查等。
(一)血液学一般检查
1.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常用抗凝剂的用途。
.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
3.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4.和红细胞相关参数的临床意义,如:RBC、Hb、MCV、MCH、MCHC、HCT、RET等。
5.贫血的分类方法及常见疾病。
6.5种白细胞的形态特点,各自所占百分比及临床意义。
7.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8.血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应用。
9.血沉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10.血沉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二)血型和输血
1.不同血制品的用途。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及意义。
3.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的原理。
4.血型鉴定的方法(正定型和反定型)。
5.交叉配血的原理及方法。
(三)尿液检查
1.尿常规包含的内容(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及意义。
.了解各项化学指标的检查方法及原理。
(四)粪便检查
1.粪便常规包含的内容(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及意义。
.了解粪便潜血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原理。
(五)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内容(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特点。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
1.浆膜腔积液的性质(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李凡他实验的意义
(七)精液检查
1.精液的组成
.精液的液化时间
3.精子活动力的检查
4.精液检查的意义
5.标本运送及保存要求
(八)前列腺液检查
1.前列腺液的作用及检查意义
.卵磷脂小体的意义、
(九)阴道分泌物检查
1.阴道分泌物异常外观的临床意义
.阴道清洁度检查
微生物学检验部分:
(一)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胞壁的功能、化学组成、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区别,L型细菌;质粒的意义,胞浆内含物;细菌的特殊结构、功能、意义。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三)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和速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的特点;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细菌的分解代谢。
.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
(四)细菌的分布
1.正常菌群、菌群失调等基本概念。
.细菌在人体的分布、菌群失调的诱因、常见菌类。
(五)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消*、灭菌、无菌、防腐、抑菌等基本概念。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常用物理和化学消*灭菌的种类及应用。
(六)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细菌的致病性、菌血症、败血症、*血症、脓*血症、带菌状态等基本概念;细菌的致病物质基础。
.内、外*素的区别。医院感染的概念。
3.机体的抗菌免疫。
(七)细菌形态学检查
1.常用显微镜的种类、原理、使用。
.细菌形态检查的分类、方法。
3.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的方法、结果、原理、意义。
(八)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1.培养基的定义、制备、种类。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细菌的生长现象。
3.培养基的成分。
(九)细菌的生物化学实验
常见菌属鉴定常用的生化实验的原理、结果、意义。
(十)血清学实验
熟悉血清学鉴定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类型。
(十一)菌种保存与管理
菌种的保存的目的、方法。
(十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K-B)法的实验原理,试验方法,结果判断和报告,质量控制。联合药敏试验。
(十三)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
1.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评价;实验室安全防护。
(十四)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1.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的生物学性状。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的检验。
(十五)肠道杆菌及检测
1.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埃希氏菌属的生物学性状。
.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埃希氏菌属的检验。
(十六)、弧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及检测
1.弧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霍乱弧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验。
(十七)需氧革兰氏阳性杆菌、分枝菌属、厌氧菌及检验
1.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有芽胞厌氧、分枝菌属的生物学性状。
.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厌氧性细菌的检验。
(十八)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检验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的概念、生物学性状及检验。
(十九)真菌学及检验
1.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病原性真菌及检验。
(二十)病*的基本性状、病*的感染与免疫、实验室诊断
1.病*的基本性状。
.病*的感染与免疫。
3.病*的实验室的诊断。
(二十一)呼吸道病*、肠道病*及检验
流感病*、脊髓灰质炎病*的检验。
(二十二)肝炎病*、逆转录病*及检验
1.肝炎病*、逆转录病*的生物学性状。
.甲型肝炎病*、乙型肝炎病*的检验。
3.逆转录病*的检验。
(二十三)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1.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查的基本要求。
.血液、尿液、粪便、脓汁的细菌学检查。
五、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60%
较难题约10%
基础医学院
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