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感念五个热馒头他为恩人养老送终
TUhjnbcbe - 2020/12/2 15:03:00
来源丨网络|吕 远|
  年11月2日,是湖北省潜江市总口农场红光村五保老人柳春梅骨灰出殡的日子,在武汉市工作的王忠亮携儿女前来奔丧,只见他在老人的灵前一步一作揖,三步一磕头,失声痛哭,妻子李雪琴身着白纱,和头顶一方孝布的儿女也在灵前哭得死去活来……

五个热馒头 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年的重阳节晨曦渐露,入秋的清冷渐渐被驱散,温暖归于南方,人们又有了登高的希望。


  这年,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就在这年,王忠亮从钟祥县中学考入湖北工程学院,他非常高兴,左邻右舍也纷纷来道喜。然而,喜泪落过,愁上眉梢。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报到时间就要到了,但家里却拿不出从钟祥乘船到汉口所需的5元钱路费。


  王忠亮是个遗腹子,从未得到过父爱,就在他懂事不久,母亲又撒手而去,是叔叔在这家那家的帮助下拉扯他长大成人的。离报到时间只有5天了,叔叔还没借到那5元钱的路费。按当时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报到,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


  王忠亮不想放弃这改变命运的机会,毅然决定步行到武汉报到。从钟祥到汉口有多里路,步行最快也得5天,叔叔借了3斤白面给他蒸了6个馒头让他在路上吃。


  王忠亮紧走慢走,走了两天才赶到潜江与沔阳交界处的毛嘴村。他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两碗河水,在路旁的小屋里一躺便睡着了。醒来后,他发现袋子被狗咬烂,剩下的5个馒头也让狗叼跑了。王忠亮大哭一场后,不得不忍饥挨饿往武汉方向赶。

来源丨网络


  这是年12月27日的凌晨,夜幕还笼罩着大地,王忠亮走到离沔阳县城不远的一个水利工地时,一个40多岁的女炊事员正在食堂里揭开蒸笼往筐里捡馒头,闻到馒头味的王忠亮情不自禁地来到热气朦胧的灶前。女炊事员一愣,还没等她明白过来,王忠亮便伸手从冒着热气的蒸笼上拿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等炊事员上去抢夺馒头时,他一个馒头已吞进肚里一半。


  女炊事员夺过剩下的馒头后才发现,这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儿穿着还算整齐的衣服,瘦巴巴的脸上只显出一双与瘦小的脸盘不相称的大眼睛。由于刚才吃得太快,他的嘴上烫起了吓人的水泡。此刻,他可怜巴巴地望着女炊事员,那眼神再明白不过,要打要骂随你的便。看着他的惨状,女炊事员满腔的怒气竟一下消失了。当她正要把王忠亮赶走时,王忠亮“咚”地一声跪在了她面前,“大婶,救救我吧,我从钟祥步行到武汉上大学,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说着,他把录取通知书递给了女炊事员。女炊事员看了通知书后,瞅瞅周围没人,便解下身上的围巾包了5个热馒头塞给王忠亮,催他快走,免得被人看见。


  女炊事员看见工地上停着一辆空货车,便对王忠亮说:“照你这个速度,肯定赶不上报到时间,我去跟司机说说,你搭车到武汉吧。”王忠亮不知说啥好,只是一个劲地擦那越擦越多的泪水。


  女炊事员好说歹说,司机却怎么也不答应。女炊事员故意挡住司机的视线,给王忠亮使了个眼色,王忠亮便挥泪偷爬上了车厢。


  王忠亮慌慌地爬上车后,声称谁也不带的男司机,却让一个漂亮女人坐进了驾驶室。随后司机直朝车后走,看样子要上车检查。说时迟,那时快,女炊事员故意上前绊了他一脚,两人便吵了起来,旁人也指名道姓地说女炊事员的不是。王忠亮这才知道这个女炊事员叫柳春梅。直到柳春梅赔礼后,司机才“砰”地一声关上了车门。

来源丨网络


  晚霞映得车厢红红的,红红**的树木房屋直朝后飞。王忠亮坐在飞驶的车上盘算着身上只有5个馒头,路上吃1个,到武汉后再吃1个,剩下的3个留着到学校后再吃……


  车到汉口后,王忠亮悄悄溜下车,先是踮着脚小跑,后来放开腿大跑,一直跑到了长江边。王忠亮吃着馒头,喝着江水,流着泪在心里默默地说:“要不是柳春梅偷给的5个热馒头,要不是她掩护我偷扒车,我肯定赶不上报到时间,肯定会错过这次命运转折的机会……”

