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科室的医生们,为你提供了千金不换的“健康十大法则”。医院看医生的盆友,要好好收藏此文了~!
骨科医生:多坐硬板凳常坐沙发不利于健康,沙发质地太软,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容易骨盆向后倾斜,椎间盘所受压力增大。久而久之会导致腰部肌肉劳损、骨质增生,甚至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这样做
mark
坐有靠背的硬椅子,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腰背部贴紧椅背,这样可以使腰背部肌肉更放松,腰椎间盘压力也较小。
心血管内科医生:疲劳时别喝咖啡浓茶有人习惯在感到疲劳的时候喝咖啡、浓茶或抽烟来提神,千万别这样做!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心慌就是这种症状的表现之一。身体疲劳时吸烟,烟草对身心的伤害也会加倍。
这样做
mark
不妨泡点提神、缓解疲劳的饮品。比如,将百合、枸杞、红枣各20克,加水泡五分钟后调入蜂蜜喝,早晚各一次。
血液病科医生:头发能不染就不染据报道,年以来,医院血液科相继收治过一些不明原因的白细胞、红血球、血小板大幅度减少的血液病人。经医院病例分析和调查,这些患者均是彩色染发者,且都有两年左右的染发史。另外,化学染料可能也会导致膀胱癌。
这样做
mark
1.能不染就不染;
2.实在想染发的,最多半年一次。
药剂师:重复用药太坑人生活中常见的药物性肝炎多因患者自己重复用药、频繁更换药品、擅自联合用药造成。以感冒药为例,多数感冒药都含有解热镇痛的化学成分乙酰氨基酚,如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或是中西药物混合使用,总剂量会在不知不觉中超量,造成肝脏受损,引起肝组织发炎。
这样做
mark
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弄清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只要通用名称相同就属同一种药品,不可同时服用,否则会重复用药,后果严重。
比如:百服宁和泰诺林,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一定不要同时吃。
眼科医生:必备太阳镜坚持戴太阳镜对保护眼睛、远离白内障等各种眼疾非常主要,尤其在上午10点~下午4点之间这段阳光照射最强的时候。
这样做
mark
1.要选择标注阻挡%紫外线的镜片;
2.戴上不能感觉头晕;
3.一般的户外环境下可以戴灰色或棕色太阳镜,这两种颜色滤过性好,色彩感知也好,不建议选用*色、红色、蓝色、绿色等;
4.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不要戴太阳镜,6岁之前尽量少戴。
肿瘤科医生:发霉食物要全部扔掉花生、玉米、*豆、坚果等食物如果发霉了,一定不要再吃了,其中产生的*曲霉*素可能使人急性中*甚至死亡,长期低剂量也会增加癌症风险。而且,水洗和烹调加工温度也不能将其破坏。有人认为把发霉食物有霉菌的地方切掉,食用没发霉的部分不会影响健康。实际上食物只要发霉了,就不宜继续食用。
这样做
mark
一旦发现霉变食品,大家一定要坚决丢弃!别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肾内科医生:上厕所要勤快长时间的憋尿,会造成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会影响肾脏功能、增大患膀胱癌的可能性。
这样做
mark
多喝水,每小时排一次尿,这样能多“冲洗”肾脏和膀胱。
皮肤科医生:温水洗脸最防老夏天别用太冷的水洗脸,否则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缩,其中的油污不能被及时清出,容易出现粉刺和痘痘;冬天别用太热的水洗脸,否则面部皮肤容易产生皱纹。要想抵抗皮肤衰老,温水洗脸最好。
这样做
mark
一年四季,都用温水洗脸。
消化科医生:少吃剩菜剩饭在急诊,由于吃剩菜剩饭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发作的人还真不少,轻则头晕,重则呕吐、腹泻。千万别把剩饭剩菜当宝,没营养不说,医院,本来的节省也成了更大的浪费,何苦来着。
这样做
mark
剩饭剩菜难免会有,该吃还是该扔得有所区分:
1.凉拌菜建议不存放,或不超过4小时;
2.炒菜存放不要超过12小时,且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3.炖菜虽杀菌彻底,但存放时间太长会影响口感,故建议存放不超24小时。
呼吸科医生:装修简单一些医生提醒,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不亚于室外污染,甚至更高!清华大学曾发布“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显示,由于人处在室内时间更长,从日均累积水平看,室内吸入的PM2.5是室外吸入量的4倍,相对室外,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
这样做
mark
1.可采购空气净化器,定期净化室内空气;
2.室内装修简单一些,越“豪华”可能污染越重;
3.少用地毯,以及布艺多的家具、饰品。
最后,再送大家一份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的秘方集锦——
刘渡舟(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1-1、〔柴胡解*汤〕
〔组成〕1.柴胡10克 2.*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嗷嵯灾?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俞慎初(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2-1(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柏6克、制大*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3-1〔降糖方〕
