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7月在太湖之滨的七都君庐别墅,举办了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的研讨会。在十天的讨论和禅修中,南师宣讲了很多重要而且特殊的内容。
首度公开珍贵影音资料。
*****
(下面文字摘编自其他南师书籍,与视频内容结合学习)
《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特别提出来五种无心地,叫“五位无心”,就是极睡眠无心、极闷绝无心、无想定无心、无想天无心、灭尽定无心。你们还记得吧?这个心是指第六意识,不是指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哦!所谓见闻觉知,“知”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见”是眼识作用,“闻”是耳识作用,“觉”是鼻识、舌识、身识的作用。到达无心地是第六意识关闭了,不起作用了。
第一种,“极睡眠无心”。那就是真睡着了,是无心地。你要晓得,说一个人睡了六个钟头、十个钟头,都不对。真正睡着只有十五分钟,最多半个钟头,其它时间都在做梦。你觉得没有做梦,那是醒来忘记了,实际上你脑筋没有休息过的。假使说会坐禅,完全没有念头,也不昏沉,禅坐十五分钟,你可以用十个钟头做事了,精神就充足。真的睡眠才是无心地,没有思想了。如果做梦就仍然在思想。
第二种,“极闷绝无心”,是昏过去了。譬如后脑给人家打了,脑震荡,昏过去了;或者是开刀上麻药,昏过去了;或者有濒死经验的,我们这里有两个朋友,都说自己死过的,其实他们俩没有真死,不过也可以作为参考。
第三种,“无想定无心”,无想定是真正做到思想停止的一种工夫。真达到无想定,那也不得了,也是无心地。
第四种,“无想天无心”,无想定将来的果报是升色界天,那是很高的天人,是四禅天中的无想天,把思想关闭了,停掉了。当然不是成佛,也不是成罗汉,这是一种定力,也可以说属于外道的定力。可是能修到无想定很不得了,一般人还做不到呢。
第五种,“灭尽定无心”,灭尽定也叫灭受想定。大阿罗汉,想受皆灭,把思想、感觉都灭了,超越心理及物理状态,叫做灭尽定,是大阿罗汉境界。灭掉了思想,理性,情绪,妄念,分别思想;身体上感受没有了,受就是感觉。把知觉、感觉关闭了,把这些平时做主的关闭了,进入一种空定境界,就是大阿罗汉灭尽定。
这五类叫做五位无心,没有思想,没有意识,这个心是指第六意识,不是末那识或阿赖耶识。这五种无心,并没有包括生死两个阶段的无心。
*****
濒死经验,这个就是佛学提的几种无心位中的闷绝状态,像死,但不是死。意识没有完全离开身体,也没有完全跟脑分开。换一句话说,这是我们勉强的讲,应该要做一个科学的实验才比较能说明。科学也是假定哦,因为到目前是如此,将来不一定,不要完全信以为真。我讲的也是假定,假定意识算一百分,濒死的经历,意识离开身体只有百分之六十,最多七十,那个意识的成分还在身体里头;换一句话说,留在脑里的部分意识关闭了,不知道了,闷绝了。但是离开的那部分意识是清醒的,因为没有了身体的障碍,所以特别清醒,如鸟出笼,很解脱,很自在,很宁静。这也是因为福报好,不是每个人都如此的。
类似情况,将来我们最好能有一个仪器来测验。他的意识在脑的部分没有完全脱开,还留在左脑和后脑,类似很清晰的梦境。那么,在他的生命来讲,这是前面讲过的五种无心位的闷绝位;不是无想定,也不是无想天,更不是灭尽定,也不是真的死亡。这个五位无心你们要注意啊。什么叫无心位?就是意识思想不动。一个是极睡眠;一个是极闷绝;一个是无想定;一个是无想天;一个是灭尽定。死亡和出生时,也各有无心的阶段。无想定是一种工夫境界,不是正统的定,但工夫是很高的。释迦牟尼也学过无想定,他修到了以后,认为不对就放弃了。无想定属于色界天高层的定,关闭了思想,但不是道,不是涅槃。
我看现在的医案,有许多人,社会上说是精神病,医学叫精神分裂。但是你听到精神分裂不要怕,要知道那是脑神经与思想的分离作用。这个要研究脑了。我又扯开了啊,不过讲到这里,多给你们讲点经验。你去看病,这个耳、鼻、喉是一科,它的神经系统连带的。眼睛不算的,眼科是眼科,它神经路线不同。你打坐修气脉,左脑、右脑、前脑、后脑神经不同,思维意识走的路线不同。所以精神分裂这个名称,听到不要认为是精神病。真懂得修道,懂得医学,一看很多正常的人,甚至很多大老板,学者、长官,很多很了不起的人物,实际上,他的思维思想,也有精神分裂的现象。当年我们在陆*大学上课,非常注意学生,譬如说这个学生是少将,我们暗中已经给他记录了,他这个精神有问题,不能带兵的,只能做参谋,带兵会出问题,因为他精神意识思维有不同。这是一个科学,牵涉很多。