知恩图报 他把恩人当成了再生父母


  一晃四年时间过去了,王忠亮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武汉机床厂当了技术员。有了自己曾经梦想的一切,他开始思念柳春梅,企盼着与恩人相逢的那一天。在给柳春梅写了几封信都被退回后,他仍没动摇寻找恩人的决心。


  年春天,王忠亮请假徒步踏上了寻找当年救命恩人的路。他从武汉出发,一路向西开始了艰难的寻找,走了一村又一村,翻过一山又一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找到他要找的柳春梅。


  这年4月10日,王忠亮在潜江长途汽车站向路人描述柳春梅的形象时,一个妇女说他要找的柳春梅和总口农场红光村的柳春梅有点相似。


  得到这个线索,王忠亮匆匆赶到红光村,找到了正要出门的柳春梅。王忠亮认出了当年给他5个热馒头的恩人,便感慨万千地抓住她的手说:“干娘,我就是当年你给我5个热馒头,掩护我扒车的那个娃呀。”说着把当年包馒头的围巾递给她。柳春梅一看是自己当年用过的围巾,眼睛一亮,惊叫道:“孩子,你咋找来了?”


  王忠亮掏出元钱,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当年您那5个热馒头改变了我的命运,这元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我会常来看您的。”


  柳春梅把手中的钱又放到王忠亮的手中说:“为了那5个馒头让你跑这么多路不值得,再说当时谁见到这种事情都会帮一把的。”


  柳春梅的丈夫唐中山告诉王忠亮:“当年柳春梅给你5个馒头,被司务长发现后没少挨批斗,我也受到牵连,被免去了村长职务……”


  听此,王忠亮“扑通”一声跪在了两位老人面前:“爸、妈,儿让您们受罪了!”


  从此,王忠亮把没有儿女的两位老人当成了亲爹亲娘。回武汉后,他每月都从微薄的工资中抽出20元寄给老人,还不时给老人寄这寄那。


  此时,20多岁的王忠亮已到了谈恋爱的年龄,但他连续谈了几个都没成功。因为他有言在先,一定要把柳春梅夫妇当亲爹亲娘看待,一辈子不变。而女孩子们要么不理解,要么觉得负担太重,王忠亮只得终止与她们的交往。


  不久,武汉机床厂工人李雪琴走进了王忠亮的生活。李雪琴是个贤慧善良的姑娘,她喜欢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王忠亮,并接受了王忠亮的条件,两人于年10月1日喜结良缘。

来源丨网络


  婚后,李雪琴也把柳春梅夫妇当作了亲公婆,平时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和粮票寄给两位老人,宁愿自己穿旧衣,每年都给两位老人添几件新衣服。


  红光村把土地分给农民后,每逢麦收或其他农忙季节,王忠亮总是请假到红光村为干娘家干活,冬季农闲时,便接干娘、干爹到武汉来住。两位老人到他家后,他和爱人总是给老人买这买那。为不给王忠亮添麻烦,两位老人住几天就要走,可王忠亮夫妇说啥也不依:“娘,您为什么只住几天就走呢?是儿子哪点不好伤了您的心,还是媳妇不孝顺……”问得老人泪水盈盈,心里好甜,好甜。


  年,70多岁的唐中山摔了一跤,造成胯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老人瘫痪后,头发没人剪没人洗,王忠亮和妻子每次来都要给他洗头,剪头,洗被,剪指甲。


  唐中山老人去世的时候,王忠亮按照习俗,风风光光地为老人安排了葬礼,承担了一切费用。为了安顿好只身一人的干娘,王忠亮为老人买了一台大彩电,还让妻子带着干娘到北京、上海、西安旅游,让老人实现了看看大城市的愿望。


  年农历八月十八,是王忠亮60岁生日,儿女们商量好为他祝寿,叮嘱前往红光村探病的父亲早点回来。可这天全家人左等右盼,一直等到晚上还不见王忠亮的人影,望着缺少主角的酒席,一家人都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女儿开车前往红光村,一进门就看见父亲正在给柳春梅喂药。原来正当王忠亮要动身时,老人突然病情加重,高烧不止,王忠亮只好把回家过寿的事搁下来。儿女们见此都忍不住流了泪。