〔组成〕1.生*耆30克2.生地30克3.苍朮15克4.元参30克5.葛根15克6.丹参30克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芩10克、*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4-1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排脓,敛疮生肌;
(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年入院。病史: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1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6-1
〔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岁,年5月初诊。
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酶在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为法,予加味*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酶、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酶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10-1
〔组成〕 乌梅肉6克 炒白芍10克 北沙参10克 大麦冬10克 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 炙鸡内金5克 炙甘草3克 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连5克;3.舌苔厚腻而*,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
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
12-1、〔消渴方〕
〔组成〕:(1)石膏20克(2)知母10克(3)甘草3克(4)沙参12克(5)麦冬10克(6)石斛12克(7)地*12克(8)山药12克(9)茯苓12克(10)泽泻12克(11)花粉15克(12)内金6克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医院检查发现尿糖(++++),血糖㎎%(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厚。
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作者:祁晓媛宋宁张赛顾平杨旭
单位:医院神经内科、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编者按据统计,约有20-30%的老年人常会遭受头晕/眩晕的困扰,且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前庭康复训练(Vestibularrehabilitationtherapy,VRT)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前庭觉、视觉和本体觉对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头晕、眩晕和平衡不稳症状,最终达到前庭康复状态。随着前庭疾病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及其相关中枢代偿机制的研究深入,近年来VRT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VRT机制:其机制包括修复、替代/适应及习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前庭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代偿来实现,通过皮层、脑干及小脑通路的代偿而再实现眼动及姿势的稳定性。(2)评估-个性化方案:前庭疾病可以自然恢复,但通常并非为最佳结果。因为这种自发的动态代偿具有其局限性,所形成的代偿模式/策略并不一定最适合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诸如视觉的过度依赖,限制头动来代替一些丧失的前庭功能(VOR)、头部及躯体运动时闭眼或眨眼等并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导致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使用更具有针对性的前庭测试进行前庭系统的代偿过程评价是很重要的。获得最佳前庭康复常需考虑到每个特定患者的感觉、运动和认知模式因素,进行激励患者、纠正适应不良行为策略,提供最佳康复策略。在前庭康复方案制定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地评估,才能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从而提高疗效。(3)训练内容:其中眼动训练及姿势控制训练等是VRT的主要手段,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包括VOR、VSR训练及习服等策略)以提高患者的前庭觉、视觉和本体觉对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近年来,前庭康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外周前庭功能减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PPPD,VM,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和脑震荡的治疗等。临床上,不同的前庭病变有不同的使用方式,VOR适应训练用来代偿单侧前庭病变患者;BPPV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提供手法复位;另一大类将涉及运动视觉敏感的前庭疾病患者,包括视觉眩晕、空间和运动恐惧症、空间和运动不适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眩晕,前庭脱敏习服训练为治疗带来希望。在此背景下,本文就VRT的机制、治疗进展、临床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一综述,以飨广大读者。关键词:前庭康复;前庭代偿;适应;替代;习服