打坐得定的境界,同脑神经绝对有关联。一个人的健康核心在脑,人的脑子真的成熟,要到六十至六十五岁。这只是讲脑喔!唯物方面说,好比一个苹果成熟了一样。我讲过,人的生命很可怜,生下来这个脑筋并不健全,到老了才成熟。你看东西方文化,科学这样发达,宗教哲学那么发达,我们一辈子真用到脑的部分,不过是百分之几,只用了一点点。这不是讲思维意识,思维意识是借用脑神经起作用,借这个电路起作用。所以你才晓得,修道为什么会有神通。也可以讲,濒死会看到另外一个时空,这是某一部分的脑神经,平常没有用,这时打开了一点。所以真正的神通,或者智慧的悟道,如果拿唯物观点来讲,同脑都有关的,密切密切的关系。
因此讲道家的经验,所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从身体方面讲,重点在脑。脑同思维意识都有关系,濒死时灵*出窍了,以及我讲的精神分裂、梦游症、离*症,与脑都有关系。但是你们要特别注意,思维意识不是脑产生的,不过活着的人,思维意识凭借脑的电路起作用,因此脑的状况对思维意识有影响。
譬如离*症,有些聪明人,我们在座的很多,有时候他考虑一件事,自己想得都忘记了自己,忽然觉得,呦!这一下才回转来,已经小部分在游*了,是那个意识脱离出去在想。这种道理在唯识学叫做“独头意识”,它是单独的,那个意识好像是脱离了脑神经,但是没有完全脱离。独头意识在法相上是“独影境”,单独影像的境界。濒死时就是进入了这个情况。有些人打坐,不管学佛家或道家,会进入他那种境界,非常舒服,那也就是灵*出窍了,在道家修持上讲叫“阴神出窍”。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东方出版社)
------------
第六意识,当清醒的时候,称为明了意识,因为它能够分别一切好恶、美丑,所以又叫做分别意识。意识的反面,在心理学上称为下意识,又称潜在意识。心理学能够探讨到意识反面的作用,还是近一百多年的事,而唯识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过了,这种下意识在唯识学上称为独影意识,或是独头意识,因为它可以不靠前五识的功能,而自己单独放映出一切影像。独影意识在三种状态下可以起作用:
第一种,在梦中。我们做梦的时候,独影意识会像幻灯片一样把过去的经验与记忆,很散乱而无头绪地放映出来。
第二种,是精神病人。在他病态的境界里,会看到一切奇奇怪怪的影像,或听到一切奇怪的声音,在他境界里这些影像绝对真实,并不骗人,但是却没有这一个事实。这种独影意识的功能非常大,好比一个精神病人,他可以从二、三层高楼上跳下来而毫不受伤,可见我们生命的功能非常的伟大,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把它发挥出来。因为有了病,反而在病态中显现出来,不过这种意识很模糊,不能做主,因此称作“神经”而不称为“神通”。若是用理智加以修持,达到真正神通的境界,也可以把生命的功能发挥到极点,此时意识可以做主,要用就用,要不用就不用。
第三种,是在定中,独影意识也会产生作用。信宗教的人在定中可以见到菩萨、佛,一般人所讲的在静坐中走火入魔,就是指在定中独头意识起来的时候,不晓得这些影像都是自己意识所变,做不了主,被影像所迷,或是心里起了恐惧。其实没有火,也没有魔,一切都是唯心所造,能够懂了这些道理,在定中有了境界,也就不会害怕了。
*****
第六意识的活动,是浮游而不定的,但是它有一个意根,叫做第七识,称作末那识,中文的意思是“我执”。“我”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对生命的执着,而后以维护生命为出发点,对一切发生占有欲,这是自私心无明的根本,也是生死的根本。
我有一个朋友,当年要动手术的时候,曾与我通了电话,我就提醒他,一定要特别注意选择麻醉师,因为那时麻醉科在医界还不大吃香,很多医生都不想学,就算勉强学了,也很少专精的,可是在手术时,麻醉却是最大的关键。他当时没有弄懂我的意思,因此不加留意,结果手术之后身体是复原了,就是醒不来。躺在床上有好几年了,什么都不知道,可是没有死。这就是前五识与意识都不起作用,而第七识“我执”没有离开,因此还能活着。植物人属于闷绝,闷绝就是昏迷过去。