  为了让老人日子过得好一些,王忠亮专门为老人请了一名保姆。谁知不到半年,老人因与保姆合不来,要求解雇保姆。王忠亮接到电话,立即和妻子赶到红光村,给老人做工作,但老人执意不从。他们便把老人接到武汉,让妻子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好吃的,早上领老人去公园散步,晚上给老人捶背铺床。可是,老人刚住了一个月就要走,她放心不下家中的鸡鸭。


  临行前,王忠亮掏出元钱要老人带上。老人生气地问:“孩子,你这是干什么?”“娘,儿没能留住你,不能在你身边尽孝,你再不收下这点钱,儿心里难受呀!”好说歹说,老人才收下了元。随后,王忠亮给红光村委会写信,并寄去1万元,让老人入住养老院。王忠亮还不时为干娘寄好吃的东西,老人逢人便夸:“王忠亮真是个大孝子。”


  年3月3日,是老人的80岁生日,王忠亮夫妇特地从武汉赶来为老人做了80大寿。养老院的老人也被请去吃酒,看到她有这么好的儿子儿媳,他们无不羡慕柳春梅有福气。

感念五个热馒头 知恩报恩一辈子


  在王忠亮夫妇的孝心滋润下,柳春梅确实过了几年好日子,可谁知接踵而至的却是一天深似一天的苦涩。


  年8月5日,对于王忠亮夫妇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柳春梅串门回家,一进门就昏昏沉沉地倒在床上,咳嗽不止。王忠亮顺手拿过一个瓶子让她吐,她先是吐出带血丝的痰,后来吐的全是血块,几乎吐满了一瓶。之后,她胸闷气喘,话也说不出来了。王忠亮夫妇急医院,医院一住就是6个月,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药瓶。医院检查确诊为甲醛*症,这种病很难治愈,只能维持。


  由于柳春梅长期卧床不起,脑后脊椎处一个铜钱大的疮口流出暗红的脓血,恶臭难闻。王忠亮中药西药都买过,可一直没见效,当他为之焦虑时,有人对他说将癞蛤蟆、*蛇活剐捣碎拌砒霜敷在伤口上,最多两副药就可见效,但必须在敷药前用嘴把里面的浓血腐肉吸干净。


  当有人问王忠亮能否做到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别说是脓,就是割我身上的肉我都再所不惜。”


  第三天,王忠亮照药方配好药后,俯头在干娘那流着脓血的疮上,一口一口吮吸着,吸了吐,吐了再吸,折腾了半个小时,才把脓血吸干敷上药。柳春梅感动得放声大哭:“老天呀!是你给俺派来的孝顺儿呀……”

来源丨网络


  在王忠亮的孝心感召下,老人的疮一天天见好,可不久后,老人又患上了肝癌。王忠亮听到这可怕的诊断,如同五雷轰顶,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因为他没有退休,便让下岗的妻子陪老人走上了茫茫的求医之路,荆州、宜昌、襄樊、武汉、北京等地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经多方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老人只好回到家里靠中药撑着。


  从此,李雪琴做出了连亲闺女都难做到的事情,一天到晚守候在了老人身边。老人吃了东西就吐,她做好稀饭,每天不知要喂老人多少次。老人大小便失禁,她为老人洗了又洗,擦了又擦,为了让老人不受潮,她拿出自己的衣服垫在老人身下,湿一件换一件。老人胸胀,她坐在床边为老人不停地按摩……在那段日子里,李雪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天道酬善 火车撞不死大孝子


  柳春梅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吃不了一碗饭,呕吐,全身浮肿,还经常发烧。更令王忠亮担心的是,老人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让老人振作起精神,王忠亮特医院,恳求肝癌科主任张彬教授“帮忙”,然后再领干娘去检查。按照事先“串通”好了的安排,张教授“检查”完后,对老人说:“你体内的肿瘤已经全部切除了,只是身体太虚弱,回家后多补养一下就好了。”听了张教授的话,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为了让干娘在世上多活几天,王忠亮四处打听治肝癌的祖传秘方。当王忠亮听说宁夏有位87岁的老中医治好过这种病,便让妻子照顾干娘,自己到宁夏去寻找这位老中医。因没有老中医的详细地址,在宁夏整整找了一个星期,也没找到。


