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1观影丨春寒料峭的三月
TUhjnbcbe - 2021/7/3 3:28:00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61.html

南海十三郎

无依之地

时时刻刻

汉武大帝

山海情

摇曳露营第二季

还是剧透预警。丑话一定要说到前头,我这儿的所有影视文字全都是剧透。上面已经说了片名,下面全都是剧透。全都是剧透。这个月看得少了啊,书也比上个月少,影视也比上个月少。那么问题来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月,很简单,电影3部,电视剧3部。没事,少也有少的好处,写的时候好写(那也没见你写,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还没写上个月总结)。南海十三郎是部老剧,挺有味道的。十三郎家里排行十三,老爹姨太太一大堆,孩子一大堆,成天花天酒地,都不记得这个孩子是谁。十三郎少年天才,看戏的时候觉得戏词儿不好,自己找戏院老板去谈,瞬间出道,戏剧界争相约稿。然而国难当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十三郎忠心爱国,不懂变通,乱世之下,很难继续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天才乱世,都还一般,只是上好的材料,最终做出来什么成品来,还是要看怎么加工。十三郎执意要拍爱国剧,跟人屡屡起冲突,结了许多仇家,最终意外事故脑震荡成了疯子,最后的味道才慢慢酝酿出来。剧中最为精彩的台词有两句(大意):a:天才要么早死,要么发疯。b:我的鞋子被强盗偷走了,偷走我左脚鞋子的是英国人,偷走我右脚鞋子的是日本人。许多人自诩清高,不屑于爱国,特别喜欢a,完全不在乎电影的时代背景。殊不知,十三郎若不是爱国,岂会疯了?无依之地是个美国电影,展现的是美国所谓的现代游牧民的生活。怎么讲,以前的游牧民族那是能征善战,陆上海盗,现在就这?能歌善舞都算不上,能屈能伸?抛开所谓现代游牧民的说法,其实前半段还行,深入揭示了美国广大无家可归只能开着房车去流浪的人的生活细节,很有纪录片的味道。哦对了,人家还很拧巴,不能说无家可归,非得说是无屋可归。行吧,开心就行。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至少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被迫只能住房车,做不喜欢的事儿,跟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拿很低的工资甚至低保,整日奔波在温饱线。这样的电影挺有力度的,细节真实自有力量,然而导演非得往自由上去靠,非要往选择上去靠,就很稀碎了。导演可能自己也没想清楚到底怎么表现。只表现惨吗?似乎不太厚道。要表现温情吗?实在是辛酸。说不是因为钱而流浪吗?已经铺垫了那么多的物质上的匮乏和凄惨。非要整点儿浪漫,来点儿诗歌,还有上进,这岂不是说,在美国这片大地上,有知识有文化还很上进的人,居然到老了无家可归,被迫打零工住野外?哦对了,女主因为死了丈夫而无家可归。再加上女权元素,可怜。这部电影,跟山海情这部扶贫剧对比着看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中国扶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在中国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这事儿可以吹上百年甚至更久。我一直以来都知道,古代生活特别悲惨,无论什么盛世,无论国家层面有什么成就,无论科技多么发达,顶多有几年风调雨顺老百姓可以有个温饱,稍微有点动荡那就是饿殍遍野。我也一直觉得,解决这一切的唯有现代科技和经济。我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山村,已经这个年代了还有生存问题。然而已经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这个事儿,又显得其实理所当然。要不呢?已经21世纪了,国家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已经很发达了,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小伙子已经享受到了许多现代社会福利了,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了绝对贫困又有什么稀奇的?然而回过头来,看看美国的所谓现代游牧民,想想这几年来世界最强国的表现,再对比一下,觉得这事儿真的没那么简单。我完全没想到的是扶贫这事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二十多年来,世界风云变幻,国家也风风雨雨,虽然就是一代人的事儿,感觉上就是又过了不止一个时代。