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电影之夜箭厂三周年放映会,上海我们来
TUhjnbcbe - 2021/7/3 17:57:00

本文来源:箭厂(ID:arrowfactory),已获授权

人有一个奇怪的倾向,往往会把平常不愿意往外说的想法和感受,吐露给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纪录片的魅力,对我来说,就在于捕捉下这些述说的瞬间。”

公司楼下商城的门把手裹上了防寒的绒布,清晨的阿姨终于扫完了一波又一波的落叶。好像昨天运营的小伙伴还在讨论三周年厂趴的啤酒加不加冰,北京的冬天就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策划着放映会往南边走这件事似乎就是从降温那天开始的,大家都想借“公差”逃离北京的寒冷。“暖和的话,是不是可以在室外放片子哎。”

憧憬着可以像老电影一样,路上挂一块大幕布,摆几只破板凳,一群人围一起看片子,和喜欢箭厂的你们聊一聊。12月13日和12月15日,我们将分别在广州的未来社和上海的北站星球举办放映会,见一见南方的观众们。此行广州上海,总制片Kit将带上制片人多多和Will,以及他们还未上线的两个片子。

《边境故事·瑞丽》

箭厂x看理想

瑞丽距翡翠的源头产地只有公?,是中国离翡翠源头最近的地?。曾经,瑞丽有大量的实体翡翠店,但随着网络时代到来,线下店被线上交易取代,同时有大量主播、网红涌入瑞丽,与当地人一起直播卖翡翠。箭厂记录了当地居民、翡翠工人、外国翡翠商以及主播们在直播时代下的故事。

《电影万岁》

箭厂xFIRST

年夏天,十个青年导演来到FIRST训练营,在马克马巴夫的带领下,改编万玛才旦的《一篇小说,及其两种结尾》,并用十天时间拍成电影。箭厂记录了他们拍摄电影时的故事(事实)与电影(虚构)的关系。梦境与现实交织,影像与故事缠绕,虚实之间,试图去寻找“为什么要拍电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Kit厂长,箭厂总制片人

家犬金条是网红

代表作品??

《香港旺角再无千千阙歌》

《香港房价的生死问题》

十七岁那年刚接触独立电影,在家中看侯孝贤的《童年往事》VCD,自己当时也没看出什么门道,旁边原本专心编毛衣的母亲却看得泪流满面。“这让我对电影这个事情有了新的理解。”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娱乐的东西,而是一个生活的映照,虚虚实实,戏梦人生。这次的《电影万岁》,其实也是尝试去表达影像和现实人生之间虚实交替的玄妙。

因为这样就一脚踏进了电影学院大门,念念不忘的却常常是那些“特别苦”的片段。那会儿还不流行数码技术,大家都是拼了命地打工赚钱买胶片拍片子。在酒吧做过后场,凌晨时分在厕所清过顾客的吐,端过盘子炒过菜。“用不同故事去表达我对世界跟生活的理解,一直是我拍片子的初心。”

Will箭厂制片人

机车少年

代表作品??

《东北往事:从黑道大哥到入殓师》

《雄安新区的戏梦芭蕾》

大学的第一个长片只身跑到边境,在一个叫越南街的市场待了好几个星期,一心想拍河口的越南女工。那个市场很特别,一楼卖越南土特产,二楼是个妓院,“我被好些人警告不要带摄影机进去,说是前不久才有一个日本人被打成脑震荡。”

Will藏着一个单反混了进去,偷偷把小姐的老板支开。

“你愿意接受采访吗?”

她答应了,开始用磕磕绊绊的中文,对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人,讲起自己的故事。

Will说,人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往往会把平常不愿意往外说的想法和感受,吐露给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纪录片的魅力,对我来说,就在于捕捉下这些述说的瞬间。”

多多箭厂制片人

爱去张家口滑雪

“我一直特别感慨命运这个事儿。”去年河北化工厂爆炸的时候,正好是多多生日。一大早接到消息赶到现场,迎面而来的是触目惊心的一串血脚印和几块骨头。医院采访的时候遇见一个毫发未损的幸存者,才知道当日执勤的其实只有三个人,血脚印和骨头分别属于另外两个不幸的工人。同在现场,同样是执勤,三人却从此阴阳两隔。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生死”变成了纪录片里面特别drama的部分,就像《边城瑞丽》里的酒姐,因为直播卖玉石而一夜暴富。可是话说回来,她的日常生活、交际圈子、眼界真的一夜之间就不一样了吗?社会阶层的流动是否因为这些特别偶然的“命运”而加快或减缓呢?这也是纪录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影之夜箭厂三周年放映会,上海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