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中怪谈
TUhjnbcbe - 2021/6/19 15:03:00
5月21日,临安区文旅局组织国内知名作家走进龙门秘境村落景区文学采风活动。今天,我们推出作家周华诚的散文。山中怪谈

周华诚

到龙上村,住垄上行。垄上花多。我住的房间大面玻璃窗朝山,窗帘一拉开,满目皆绿,是摇曳的翠竹,连绵的青山。泡一杯茶,*菊花。我前段时间牙痛,说是咬硬物致牙折裂。但我怀疑是前段奔波疲累,以致虚火上升,因而一杯菊花茶甚得我心,但见那:

半盏*蕊,一窗绿风。垄上布置了一案花桌,白色洋桔梗好生美丽。主人邀大家签名写字,我写:见山。俄尔周公度来,写:看水。俄尔简儿来,写:听风。

我与临安估计是有因缘。开化也是。我去了开化,就觉得享受。去了临安,也觉得是享受——都是大山怀中也。朋友越峰是临安昌化人,每次回了临安山里,闭门数日或数月,皆有大作诞生,大漆、陶器或是竹编什么的。最为享受的事是睡觉——有天他说,“在山里睡,真的很补。山醒了,我也醒了。”

在山里睡,真的很补——好句子令人赞叹。

记得进山路上,有一位妇人在路边拦车。山路弯弯,道阻且长,我就让她上车,捎她一程。临安土话可真难懂。她说,“石笋干……是最好的……用水泡半小时,拉一下就可以”,“笋干很硬的话你肯定拉不动”。我不知道怎么“拉”。后来转了十几个弯道才明白是用刀“拉”。我说以前家里人泡笋干,有时要泡两天。她便叽哩咕噜,说了一串我没听懂的话,然后说,“倒倒掉算了,那有什么吃头。”就这样我学会了蒸笋干。笋干一定不能浸泡太久,浸泡二十至三十分钟即可,然后捞出来切开(临安话说“拉一下”),放一点菜油,两片大蒜子敲碎,直接放在蒸锅里蒸。过水涛庄水库,到汪家坞,妇人在叉路口下车。我则继续驱车前行,去山更深处。此一路山高水长,我为笋干开心。十年前我刚到杭州,学会了游泳。而今我不惧明天,因我每天都在学习。我觉得,这位妇人是被山神派来向我传授这项笋干技能的。垄上之夜,有酒。车前子是酒徒——如若不然,他怎么叫得出那么多洋酒的名字呢,譬如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他坐在星空下悠然自得地望着调酒师,调酒师每拿起一个瓶子,他便报出一个酒名,年轻的调酒师只好使出浑身解数,以其精湛的技艺尽可能地建立某种专业壁垒。譬如:深水炸弹。不,也有可能是别的名字。调酒师把一排小杯子立在大杯子的沿口,然后出其不意地轻轻推动一侧酒杯,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那排杯子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怆然落入大杯中。再譬如:蓝色火焰。肯定不叫这名字。我喝了很多种酒以后,就彻底忘了那到底叫什么火焰了。总之是有火焰在酒杯中燃烧的——调酒师把包括白朗姆酒、龙舌兰酒、加利安奴利口酒、杰克丹尼威士忌等等的各种酒倒进酒杯中,然后用打火机燃烧杯壁。接着,他点燃了杯中的酒液,只见蓝色的火苗在杯中跳跃,摇曳,明媚,忧伤,流淌,凝视。调酒师把这一杯燃烧的火焰,缓缓地,倒进高脚杯中。车前子接过杯,一饮而尽。那是一杯高度的酒,据说有60多度。车兄便为我也点了一杯,他鼓励我同样一饮而尽。蓝色火苗熄灭了,但燃烧过的酒液依然有些烫口。还未入口,酒精便冲入鼻腔,确乎是有一种超常的激烈感。我遂大口豪饮,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我对此酒的浓烈、辛辣预计不足,在高温的参与下,酒精的浓烈与辛辣,一直从鼻腔冲进前额,眼泪遂被呛出;但我依然控制节奏,把一杯酒全数饮入。然后,我忍不住咳嗽起来。确实很刺激——比喝二锅头、闷倒驴更刺激。对了,我想起来,这款鸡尾酒叫“今夜不回家”。回哪里去呢?——这大山深处,清风明月,便是我家。我们在那火焰中饮酒,青蛙在那星空下鸣叫。我忽然想到,这酒并非“鸡尾酒”也,而是“蛙尾酒”!

居然听到了啄木鸟的声音!

真的好久没有听到了——我们去林家塘,那里有一片金钱松林。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忽有一长串“笃笃笃笃”急促鼓点从头顶传来。

我一惊。

自童年离我而去,这啄木鸟声也随之而去了!