3.外周/中枢前庭疾病的前庭康复
近年来,前庭康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外周前庭功能减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PPPD,VM,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和脑震荡的治疗等。临床上,不同的前庭病变有不同的使用方式,VOR适应训练用来代偿单侧前庭病变患者;BPPV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提供手法复位;另一大类将涉及运动视觉敏感的前庭疾病患者,包括视觉眩晕、空间和运动恐惧症、空间和运动不适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眩晕,前庭脱敏习服训练为治疗带来希望。3.1外周前庭功能减退(PeripheralVestibularHypofunction)美国物理治疗协会于年发布了前庭功能减退患者前庭康复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指出,(1)临床医生应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单侧前庭功能减退及双侧前庭功能减退的患者提供前庭康复服务(I级证据A级推荐)。(2)虽然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来确定外周前庭功能减退患者的最佳剂量和特定锻炼,但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指导的、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可以改善功能障碍和实现患者个人目标,临床医生应提供有针对性的前庭康复运动(II级证据B级推荐),针对性训练可能包括:凝视稳定锻炼以改善前庭眼反射(VOR)增益,视动锻炼以改善视敏度,习服锻炼以改善身体运动的敏感性,以及身体摇摆控制有关的活动,以改善一般的站姿和步态。(3)对于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减退的患者,反对单独提供扫视或平滑跟踪(没有头部运动)作为稳定凝视的特定训练(I级证据A级推荐)。(4)急性/亚急性前庭功能减退患者前庭康复训练每天至少3次,每天至少12分钟,慢性前庭功能减退患者每天至少20分钟。(V级证据D级推荐)。(5)外周前庭功能减退(单侧和双侧)患者停止前庭康复的原则:理想状态下,患者不在有症状,已经达到治疗目的,或者疗效到达平台稳定期可以作为停止前庭康复治疗的理由(V级证据D级推荐)。但患者依从性差,临床状况持续恶化或者具有波动/不稳定性的前庭功能状态(如前庭神经鞘瘤、自发性眩晕发作、未修复的外淋巴漏、活动性梅尼埃病),以及肌肉骨骼、神经、心脏、视觉、认知、心理、残疾等共病问题,妨碍前庭康复治疗进展可视为康复停止的因素。(6)几个影响前庭康复结果的不良因素,包括起病时间较长、长期使用前庭抑制药物以及患者存在偏头痛、外周神经病变和焦虑等合并症。另外,年发布的有关梅尼埃病(Ménière’sdisease,MD)治疗的国际共识建议,MD发作期避免前庭恢复训练,发作间期应优先使用前庭康复训练(B级推荐)。尽管最近Cochrane使用偏向风险工具对文献进行回顾,不能得出前庭康复对平衡和头晕相关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但其研究了前庭康复对包括MD在内的所有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的影响,它是一种安全的治疗选择,可能有效,特别是对有跌倒风险和其他合并症的患者。3.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头颈外科基金会发布的最新BPPV临床实践指南指出,(1)应通过Dix-Hallpike和roll试验诊断BPPV,采用Epley法或Semont(Liberatory)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不建议对后半规管BPPV患者行耳石复位(CanalithrepositioningproceduresCRPs)术后体位限制(IA级推荐)。(2)水平半规管管石型BPPV可采用Barbecue或者Gufoni法;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型BPPV则需使用改良Gufoni法或者摇头法。强迫卧位法,是另一种已被发现对水平半规管BPPV有效的治疗方法,水平半规管管耳石症健侧强迫卧位,壶腹嵴型患侧强迫卧位。它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配合其他动作进行。有大量的文献证明,CRPs优于前庭康复治疗,两种适合BPPV的前庭康复的习服训练是Cawthorne-Cooksey和Brandt-Daroff训练。这种习服训练适用于不适合或拒绝CRT、行CRT治疗后不能恢复的患者,如存在残余障碍,或诊断为外伤后BPPV、存在多个半规管受累的患者以及那些跌倒风险增加的患者(如老年人)。3.3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Dizziness)证据显示,对PPPD患者的治疗有用的前庭康复技术包括教育,减少威胁,整体放松/专注训练,逐步习服,平衡训练以及视觉/视动运动脱敏。研究表明,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和前庭康复治疗,可使PPPD眩晕持续减少78%(1年)。尤其进行前庭康复与行为认知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结合,并在药物的支持下,可以帮助患者摆脱不良症状的恶性循环,使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的独立性。