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提示:对市民来说,鸡蛋是非常好且实惠的“补品”。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老人,都适宜食用鸡蛋。而七大营养素中,除了纤维素之外,其余的营养素,鸡蛋都含有。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
其实,鸡蛋的“全能”不单体现在营养上,还体现在鸡蛋能治病上。不少居住在南宁的中老年人,心中有不少关于“蛋疗”的记忆。
蛋疗法之一:益母草煮蛋治痛经作乱
在治痛经的民间验方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益母草+鸡蛋”这对*金组合,不但能缓解痛经,还可治月经不调。
痛经与淤血有很大关系。益母草又叫坤草,是中医常用于治疗痛经的妇科良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再加上鸡蛋可滋阴养血,二者结合是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痛经分为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五种证型,而益母草煮鸡蛋,最适合于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患者,即月经周期不太规律,月经前2~3天出现莫名其妙的心烦、胸闷,常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的患者。”
益母草在调经活血方面确有不错疗效,痛经时,可采益母草的嫩叶煮蛋汤及肉汤,味道好,疗效也好。郭敏提到,一般的痛经可用益母草煮蛋汤调理,但若症状较重,医院详细检查。
蛋疗法之二:鸡蛋壳粉可缓解胃痛
在民间,很多患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市民,会服用鸡蛋壳磨成的粉,用于缓解疼痛。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王明杰表示,吃饱后就肠胃疼,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除胃药之外,民间还用蛋壳磨粉进行辅助治疗。
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饭后会分泌大量胃酸,因此刺激溃疡面,从而引起胃痛。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与胃酸发生化学作用,中和胃酸,降低胃酸浓度,“鸡蛋壳的粉末进胃后,覆盖在炎症或溃疡的表面,可降低胃酸浓度,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蛋壳粉的具体做法是: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将蛋壳捣碎,放在铁锅内用文火炒*(不能炒焦),然后研成粉,越细越好。在饭前或饭后用温开水吞服。每天服约1只鸡蛋壳的量。在食蛋壳粉时,可搭配抑制胃酸的中药,则效果更好。
蛋疗法之三:白醋煮鸡蛋治声音沙哑
醋煮蛋可以有效缓解用嗓问题,对血虚、阴虚体质的人尤为有效。
鸡蛋味甘、性平,具有滋阴养血、润燥的作用,可改善血虚、阴虚的症状;而醋性温、味酸苦,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醋能‘理诸药’,也就是说醋与鸡蛋共同煮食,在功效方面可起到协同作用。”他表示,醋煮蛋主要是缓解因用嗓过度,出现的嗓音喑哑、声带的充血肿胀,而对因声带小结、息肉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喑哑者,并不适合。此外,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也不宜食用。
醋煮鸡蛋的做法很简单:在半斤米醋中加若干新鲜生鸡蛋,煮10~15分钟,煮熟后保持沸腾,去除蛋壳后再煮10~15分钟,最后把鸡蛋连同食醋一起服下。每天1次,连续服用10~15天。
蛋疗法之四:滚蛋疗法让风寒“滚蛋”
谈起治感冒发烧的土法,不少南宁市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滚蛋疗法。
滚蛋疗法”是用禽蛋在患者身体各部位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同的疾病,所选用部位和滚动方式都不同。李彤表示:“民间认为,蛋有祛风作用,而‘滚蛋疗法’正是利用蛋的这一作用,最好是选择鸡蛋。”
民间还有一些做法,即在滚蛋时,在蛋里加入银制品,“滚蛋”结束后,若蛋变黑,则表示吸出了*素。李彤认为,这是因为民间认为银器可吸出人体的“*”,颜色越黑,则表示吸出的*越多。由于滚过的蛋吸出了身体的*素,所以不宜再吃下。
用“滚蛋疗法”时,常是用纱布等蛋包起来。趁热在患处来回滚动,直到出微汗为止。“热滚法”一般每次操作半个小时,一天最少两次,早晚一次,最好要趁鸡蛋刚煮熟较热时滚,祛风效果才好。
蛋疗法之五:鸡蛋膜+淘米水可对抗脚癣
蛋清、蛋*是鸡蛋营养的所在,但人们往往会忽略鸡蛋里另一种有用的部分,这就是鸡蛋膜。
鸡蛋膜俗称“凤凰衣”,富含胶原蛋白,新取下来的鸡蛋膜上,含有溶菌酶,能起到杀菌作用。天气暖和时,脚癣易复发,民间流传着用鸡蛋膜加淘米水泡脚这个方子。
鸡蛋膜中含较多的胱氨酸和羟脯氨酸(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氨基酸),具有消除局部炎症和帮助皮肤生长的功能。再配合淘米水的去污能力,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脚癣。
将温热的淘米水倒人盆中,将患脚放进淘米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后擦净。淘米水去污力强,且性质温和,不会刺激皮肤。泡完脚之后,取1个新鲜的鸡蛋壳,将蛋膜撕下,贴敷在脚癣溃烂处,一段时间后即可取下,一般连贴3~4次就可见效。
蛋疗法之六:鸡蛋清固定骨折
鸡蛋清适量,布带或绷带l条。将骨折复位后,用蛋清和布层层包裹,包好后或火烤或太阳晒,使之速干。干燥后布质坚硬,有类似石膏绷带的作用。这种方法非常实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和治疗作用。
蛋疗法之七:鸡蛋液包头退热
此法是维吾尔族民间常用的独特疗法,其退热效果很好,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确实能缓解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作法是:将鸡蛋液搅拌均匀,用绷带浸蛋液裹头,很快就能退热。这种方法最适宦儿童.可做应急之用。另外,本法对外伤引起的脑震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当鸡蛋液干燥后布带收缩还能起到止痛止呕的作用。
蛋疗法之八:蛋*油治疗疥癣
将煮熟的蛋*放在铁勺内,熬至出油,乘热涂抹在疮上,用于治疗头疮、*水疮、皮肤皲裂、丹*等。此外,蛋*油加适量的硫磺粉能治疗疥疮、头癣等;用山羊胡须烧炭为末调和蛋*油可治疗湿疹。
i←长按可复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好累呀!