果真是啄木鸟在啄树。

松尾芭蕉有句曰:“啄木鸟也怜惜庐庵,夏木间伫立。”

啄木鸟以喙叩木,频率真高,我竖起耳朵听,有时也只能听到一连串的声音,第一声最强,其后渐弱——仿佛是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声音在丛林绿野之中荡开涟漪,波纹渐渐扩散,消失。

啄木鸟叩木,速度极快,一秒可达20次。有人估计一只鸟每天撞树次数达到次。如此高强度撞击,换成一个人,早就撞成脑震荡,生活不能自理了。

公度兄怜鸟不幸,不免有些郁郁。聊堪慰藉的是,这顽强的鸟儿,居然已在地球上生存超过万年。

生存法则最残酷,也最合理。万物有灵,且看这片森林里,有多少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穿越万千磨难才留下来的?

发现一丛树莓,粒粒红果点缀叶间。

树莓之味,可在山林野果之中排行前三,不,前二(第一名空缺)。许多人会将树莓与蓬蘲弄混。树莓其实是覆盆子,长在树枝上,摘下时往往带蒂,果为实心;蓬蘲长势低矮一些,果实空心,故俗名“空心泡”或“大水泡”,摘下时往往是没有蒂了。

我蹲在一株树莓下,仰头一望,全是红果,藏在叶底。

我把这一秘招告诉周公度,约他一起蹲在树莓下,一边摘,一边吃。

这一秘招我很少告诉别人,只喜欢的人才可以分享。*山项丽敏、嘉兴简儿同见之。

金钱松高古,松下林中野果颇多——真好呀。

山中有鹰,时常滑翔于长空。鹰眼犀利,目标是山间竹林里的一只鸡。

鸡仿佛预感有事,心神不宁。鹰收起翅膀,以出膛子弹之势俯冲射出,在长空中划出一条直线。鸡群惊叫,乱窜,钻入荆棘丛中。然而,当鹰重新缓缓上升时,爪下已擒有一鸡,仿佛一枚降落伞。

这是老盛讲的事。

老盛在山间养鸡,就是这样经常被鹰掳走的。

老盛居于金竹坞山中,离地面数百米,接云雾仙气,其发蓬举,其神淡然,仿佛已修成了山人。山人自有妙计。老盛搬一只竹椅常在老松下坐,喝茶,喝的是野茶;观鹰,观的是鹰击长空。

若鹰收翅,俯冲,则老盛引颈,长啸,声裂空谷。

鹰于是远遁。

余观老盛喝茶处,骋目可达数千米,群山连绵,皆在脚下,云升雾起,不过盆景中物。端的是个好地方。

建议当地文旅局可授一牌,曰:“观鹰台”。

泡一杯野茶,于观鹰台闲坐,山风徐来,腋下生凉。

——仿佛自己也成一只鹰。

猫头鹰有72种叫声。老盛说的。

老盛长年累月居于山中,有什么秘密是他所不知的?老盛端坐,凝神,敛眉,撮口,发出各种各样的猫头鹰的叫声:

欧——欧——欧。

嘟——呼,嘟——呼。

哦啊——哦啊——哦啊……

有长叫声,有短促声,有尖音之叫,有低沉之嘶。

春天有春天的叫法,夏天有夏天的叫法,秋天有秋天的叫法,冬天有冬天的叫法。

猫头鹰还能模拟一些动物的叫声。

能学婴儿哭。

还能笑——老话说,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很多人避讳听到猫头鹰笑。

老盛一开始有些拘束,不太习惯讲山里的事。我估计他是吃不准这些城里人,为什么偏偏喜欢听这些。但他很快放下心来,伸一伸脚,喝一口茶,开讲山里的事。

大家噤声,入迷。

老盛越讲越生动,越讲越传神。

众人如痴如醉。

老盛讲,

有老妪与儿媳同住山中,某冬夜,大火沸油豆腐。忽从窗外伸进一只大手来,遍体披毛。二人惊惧。老妪止语,夹起一方油豆腐,在灶上摊凉,放入手中。那手收出窗外。少顷,大手又伸进来,儿媳惊慌,夹起一方油豆腐,未及摊凉,便放入手中。窗外一声惨叫,其声渐远。

老妪说,此地不可久留,赶紧收拾东西,走。

二人趁夜色逃离。

翌日晨,两人悄返视之,房子已沦为一片废墟。

讲到关节之处,老盛端茶缸,缓缓饮一口茶,神情凛然。

真是一个好说书人。

本来想写一篇《垄上相对论》。写着写着,成了《山中怪谈》。

也好。

山中是有许多秘密的。我们来此大山深处,听风,饮泉,吃笋,看云,都是很好的事。

这是一种奢侈——如越峰兄言,“很补的”。

▼周华诚简介

周华诚:作家,出版人。出版著作有《流水的盛宴》《草木滋味》《下田》《一饭一世界》等十几种,主编“雅活书系”二十余种,曾获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本文全文刊发于《文学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中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