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甘祖昌和龚全珍的故
TUhjnbcbe - 2021/7/19 13:35:00

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

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可以使我们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阜新公司党委统一部署,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设了《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栏目,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突围脱困、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回首先辈们惊天动地的党史故事。

欢迎大家收听收看

阜新公司“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栏目

今天

我们共同聆听的故事来自

电仪中心党支部的孙学慧

她带来的党史故事是

《甘祖昌和龚全珍的故事》

接下来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则党史故事

重温百年党史

感悟初心使命

他,年出生在赣西边陲一个叫沿背的小山村。上了一年半的私塾后,他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打草,挑着担子来回走几十里山路,挣几毛钱脚力费维持全家生计。

她,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唤作平安里的巷弄。争气的她顺利初中毕业,并考上了市立女中上高中。

他参加农民协会,在年8月入了党。化名李伟民的特派员方志敏年来到莲花,召开群众大会,更加点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

在县里当交通员、土改委员会主任、独立团*需处长,跟随红*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井冈山下的乡村起步,他的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到达了地处西北的**区。

她瞒着母亲辍学,在19岁的时候剪短头发参加革命,成为了一名流亡学生。

一路流亡抵达陕西,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她也被西北大学教育系录取。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大学毕业的她参了*、入了党,响应号召来到边疆,在**区八一子弟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年,两位饱受战火和岁月磨难的战友,以革命为媒,终于成为了将相守一生的同志伴侣。

天有不测风云。年,甘祖昌乘坐的吉普车从一座被敌特分子锯断的木桥上栽下,他的上唇裂成三瓣,下巴脱落。

彼时,他落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脑部内还留存着大块的淤血。只要稍微一用脑,甘祖昌就会头晕头痛,甚至昏倒。

眼看着没法再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甘祖昌给组织写了申请,请求回江西农村。

申请交了两次,组织最终同意了。

作为妻子的龚全珍,虽然心中有疑问、有犹豫,但依然选择跟着丈夫回到江西莲花的小山村。

从将*到农民,对甘祖昌来说,是身份和心灵的回归。

他亲自下田,用双手一抔一抔捞烂泥,带领乡亲们把多亩冬水田改造成了良田;他跟工友吃住在工地,和年轻人一起挑水泥、运材料,修建起了江山陂;面对荒山,他动员大家撒石灰、盐巴,烧茅草、烟叶秆,再堆上烟囱里的黑灰,出工钱、出材料,改变土壤酸碱性,把“光头山”变成了丰收岭……

修水陂、建桥梁、办企业……半个世纪过去,甘祖昌当年留下的一项项利民工程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村民们常常回忆道:“当年我们沿背村就是莲花县的‘华西村’。”

让村民们慢慢地富裕起来——甘祖昌的理想得以成为现实,这位农民将*,在服务农民中,实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

对于龚全珍来说,她无法在农业上帮到丈夫,但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和丈夫一样实现了为乡亲服务的愿望。

在学校里,面对山村里的孩子,龚全珍是既当老师,又当妈妈;既要教他们读书,还要带他们劳动。

几十年下来,龚全珍早就记不清,她劝回过多少辍学的孩子,又为多少学生交了学费。

(本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播音丨张晨

编辑丨马键

责编丨吕金升

阜气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甘祖昌和龚全珍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