这会不会是你时常不知不觉脱口而出的话?
连续熬夜之后会有更多感触。
身体疲软,头脑不清醒。肩颈痛,早上起不来,只想好好休息个三四五六天。
疲劳,已然成为职场人的一种常态。
也因为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内心都有点麻木了。
直到又看到哪个年轻人又熬夜突然晕倒,才又想起枸杞和保温杯。
可是过不了多久,好像又忘记了,该熬的夜还是继续熬。
也许,因为疲劳太过于常见,所以人们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头疼发烧的时候,可能会请假休息。
而当感到累的时候,却很少人会请假休息。
然而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运动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这样说
熬夜的时候,人的大脑状态就跟脑震荡的时候状态差不多。
日积月累的疲劳不仅会使人生处在低效透支的状态下,积累下来还可能引发疾病。
让这本《斯坦福抗疲劳发》助你一臂之力,帮助你深入了解疲劳,以及找到有效的抗疲劳的方法。
作者山田知山是斯坦福大学运动医学中心的主任和运动防护师,他根据他在斯坦福的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防护过程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效帮助运动员预防疲劳和消除疲劳的方法。
相对于运动强度很高的运动员而言,我们普通人也一定能从中获益。
1.你为什么会疲劳
很多人虽然每天都感觉疲劳,但是可能很少人会主动去了解我们为什么会疲劳。
不就是累吗?累还有什么好了解的吗?
我们可能都有体验,如果很久没打球,打一下羽毛球或者跑一下步,就会感觉全身肌肉酸痛。
乳酸在肌肉中堆积会造成疲劳,但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乳酸只是一种情况,但它并不是所有疲劳产生的原因。
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的“睡不够“却是疲劳产生的一大原因。
很多人每天白天都感到疲劳,每天都睡太晚,睡眠时间不足,但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好像也没有什么。
一句,都习惯了。就还是一切照旧了。
看完下面这个实验结果,不知道会不会让你稍微改观一下呢。
在研究人的大脑的方法中,有一种叫做眼动测试。
具体做法就是:让运动员佩戴VR(虚拟现实)设备,用视线追踪一个不停旋转或突然移动的小黑点,然后通过追踪轨迹的精确度,以此来测量出人的大脑机能。
他们在测试美式足球运动员时,如果有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了激烈碰撞,第二天会头疼,眼动测试的成绩就会低于正常水平,显示出脑震荡的征兆。
他们在测试游泳运动员的时候也发现过类似脑震荡的不理想的眼动测试成绩,于是把数据发给脑外科医生,游泳是不存在碰撞的可能性,他们发现这些数据不好的运动员多处在睡眠不足的状态。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睡眠不足时,人的大脑状态跟脑震荡时候的状态差不多。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睡眠不足的时候,大脑昏昏沉沉,反应也不灵敏的。
总的来说,疲劳的原因有的是肌肉过度使用,例如高强度的运动,有的是神经过度使用,例如熬夜。
我们可以自查一下,如果有以下四种情况,那就是处在疲劳的状态中了。
1.脉搏异常,我们不经常运动的常人的脉搏是每分钟70-80,如果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数据很多,就是处于疲劳状态了
2.睡眠时间不规律。过于晚睡,睡眠的时间不足都会导致身体恢复不够充分,而一直疲劳。
3.腰痛,紧张和高压的生活让肌肉僵硬,腰部会在身体刻意保持平衡中劳累酸痛。
4.不恰当的呼吸方式。
2.学会一个IAP呼吸法,赶走疲劳
IAP呼吸法是一种增加腹部内部压力的一种方法,IAP是英文IntraAbdominalPruessure的缩写,直译过来就是腹腔内部压力,也叫腹压呼吸法。
说到IAP我们可能感到陌生,但是让我们把思想回到我们婴儿时期的呼吸。
也许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人在婴儿的时候,所用的呼吸方法,就是这种腹压呼吸法。刚出生的人都是在保持腹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呼吸的。
腹压呼吸使身体逐渐稳固下来,从而使脖子能处于直立的状态,而后学会在睡觉的时候翻身,然后学会走路。
我们从躺着到站起来的过程就是保持身体稳固而实现的过程。
IAP呼吸法与其他的方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身体保持稳固的平衡。
最早是捷克的布拉格学院的帕维尔.科拉尔博士根据婴儿呼吸的状态归纳出来IAP呼吸法的。
呼吸有很多中方法。
我们的无觉知的呼吸,也就是我们平时自然而然的呼吸,腹部只是随着呼吸自然起伏。
在我们练习瑜伽的时候,有一种呼吸是,有觉知地在吸气的时候肚子隆起,而在呼气的时候,肚子放松。