  这时,他才发现兜里仅有20元钱了。在宁夏举目无亲,到哪里去借钱呢?他便用这20元钱买了张到中卫的短途票上了车。火车到中卫车站,下车后的王忠亮举目无亲,心情十分沮丧。情急之下,他想起了固原市有一个打工的同学,如果能找到这个同学,借点钱后,还可以继续寻找老中医。可一问,这里到固原至少还有多公里。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仅找到了4元钱,他用4元钱买了2瓶水和2个面包,徒步沿铁路朝固原方向走去。

来源丨网络


  徒步行走第一天,天快黑了,他又累又饿。见铁路附近有一人家,他敲了门,开门的是一位慈善的老大娘。老大娘听了他眼泪汪汪地讲述的为干娘寻药的故事,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当晚收留他住下,给他做饭吃,临走还塞给他几个馒头。就这样,他一路行走一路讨饭,经过3天3夜的跋涉,终于在年3月4日中午接近了固原火车站。


  此时,他双脚上的血泡早已磨烂了,饥饿和疲劳使他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走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但他脑子想着的还是干娘的病,连身后呼啸而来的列车都没注意到。当列车紧急刹车,发出刺耳的响声时,他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他感到自己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便昏了过去……一位铁路巡警跑过来,发现王忠亮还活着,急忙将他医院。经检查为脑震荡、右眼睑裂伤、头皮裂伤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共缝了14针。老同学接到电话后赶来了,见到满身是伤的王忠亮,眼泪流了出来。在医院住到第7天拆线后,王忠亮住不下去了,找到主治医生吕秋生要求出院,并把自己寻药救母的事说了,吕医生感慨地说:“我说怎么连火车都撞不死呢?原来是你这个大孝子感动了天地!”


  半个月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老中医。老中医开的几种药不好找,为寻找“百年酸枣树疙瘩”这种偏方,王忠亮拄着拐杖徒步进深山,翻过一个又一个沟沟坎坎,双脚被磨得鲜血直流,但他咬牙蹒跚前进,最终在一座多米的陡山上寻到了一棵百年酸枣树,就在他挖掉酸枣树疙瘩转身下崖时,饥饿、疲劳让他双腿就像绑了一块巨石一样,每走一步都要咬紧牙关,而就是在这种时候,他的脑子里仍然想着干娘,不料他手中抓住的野藤突然中断,他抱住酸枣树疙瘩从峭壁上摔了下来,他本能地一跳,感到自己被一棵树挡住。


  人们发现后,医院跑,当医生给他挂吊瓶输液时,他说:“不输液,只吃点便宜的药行吗?我还得省下钱给俺干娘治病呢!”在场医生听此,十分感慨地说:“你真是个感天动地的大孝子呀!”


  找来这种药,王忠亮却累了一身病,不医院。为了防止这些药物相克,他在电话里让妻子李雪琴每隔一个小时给干娘吃一种。在饮食方面,李雪琴按照老中医开的抗癌食谱,亲自下厨,做好以后端到干娘面前。可是,尽管李雪琴尽了最大努力,但干娘的生命最后期限还是到了,那段时间是她最为揪心的日子。她日夜守在干娘身边,干娘每咳嗽一声,她的心就颤抖一下。


  年10月21日,李雪琴觉得已到了弥留之际的老人有话要说,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莫非人死之前真的非要等到要等的人才断气?于是,李雪琴立即给丈夫打电话,让他请假速来。


  第二天一大早,王忠亮便出现在老人的面前,老人突然睁开眼睛,紧紧抓住王忠亮的手,艰难地说:“儿啊,你们夫妻对我的恩,我只有下辈子报了……”说完两行热泪悄然滚下,接着便闭上了眼睛……


  面对老人遗像,体味着当年那5个热馒头,王忠亮一家祖孙三代人跪成了一行。这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在送老人骨灰下葬的途中,王忠亮虔诚地为老人引道,“娘,该过桥了,您可要走稳了;娘,该上坡了,您可要慢点走;娘,这是十字路口,您可要记清回家的路……”


  不少乡亲跟了一路,也被王忠亮感动得哭了一路。(摘自《农村青年》年第12期)

来源丨网络

欢迎转发

编辑:范晓环丨美编:邓晓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念五个热馒头他为恩人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