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母婴健康秋季做好这8点,宝宝整个秋天
TUhjnbcbe - 2020/11/5 15:14:00

秋季昼夜温差大,稍微不注意宝宝就容易生病,家长需要掌握以下这些秋季育儿小常识,这样才能帮助宝宝预防各种疾病。

秋季做好以下这8点,宝宝整个秋天不生病!

一、这样穿,宝宝秋季不着凉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不是真正的“冻”,是说秋天不要过快地添太多衣物,需要适当增添衣物。

秋天,孩子身体上的毛孔从张开转为收缩,如果天气稍冷就急着给孩子加衣服,孩子的皮肤未经严寒的锻炼,可能会导致抗寒能力下降。另外,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常会出一身汗,秋天“捂”得过多也易出汗着凉。

总的来说,家长需要谨记“三暖二凉”。

三暖

1、背暖。保持孩子背部暖和,可以减少宝宝受凉的机会,有效预防感冒。

2、腹部暖。腹部是孩子最容易受凉部位,要注意保持肚子暖和。

3、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所以一定要保持孩子的脚暖。秋季到来之后,要记得给孩子穿上袜子。

二凉

1、头凉。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时也是头部先热。如果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气血循环顺畅。

2、心胸凉。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厚、过紧,容易对胸部造成压迫,影响孩子的呼吸,并造成胸闷。

二、这样吃,宝宝秋季不生病

暑去秋来,意味着炎热会逐渐远去,但秋燥也会随之而来。此时是小儿感冒和肠胃炎的多发时节,孩子怎么吃、吃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营养均衡

孩子在秋季的食欲比较好,父母要注意孩子营养均衡,保证他们合理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等营养物质。另外,还要给孩子多吃谷类、蛋类、瓜果类等食物。

滋阴润肺

秋天燥气重,如果孩子身体津液缺乏,很容易扁桃体发炎或者口腔溃疡,有的还会引起发烧。

应对秋燥首先就是补水,平时除了多喝水,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应季的水果。而且水果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对增强孩子抵抗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呢!例如猕猴桃、葡萄、香蕉、梨、苹果、橙子等。宝宝的饮食需要既滋阴又润燥。妈妈们可以多让孩子吃一些润肺、除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比如银耳、莲藕、红枣、山药、荸荠、百合等。

像银耳汤比单纯喝水要能更好地补充身体的津液,孩子平时要少吃辛辣味重的东西。

预防积食

吃了太多或者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堵在里面,身体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感冒,咳嗽,便秘……很多问题都有可能出现。

而大人们总是担心孩子饿,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所以孩子常常一不小心就积食了。

这个时候可以做-消食萝卜汤,或者用陈皮给孩子泡点水喝,帮助孩子消消积食。陈皮药店就可以买到,最好买新会陈皮。

三、这样睡,宝宝睡眠好身体棒

秋天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孩子的睡眠质量会下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身体状况。所以,孩子秋季睡觉这些事,家长要格外注意。

1、睡好子午觉。子时是指晚上的23点至凌晨1点,午时是指11时至13时。睡好子午觉的意思,就是在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间段要保证宝宝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2、不要贪凉。天气热时,一些家长会给宝宝铺凉席,但因为宝宝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弱,秋季到来之后家长要根据温度,及时将竹席撤下。

3、注意防寒。宝宝睡觉时,上身穿一件纯棉小衫,下身穿一条过膝的裤子。这样,即使宝宝睡觉好动,把被褥踢掉也不至受凉。

四、秋燥防便秘

秋季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宝宝容易出现便秘。

对于由于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便秘要进行饮食矫正,可把蜂蜜(建议1岁以后饮用)加在温开水中,每天给宝宝喝60~90毫升,促进肠道蠕动。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若出现便秘,可增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蔬菜泥、水果泥及粥等;较大一些宝宝便秘时,可吃一些粗谷类的食物或红薯,还要多吃芹菜、*豆芽等粗纤维蔬菜,多喝白开水。

五、秋季防腹泻

入秋后,是婴幼儿腹泻发病率较高的时期,不要忘了帮宝宝预防腹泻。

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注意饮食卫生,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四肢发凉时,可以用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患,防止交叉感染。

恢复期要重视营养,饮食中要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环境清洁,防止继发其他感染。

六、秋季预防寒湿导致的感冒

秋季寒湿感冒频发。苏叶、生姜、陈皮是这个时节,家中常备的药食。发现孩子冒雨感寒时,可以及时给他取苏叶6克,生姜2片,陈皮3克,煮水喝一喝,解表散寒、温胃化湿,能够有效帮助身体抵御寒湿之邪,预防寒湿感冒发生。

除了药食的防治之外,家长还应该尽量避免孩子吃凉菜、喝冷饮,这也是为了减少中阳受损,内生湿滞,由内而外有效预防内有湿滞,外感寒湿的情况发生。

七、秋季预防凉燥之邪导致的燥咳

燥邪伤人最容易导致咳嗽。而小朋友肝常有余肺常虚的生理特点(肝常有余易化热,肺常虚则卫气偏弱),就决定了他们特别容易在秋燥的季节中招。

对于燥邪,大原则就是润。至于温润、凉润,润多少,润肺还是润肠……这些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妈妈们根据天气和自身孩子的体质特点进行变通。

比如,当气候干燥明显时,而孩子又一向不太爱喝水,那么家长们可以未雨绸缪,每周给孩子煮2次蜂蜜梨水或冰糖梨水喝一喝。梨切块取克,加入ml清水,大火烧开,小火5分钟即可。担心梨子寒凉的妈妈们,可以在梨水中加入2片生姜,佐一下凉性即可。

如果自家孩子特别容易上火,且已经出现了咳嗽*黏痰的状态,那就可以取梨克,白萝卜克同煮,并在熬好的水中加入3克川贝粉,一同饮用。目的是用川贝帮忙,加强润肺化痰的力度。

当然,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可以顺应秋季气候的变化,适当多喝一些滋润的汤水,比如鲜藕莲子汤、青橄榄排骨汤,都有一定的滋润清热的功效,食材平和,老少皆宜。

温馨提示:润燥只适用于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孩子出现了干咳无痰、少痰、黏痰的情况时,对证使用。对于那些内有湿滞,舌苔腻且痰多的孩子,是不对证的。

八、秋季预防过敏性疾病

进入秋天,很多孩子易患过敏性疾病,诸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

秋季多风,风邪携带各种过敏原肆意散播;另外,深秋寒意更盛,很多孩子卫气偏弱,所以容易感受风邪,导致旧病复发;第三种原因是秋季阳气收敛,人们食欲大增,开始进补,往往容易导致食滞化热,湿热内蕴,而此时外感风邪,就容易导致过敏性皮肤疾病。

针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应当从日常起居饮食入手。在饮食上不要吃海鲜、海带、竹笋、鸡等会引起过敏的发物,少吃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可适度吃一些水果、蔬菜、*豆、芝麻、花生、核桃等甘润的食物。

生活上要有规律,睡眠充足,经常用冷水洗脸,适当做些运动。这些都可以提高我们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敏体质。

作为食疗预防,可以取防风、荆芥、苏叶各6克,炒山楂、生白扁豆各6克,乌梅2枚,装入无纺布袋,煎汤代茶饮。取其健脾化滞,解表散寒,抗过敏的功效,使身体在秋燥之时,能够内外调和,寒热平均,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往期回顾:

0-1岁婴儿六大阶段卫生保健小贴士

口腔保健要从婴幼儿抓起!

新生儿基本保健信息

想了解更多母婴健康内容,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母婴健康秋季做好这8点,宝宝整个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