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
单
元
·
计
划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轻度损伤。
2.学会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3.培养学生预防意外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轻度烫烧伤、割、刺、擦、挫伤自我处理正确的方法。
三、课时计划:
本课共分3课时,分别是烫烧伤;割伤、刺伤、擦伤;挫伤这些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的正确方法。
课
时
·
计
划
第1课时:烫烧伤的自我处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开水、火打交道不小心就有被烫伤或烧伤。
2、通过讲解、观看图片让学生明白烧伤或烫伤的几个要紧缘故。
3、增强学生自己处理轻微伤的意识和适应。
二、教学重难点:
轻度烫烧伤自我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自然课里学过,开水的温度是多少?
火的温度要比开水的温度高好几倍,和它们接触确信有危险。那我们能不能不和它们打交道呢?如果非打交道不可的话,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
1、讲故事(介绍有关被烧伤或烫伤的材料)。听了那个故事,你有什么方法?
2、小结:我们尽管没有像材料里讲的那样被严峻地烧伤或烫伤,但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请大伙儿谈谈,你有没有被烧伤或烫伤的经历?发生这种事后,给你带来什么痛楚和不便?
3、烧伤也好,烫伤也好,不论严峻不严峻,都会造成缺失和不便,因此要主动预防。课文从四个方面给我们找了缘故,请大伙儿读读,同座位的能够议议。
4、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5、师小结:找到了缘故,请大伙儿回去碰到实际情形时,注意尽可能地幸免。在家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力所能及。不能太将就。专门是倒开水或热水时,最好是放在水池里慢慢地倒,幸免溅到身上。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躯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凡是在火上烧的东西,都不要轻易去摸,否则专门不安全。
6、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大伙儿再讲讲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点?
(三)反馈检测
1、开水的温度是多少?火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2、举例讲讲如何样预防烧伤和烫伤?
第2课时:割伤、刺伤、擦伤的自我处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轻度损伤的症状。
2、学生初步学会割伤、刺伤、擦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3、培养学生相互协助、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水平。
二、教学重点:轻度割伤、刺伤、擦伤、挫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体育锻炼中,因为疏忽大意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创伤事故。例如划破手指,磕破膝盖等等。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遇到此类伤害时,如果我们能迅速对受伤的地方加以处理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给我们身心带来的伤害,使身体尽快康复。所以,我们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轻度割伤、刺伤、擦伤的准确自我处理方法(课件出示课题)
(二)介绍损伤的概念及分类
师: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按损伤的轻重水准可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伤。
(三)介绍割伤、刺伤、擦伤及其症状
1.(出示割伤图片)割伤:多由刀刃、玻璃片、铁片等锐物切割造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之一。轻度割伤的伤口边缘一般比较齐整,因损伤深度和部位不同,出血可呈渗溢状或涌溢状,个别因小动脉破裂出血呈喷射状。
2.(出示刺伤图片)刺伤:是指尖锐物刺入体内所引起的开创性创伤,常见于手掌或足底。轻微刺伤因带有细菌污染,可能引起感染。有的刺伤还可能造成异物存留,所以要即时处理。
3.(出示擦伤图片)擦伤:是因为皮肤外层体表因摩擦损伤而造成表皮剥落、翻卷。轻微擦伤可有少量渗血及轻度炎症反应。
(四)教师讲解演示割伤、刺伤、擦伤的自我处理,对轻度割伤的处理。
1.先按压止血。
2.然后用淡盐水或凉白开水清洁伤口。
3.再用酒精或碘酒消*皮肤。
4.外加包扎或贴上“创可贴”。教师在此教学环节结合相对应的处理演示实行讲解。)如果伤口较深,血流不止,要举起患处,使其保持在心脏上方的位置,冷敷止血。医院处理。
(五)对轻度刺伤的处理
1.首先要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有异物,应小心地顺着刺入的方向将异物取出
2.轻微刺伤的伤口出血一般按压3~5分钟即可止血
3.止血后用酒精或碘酒消*
4.对伤口处实行包扎或贴上“创可贴”。
(教师在此教学环节结合相对应的处理演示实行讲解。)
如果刺伤较重,医院处理。
(六)对轻微擦伤的处理:
1.首先应用淡盐水或凉白开水边冲洗边用干净棉球擦洗创面,将赃物除去
2.再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周围皮肤实行消*,沿伤口边缘向外擦拭,注意不要把酒精或碘伏涂抹到伤口内,否则会引起强烈刺痛。
3.如需包扎,还要注意不要将手脚部位的绷带缠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教师在此教学环节结合相对应的处理演示实行讲解。)
四、学生合作演示轻度割伤、刺伤、擦伤的处理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种轻度损伤的不同表现,学习了轻度割伤、刺伤、擦伤的处理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和体育锻炼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我们对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让危险远离我们。
第3课时:挫伤的自我处理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形成运动挫伤的原因及预防运动挫伤的主要措施。
2、学会几种简单的运动挫伤的护理方法。
3、认识体育运动中预防运动挫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身体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预防运动挫伤的措施和方法。
难点: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运动实践中去。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是否受过伤?那你们为什么会受伤?
第二步:通过观看视频展示一些运动中的失误和意外,让学生理解运动中存在的潜在危害,激起学生想要了解,学习危害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教师提示每个项目受伤的原因,教师提问运动挫伤的原因最后总结。
挫伤的定义:由钝器作用造成以皮内或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几种挫伤:擦伤、鼻出血、脑震荡、骨折、扭伤。
(一)挫伤发生的原因
1、思想上不重视,注意力不集中
2、运动量过大
3、准备活动不足,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
4、身体状况不佳。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第三步:揭示重难点
通过学习引导理解运动中的危害行为都有什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运动中的危险行为都有什么伤害?
(二)预防运动挫伤的要求
1、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穿宽松的运动服装,衣兜里不带任何刀、钥匙等硬物,不随意搬动器材。
2、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放松,运动后不能马上进食或大量饮水。
3、着装合理,根据运动项目正确佩戴护具,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控制运动量。
4、掌握运动要要领,加强自我保护,同学之间多多协助。
(三)常见的运动挫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摩擦后的损伤)
处理:用生理盐水洗净创面,伤口周围用酒精或双氧水消*,到卫生室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或贴上创可贴即可治愈,医院进行处理,以免感染或流血过多。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如仍不止,医院检查处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量出血而出现晕厥。
3、脑震荡(头部受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等脑组织受到过度震动而导致的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即可恢复,对于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身体的保暖,医院治疗。
4、骨折(因外力作用而使骨的完整性受破坏而造成的损伤,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5、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的损伤)
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启发讨论运动中的危险行为怎么样避免和预防。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不同顺序展示运动伤害的避免预防方法。
第四步:小结本课内容
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挫伤的发生,做到:从思想上对运动挫伤的预防给予重视,调节身体使之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注意科学锻炼以及加强易伤的部位训练。
撰稿:张俊廷
编辑:杨泽圣
审核:范春明张泉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