表3列出了几种可用于治疗PPPD及其行为并发症的物理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策略。3.4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前庭偏头痛是头晕的常见原因,但是在治疗上一直缺乏共识。年一项美国埃默里大学荟萃分析显示,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关于前庭康复在改善VM患者主诉和平衡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定论。虽然所有研究都显示出改善,但大多数研究没有对照组,受试者经常伴发其他诊断,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是前瞻性的,论证强度低。因此,需要更多的RCT研究以证实前庭康复在减轻VM患者前庭症状方面的效果。3.5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最近,有一些关于MS患者前庭康复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Hebert等人研究了前庭康复对诊断为非卧床的MS患者的疗效,并指出无论是脑干还是小脑损伤,这些患者在平衡、头晕、疲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前庭康复的内容包括行走时伴或不伴头部运动,扫视,平滑跟踪,凝视固定训练、站立在不同的表面和基于移动的平衡训练。在另一个随机对照试验中,Ozgen等人证实了前庭康复计划在MS患者的平衡、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的效果,在这项研究中,前庭康复包括凝视稳定性训练,静态和动态平衡训练,习服和步行训练,这些训练通过多变的姿势,支撑类型和大小的不同,躯干和手臂的姿势,视觉输入和目标距离来进行改善和提高前庭功能恢复。4.前庭康复治疗的展望
4.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是一种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它包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各种感官渠道进行实时模拟和交互。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系统是近年来研究和发展起来的,与可穿戴计算机相结合。在最近的一项针对单侧前庭功能减退患者的随机试验中,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display,HMD)组的姿势控制、VOR增益、头晕和平衡程度均有改善,提示HMD的治疗有效性。在另项慢性轻度残疾的Meinere患者中使用包括眼/头训练在内的虚拟现实,经4周的训练后,姿势控制得到改善。Robitaille等人建议虚拟现实执行期间执行双重任务,可以最佳地识别脑震荡急性期后的步态异常。Park等研究表明,结合眼球跟踪器和HMD的虚拟现实设备在提供前庭康复的同时,可以提高目标导向的注意力和激活大脑网络。此外,虚拟现实同时刺激多个感官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并有助于治疗视性眩晕患者。早期型号的虚拟现实设备由于设备昂贵和场地较大很难普及,但最近那些相对便宜和简单的设备(如头戴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训练似乎有效,且实用性强。相信,进一步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有效性的研究的深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临床医师的前庭康复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决策。4.2加强型前庭康复技术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分配的障碍会增加摔倒的风险。给予双重任务即同时执行平衡任务和认知任务的注意力竞争的康复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随意姿势控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认知任务可以是低要求的(包括心算),也可以是高要求的(空间记忆)。电触觉刺激+前庭康复相结合,可以用于治疗氨基糖苷类耳*性患者的双侧前庭功能减低,甚至是单侧前庭功能低下。Gabilan等进行水上理疗+前庭康复相结合研究,所有的康复训练都是在游泳池里进行的,包括各种任务,以及在颠簸中的平衡控制,发现可以治疗一部分慢性头晕伴UPVD患者,研究发现,这些参与者的DHI得分减低,姿势图的身体位移减少,对头晕强度的自我感觉也明显降低。近年来,前庭康复的治疗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许多前庭疾病尤其中枢前庭病变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发病后的中枢的静态代偿、动态代偿的相关理论尚不清楚;而且,鉴于目前的外周/中枢前庭技术评估的局限性及前庭康复医师/技师的匮缺等因素,使得进一步的进行精准前庭康复治疗还还任重而道远!相信,随着前庭评价/康复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进行更多基于循证证据的临床前庭康复疗效评价的研究,一定能够为这些外周/中枢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最佳且具有个性化的前庭康复方案,从而有助于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本文版权归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委会眩晕学组所有,欢迎转发,禁止复制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委会眩晕学组办公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