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A.可操作性
B.可替代性
C.可转换性
D.可度量性
答案:C
解析:课程结构的特征主要有四点:客观性、有序性、可转换性、可度量性。客观性是指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要考虑社会、知识、儿童等要素,具有客观性;有序性就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有规则性;可转换性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综上所述,题干中显示的正是课程结构的可转换性。
2、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A.生活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答案:C
解析:《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其中开放性是指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题干中体现的课程面向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开放性的表现。
3、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答案:A
解析: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上课伊始,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
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必须课程。
5、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以下哪种方式?()
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医院就诊
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答案:D
解析:学生摔伤后,要用冰块或冰袋敷于受伤的地方,这样有助于避免皮下组织出血。
二、材料分析题
6、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他在颁奖大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去实现这一切。”
问题:
(1)说说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
(2)结合材料,说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1)①“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体现了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和社会性。
②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实实在在的发展中的人,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对学生充满期待和信心,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并将学生始终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③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