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一名为名叫奉庆玲的中年妇女住进医院。陪着这名妇女来看病的是她年过八旬的父母,他医院来,三年前,奉庆玲发现有人偷砍她家的树,呵斥偷树贼停手时,竟遭到对方的追打。她一介女流之辈哪是偷树贼的对手,被当场打晕。事后,年迈的父亲奉孝同在山上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女儿,医院。经医生诊断,奉庆玲患上了严重的脑震荡,医院治疗。久而久之,医生得知奉孝同曾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出于对英雄的尊敬,医生们对奉庆玲很是照顾。
奉孝同
10月23日这一天,奉庆玲的病情得到缓解,准备出院回家,没料到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医生王杰和另外两名同事决定开车送奉孝同一家三口回家。一行人赶到奉孝同家时,天色已晚,于是三名医生决定,在奉孝同家留宿一晚,等天明再走。
饭毕,一行人坐在不大的屋子里,全无睡意,这时奉孝同的老伴李欢云随口说了句:“他(奉孝同)去朝鲜打过仗,当过毛主席的警卫,还陪着毛主席游过长江,让他给你们讲故事咯!”
李欢云此话一出,三名医生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大家虽然知道奉孝同是位老兵,但并没有听说过他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他们抬头看着这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再联想到奉庆玲住院期间的种种拮据,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巨大的疑问:立下战功的 战士,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为何如今落得如此地步?
青年参*
参*!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奉孝同,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这一年是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变,背叛革命,共产*人领导工农武装,先后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反动派的枪声。奉孝同在这一年出生,冥冥中与人民*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奉孝同第一次见到人民*队,是在年,那年冬天,中央红*主力离开苏区,走上长征之路,留守在苏区的红*部队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仗打得十分艰苦。12月的一天,一支红*武装运动到奉家镇一带,遇到了正在山上砍柴的奉孝同。
奉孝同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人,吓得撒腿就跑。红*战士急忙将他拦下,告诉他:“我们是红*队伍,是替老百姓打坏人的。”奉孝同这才停下脚步,用稚嫩的眼神看着红*战士们。
作战
几天之后,红*找到地主家,将地主家的粮食分给穷人,还杀了地主家的猪,将猪肉分给乡亲们。7岁的奉孝同看到这一幕,内心和下团村村民产生了同样的想法:这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是人民的武装!奉孝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加入他们!
时间一转眼来到年,中国大地得到解放,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朝鲜半岛挑起战事,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此时的奉孝同已经年满23岁,他迫切希望加入 ,为国效力!同年11月,奉孝同跟随 入朝,与“联合国*”进行艰苦做绝的斗争。奉孝同心想:就算在战斗中牺牲,他也成了烈士、英雄,求仁得仁,光荣!
在长达三年的 中,奉孝同先后参加五次战役,夏、秋防御作战,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他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苦练枪法,成为部队有名的神枪手。奉孝同不怕牺牲,敢打敢拼,和战友们一起,打出了 的*威,中国的国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毛主席
加入,保卫毛主席部队,一支神秘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中央警卫团,负责保卫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安全,部队所有领导都需要毛主席亲自任命。有严格的选拔标准,不仅需要*事素养过硬,还要不惧生死、身材挺拔、*治面貌清白,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问的事情坚决不问。
年,随着 的结束,奉孝同跟随部队返回中国,正赶上部队需要更换一批战士。经过千挑万选,奉孝同被部队主官看中,成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员,直接负责毛主席的安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理万机的毛主席都是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办公,这里也是毛主席的寓所。奉孝同是中央警卫团有名的神枪手,又为人机灵,洞若观火,深受组织的信任,被安排到后院站岗。
菊香书屋毛主席住处
对于奉孝同而言,这显然是巨大的光辉与荣耀,他深知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容不得懈怠,每次站岗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毛主席走出菊香书屋到后院散步时,看到奉孝同,总是和他攀谈几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并鼓励他多读书,多学习知识。
除了读书学习外,毛主席还交给中央警卫团战士们另外一项特殊任务——到农村实地考察。
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在警卫局局长汪东兴、*委杨德忠等人的陪同下,接见了中央警卫团的全体战士,亲切地与战士们交谈,并向他们提出一项要求,让他们以“回乡探亲”为名,回到家乡,调查当地的真实情况,看看老百姓的粮食够不够吃。毛主席特别强调,任何人不许透露身份,更不能说是毛主席派来的。
毛主席接见警卫团战士
就这样,奉孝同回到了老家新化县奉家镇,通过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走访群众,了解第一手材料。十天之后,奉孝同回到北京,将这些材料整理成调查报告,向毛主席汇报。
听完奉孝同的汇报后,毛主席点点头,说道:“你们见到了农民,我见到了你们,也间接见到了农民,非常好。”
汇报工作结束后,赶上午饭时间,毛主席把警卫团的战士们留下了吃饭。为了招待她们,毛主席特意让厨房准备了三个荤菜、三个素菜和一大盆西红柿鸡蛋汤。那天毛主席吃得很少,不停让奉孝同他们吃菜,看他们略显拘谨,毛主席又说道:“你们年轻人饭量大,多吃点,把这些菜全消灭光。”
这段经历给奉孝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毛主席更加敬重。
隐瞒身份,返乡务农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年,奉孝同结束了自己5年贴身保卫毛主席的警卫生涯,选择退役,回到了奉家镇。在部队严格的保密制度下,奉孝同坚决不向外界透露一点风声,住在一间陋室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当地的干部和百姓只知他是一位老兵,根本不知道他竟然有保卫毛主席的宝贵经历!
奉孝同回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了当地的“野猪患”。奉家镇下团村地处山区,经常有野猪出没,虽然不经常攻击人,但屡屡糟蹋地里的粮食,令村民们苦不堪言。奉孝同得知情况后,带着几个民兵,展开了“打野猪”行动。奉孝同枪法奇准,米外便将野猪一枪命中,成了当地百姓的救星。
奉孝同的《请求救济报告》
奉孝同家里只有几亩地,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田里颗粒无收,奉孝同一家只能挖野菜度日,后来连野菜都没有了,他们就捧起“观音土”,以此来充饥。但尽管如此,奉孝同依然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向*府请求帮助。
生活的苦难打不到这个坚强的男人,但家庭多次遭遇挫折,让奉孝同渐渐力不能支。奉孝同和妻子王欢云结婚后,膝下育有三个女儿,分别是奉庆玲、奉美玲、奉福玲。奉福玲16岁那年,被人骗到了海南,从此音讯全无。奉庆玲、奉美玲先后出嫁,但大女儿奉庆玲的婚后生活并不和谐,她因怪病致残,无奈和丈夫离婚,带着一双儿女又住回了父母家。奉美玲嫁得很远,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家里只剩奉孝同夫妇和女儿奉庆玲相依为命。
家里只有奉孝同一个劳动力,还要照顾残疾的女儿,无奈之下,年,他给新化县武装部写了一封《请求救济报告》,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请求给予特殊救济。武装部的同志收到来信后十分震惊,经详细核实确认身份,与县民*局沟通后,每月向奉孝同发放元的优抚补贴。
奉孝同接受媒体采访
54年后身份曝光,完成一生最大心愿然而英雄的磨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年,奉庆玲被偷树贼打伤,医院,医院多次。奉孝同花光了所有积蓄,日子举步维艰,可接下来女儿的病情还需要进一步治疗,这些费用从哪里来?
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医院三名医生听说了奉孝同老人的故事,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几位原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的回忆录做了对比后,确认了老人的身份,将这段经历发布到互联网上。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