时时刻刻是一部基于伍尔夫和她的意识流杰作《达洛维夫人》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就去看了这本小说,看完小说依然觉得电影值得一看。电影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3个时代,却相互穿插纠缠,彼此关系密切,最终还有现实的联系。第一部分是伍尔夫本人的生活和创作。伍尔夫写过《一间自己的房间》,书里提到她有足够自己生活的年金,和一间自己的房间,相当于财务自由从而可以创作自由了。这里没有表现她财务自由脑子清晰的一面,而是她天才敏感与世俗斗争的一面,多次自杀,最终成功。这或许可以佐证南海十三郎的那句台词,天才要么早死要么发疯。第二部分是一个家庭妇女边读《达洛维夫人》边与世俗作斗争的生活。她试图跟儿子一起为丈夫准备生日蛋糕,却屡屡失败。挫败感似乎不仅仅源于家务,而是时时刻刻包围着自己,乃至想要自杀来逃离。最终,她没有选择自杀。如果说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人要死,这个故事里,死的是小说中那个自杀的人。她在自杀关头回过来,最终选择了离开。第三部分是另一个妇女在按照类似《达洛维夫人》书中情节生活,为自己的敏感的作家情人准备party。她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挫折,而最终,情人却顺着小说中的情节坠楼自杀。这部电影不需要什么深意,所有的氛围紧凑绵密,看起来跟内容毫无关系的名字,hoursandhours,很容易就会觉得很贴切。其实我很早之前看过汉武大帝,情节早就忘完了。这不接着前几个月看大秦帝国的劲儿,顺便也看一下汉朝。这一看不要紧,觉得汉武帝的时代没啥,汉景帝的部分却拍得特别精彩,简直绝了。零零散散了解到,秦汉时期其实有很浓重的母系社会遗留,这个年代里,外戚的权力是来源于皇后,而并非皇后的权力是来源于外戚。后者很容易理解,东汉后期,魏晋南北朝,皇后都是大权在握的豪门选的,皇后轮流做,而皇后具体是谁倒无所谓了,所以是皇后的权力来源于自己的家族而非皇帝。前者却很意外,皇后本身居然会有很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居然与外戚无关,反而是皇后可以想办法重用自己家族人才,培养家族势力。韩安国对王夫人之弟田蚡的原话:有汉以来,皇帝传承制度中,一系为父权,一系为母权,始终存在两系权威,太皇太后之所以能够把皇上封闭六年之久,正反映了母权的鼎盛。这个设定真的很讲究,之前小伙伴分享的一本讲汉朝皇后的书里也是同样的观点。汉景帝呢,以前只知道文景之治,汉景帝时间又短,根本没在意这个人。电视剧看下来才发现,这个人真不简单。汉景帝上有强势的窦太后,并且这个时代母权盛行;下有各地藩王坐大,甚至能抗衡朝廷。文武百官不少是前朝元老,自己虽然不是不能动,但真是自己心腹为自己所用的没几个,就一个晁错还因为削藩之下被大家弹劾给杀了。太子之母受人撺掇想要抢皇后之位,自己身体不好不知道啥时候就挂。内部有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吧,外面匈奴也是空前强大,上下不同心,内外那是都惹不起……想想都头大。所以汉景帝是真的不容易。跟之前秦孝公用商鞅之法一样的套路,办实事儿不在乎名头。事事顺着太后,一句违背的话都不敢说,尽量在不违背太后任何一句话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事儿给办了。哪怕太后屡屡想要立她的亲儿子自己的亲弟弟为太子,也都是忍着忍着再忍着,最终顶住压力,跟亲弟弟维持好关系。顶着压力用晁错削藩,又痛下决心杀掉晁错以安天下,重用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把亲女儿嫁给匈奴和亲,保持一定时间的外部和平。试探出太子之母不会善待自己其余儿子之后,迅速行动,废掉太子和太子之母。得知刘彻之母截留废太子的书信,为了刘彻健康成长,隐忍不发,只留下了遗诏。这点汉武帝就比汉景帝更狠心,为了防止子幼母壮后宫干*,直接杀了小太子刘弗陵的母亲。继续说汉景帝,明明早就是病体,还硬拖着拖了好几年,硬生生拖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安排好所有的后事之后,才最终死去。毫不夸张,汉景帝这段,是我看过最精彩的帝王权谋斗争剧。后面汉武帝万世功业,看起来其实很简单了,就是刚,打仗打仗打仗,奠定了后世两千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摇曳露营第二季,跟第一季差不多,没啥可说的。

完。

谢谢阅读,欢迎留言,这篇估计没啥好喜欢的,点赞就不必了...

别有所思

1
查看完整版本: 21观影丨春寒料峭的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