而IAP的呼吸法和这两种都不同,它是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都保持着高腹压,呼气的时候腹部也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硬的状态,因为腹腔中的气体往外施压。
用一句话来讲,具体的做法就是,呼气的时候也要鼓起腹部。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我们人体的中轴得到支撑,处于稳定状态,保持正确的姿势,从而确保中枢神经和身体的协作更为顺畅,让身体形成良好的体态。
所谓良好的体态,用一句简单的话来理解就是身体的各部位在他们原本应该在的地方。
这个其实比较好理解,例如过多的低头,会使我们的脊柱位置发生变化,坐姿不正确,会使得我们坐骨神经凸出或者增生。
身体只有处在它原本应该是的良好的体态之下,才不需要其他部位额外地费劲费力保持身体的平衡,才不会导致失衡,身体处在良好的状态下,就能更有效地防止疲劳和损伤。
3.让疲劳清零的妙招
让身体疲劳的原因有过度的劳作(体力或者脑力),睡眠不足等等。
这样的情形可能你也有过:
趁着周末,难得不用上班,早上起来就在家里多睡几个小时,以把之前几个晚上缺的睡眠补一下,然而却越睡越累。
补觉没有办法消除睡眠不足带来的疲劳。
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用动态恢复的方法来消除疲劳。
动态恢复相对于静态的休息而言,我们可以在活动身体的过程中消除疲劳。
可能我们一般人应对疲劳的对策就是休息,但有时候轻量运动是消除疲劳的更有效的方法。
如瑞典的一位研究人员安德斯.汉森所指出的,
“大脑(中枢神经)是为了让身体运动而形成的,这种构造从原始时代至今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人来的原本的姿态就是运动。“
很多人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明明非常累了,但是躺下来却是异常兴奋,完全睡不着。
太过于兴奋,可能是压力导致交感神经处于主导地位,睡眠的时候应当是由副交感神经处主导地位。(交感神经是负责清醒活跃的模式的,而副交感神经是负责放松模式的。)
睡不着的时候,稍微做一些让自己轻微出汗的运动,这样一来交感神经变得更为活跃,反而达到一种平衡会随之平静下来,换由副交感神经来占主导地位。
通过这种方式平衡自律神经系统从而也变得更能进入呼吸和睡眠状态。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供实践和参考,例如冷水/热水交替洗澡法,睡眠恢复法等等。
除了这些简单有效的运动和睡眠方法,健康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
总结几个要点如下
(1)一定要吃早餐,千万不可不吃,而且最好是固定吃早餐的时间,使得早餐有规律。
(2)早餐要吃好,要保证维生素/蛋白质不可少,保持饮食的均衡。
(3)午餐要保证蛋白质,还要多吃蔬菜类的食物。
(4)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食量,蛋白质至少是碳水的2倍,最好保持在3:1的比例。
(5)每顿只吃八分饱,如果饿了就补充坚果和水果。
(6)不吃油炸食物,不喝碳酸饮料。
除了运动,休息,饮食,你可能没想到,思维模式也是消除疲劳的一大法宝。
所谓思维模式,就是看待问题的方法和心态。
每个人面对现实和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自己的方法论或者说框架。
这个方法论随着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不同的阶段而会有所不同。
在面对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不断成长,取得进步,这就是成长性的思维。
成长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状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仅是对于运动员,还是职场的我们,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的我们,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4.活出最好状态,永葆青春
在疲劳成为常态的今天,我们最好对自己的身体多一些了解和关照,对健康和疲劳都多一点了解。
最好在疲劳之前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疲劳,比如你可以做到尽量早睡,尽量保持正确的体态,多运动,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是不是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不得不加班熬夜的时候,尽快地消除疲劳,使身体恢复良好的状态。
如书中作者所说: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通过本书培养成抗疲劳体质,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30岁就让身体达到30岁时的最佳状态。
60岁就让身体达到60岁时的最佳状态。
这也是永葆活力与健康的源泉。
莫晓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