《禅学讲座》
------------
佛法认为梦的起因,大约可分为五类: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引起(未来的事实)。唯识学的论点,认为梦是独头意识的作用,也称为独影意识,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潜意识。我们的意识具有分别明了的功能,但是独头意识却不是清楚明了的,所以只是意识的影子而已。这个独头意识,只有在睡眠昏迷时,以及静定境界中,自起作用。现分论五种梦的缘起如下:
一、想梦:思想太过专注的时候,或者与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以及对物质的欲望等,胶着太深,在睡眠的时候,这些事就会呈现在梦境了。但梦境的事,对事物只有一些影射的现象。有时梦境独影意识,与生理病态和过去的经验,以及支离破碎的残存记忆相联,就构成梦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男女的相思,最容易成梦,变成梦里的相思。这是因为白天相思太深,爱意胶着太牢而成梦的。
二、忆梦:忆和想是很近似的,但是功能上却有差别。想是意识上所起的思想作用。忆则不须意识上起思想,只是因为在人事物欲及见、闻、觉、知各方面,已养成一种很深的习惯,随时随地都在心中挂着这件事,如李后主的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也是忆念到最深的境界,这些忆念形成的梦,就属于忆梦。
三、病梦:因为病的感受,而于睡眠时做梦,就是病梦。如饮食停滞,生理的障碍而梦到重魇,或梦到有人追赶,而自己又举步艰难。如果血液不清,或者体内湿气太重,则会梦见水。如果生理上有发炎现象,或者体内火气太重,则会梦见火。如果血液循环太快,体内有风气重的人,会梦见自己飞翔。如果血压太高,会梦见自己向上冲。如果血压低,则梦见自己向下堕。有肝病的人,梦中见青蓝色。有心脏病的人,梦中见红紫色。有脾脏病的人,梦中见*色。有肺病的人,梦中见白色。有肾脏病的人,梦中见黑色。另外,受了恐怖惊悸,会做噩梦;遇到欢喜欣悦的事,就做一个好梦。这统统归入病态的范围,这种梦,也可算是忆梦的范围。
四、曾更梦:前面三种梦的现象,再牵连以往的许多经验,或者从前许多印象深刻难忘的旧事,都会在梦中重新出现。所以梦中的一切见、闻、觉、知力很少会超过自己知识、经验以外的。也就是说,梦中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大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事物和人物。偶尔有自己经验以外的人与事的梦境,则不是用梦可以下批注的了。
五、引起梦:这种梦不是普通常情可以推断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梦,梦见自己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遇见素不相识的人,以及从没有经历过的事等。等到相当时间以后,梦中所见的人和事,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丝毫不差。这种梦有引起的预知作用。这其中的道理,要研究佛法才能明了。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彻底了解佛法中这个道理,才会明白心意识与如来藏性的用,是具足一切的,是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际,以及十方空间的。
了解了做梦的原因,自然应该知道,吉祥的梦也好,惊怖的梦也好,都是意识变化的显现。佛道中修行的人,当他们的见地和修养工夫有相当成就时,往往不再做梦,或者虽然有梦,梦中却清晰得很,一切历历,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醒梦一如的境地,梦时和醒时是一样的清楚。
摘编自《禅海蠡测语译》(东方出版社)
******赞赏感恩您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