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高考特刊考前严加防范不让易感疾病
TUhjnbcbe - 2021/1/10 2:17:00

撰文丨首席记者刘永生

参加高考,如同参加一场竞技比赛,只有当身体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时,考生才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如果考生稍有不慎,比如在考前突然患病或考试期间痛经严重,很容易影响考试的发挥。

那么,考生在考前容易感染哪些疾病?如何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痛经严重的女孩又该如何避免考试“撞上”月经期呢?日前,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临床、预防、营养专家,请他们逐一传授考前防病保健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

1备考期间不少孩子胃肠功能紊乱

据统计,每年6月份左右,出现饮食失调、腹痛、腹胀、泛酸、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病例,较其他月份明显增加。其中不少人是备考的学子。如果做胃镜检查,这些人的胃黏膜均有炎性改变,且大都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比如胃排空延缓、胃及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等。

郑州市金水区疾控中心综合科科长、主任医师张威娜指出,不少孩子在备考期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与精神负担沉重、思想过度紧张、通宵读书、身体极度疲劳、正常饮食规律改变、身心两个方面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等有关。

2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导致神经衰弱

受考前各种因素的影响,考生容易出现思想情绪不稳、考虑问题复杂化、办事思前想后等问题,而人的精神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就会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甚至导致神经衰弱。

郑州市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临床医学博士孟凡超介绍,神经衰弱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和迅速疲劳,常有各种身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在考试时,7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心理紧张、失衡等,轻者头晕头昏,重者血压升高、手足出汗或颤抖,很容易影响考试发挥。

不过,家长对此也不必过于紧张,更不能盲目地给孩子用药。

孟凡超说,按照神经内科学的诊断标准,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头昏等症状持续出现一个月以上或反复波动,在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如果家长想明确诊断,医院请专业医师进行检查,不能自行用药。

3适当进行高压氧治疗可缓解大脑疲劳

郑州市二院高压氧科主任楚金亭介绍,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所以对缺氧最为敏感。备战高考、中招考试期间,学生用脑高度集中,耗氧量远高于平时,容易出现身心疲惫、记忆力下降、睡眠不好、精神紧张、头脑昏沉等缺氧症状。

一些家长听说高压氧治疗可以缓解大脑疲劳,就纷纷致电咨询。

楚金亭说,高压氧治疗主要是通过氧的渗透力,修复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可以对人体的所有机能进行一定的调节。高压氧治疗除了对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中*性脑病、颅脑损伤、脑震荡及其后遗症等危急重病有很好的疗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提供保健作用,如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

在心肺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人体出现由于耗氧量增加导致的相对性缺氧,如考生因用脑过度导致大脑供氧不足,适当进行高压氧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脑疲劳、清醒头脑、改善睡眠、增强记忆。

不过,楚金亭提醒,虽然高压氧治疗具有保健作用,但是医生并不建议将其作为日常保健方式进行推广。“它适合极端状态下的缺氧症状,普通方法调节不了,才需借助这种手段。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应该吸氧,也不是吸得越多越能‘补脑’。”

改善大脑缺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到公园散步、进行有氧运动等。高压氧治疗不是“万病灵丹”,考生在备考前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讲究学习效率。

4专家支招帮考生缓解疲劳综合征

考生出现疲劳综合征怎么办?医院营养科主任建议:

1.让孩子经常到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的户外散步、慢跑、做深呼吸等,通过改善吸氧环境来缓解缺氧、疲劳等症状。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保证孩子睡眠充足、睡姿正确。仰卧时,颈部不应悬空,睡枕不宜过高,侧卧时以右侧卧为宜。睡前半小时避免复习功课,可以听轻音乐、用热水泡脚等。失眠者切忌未经医师处治,自行服用安眠药物。因为即便一夜失眠,也不一定影响考试成绩,而随意服用安眠药带来的副作用,却可能对孩子的身心不利。

4.生活规律、心态放松。

备考期间,一些家长忙着给孩子炖鱼肉、猪肉吃,以加强营养,这并不可取。人体消化蛋白质需要耗氧,让考生大量食用鱼肉、猪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容易造成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

5考试“撞上”月经期这样做可避开

离高考、中招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医院打听:考试期间正好是孩子的月经期,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实,只要孩子平常来月经时没有明显的不适,哪怕高考当天来月经,也不必干预,顺其自然即可。家长过分在意孩子的月经期,反而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紧张、焦虑,不利于其备考和考试。

即便孩子平常痛经严重或者月经量特别多,家长也不用太紧张,可以让孩子在医生指导下吃止痛药或止血药进行治疗。

如果确定这些治疗方法没有用处,再让孩子在医生指导下干预月经期。具体做法是:在高考前的一个月,从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开始口服短效避孕药,每天1粒,直至高考结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服药时间短,比较可靠,能够满足99%的人群。缺点是:服药早期的不良反应无法预期,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头晕、水肿、面部皮肤色素沉着等,容易引发考生恐慌。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有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乙肝病*复制异常活跃和有遗传性家族血栓史的人,不能服用短效避孕药。

#高考特刊#往期回顾:《考前焦虑来袭,心理专家传授化解办法》

#高考特刊#往期回顾:《高考在即,如何吃饭?三位营养专家为考生支招》

版权声明

◆本文为大河健康融媒体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大河健康报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呵护

专业|专注|大爱|责任

统筹:于素文

编辑:宋昆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特刊考前严加防范不让易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