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震荡的清醒后的表现不包括
A、头痛
B、头晕
C、乏力
D、胸闷
E、恶心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D
脑震荡的典型临床特点为:短暂的一过性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常伴有逆行性遗忘,清醒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和呕吐,通常短期内会自行好转。
2、脑挫裂伤意识障碍取决于
A、损伤的部位
B、损伤的程度
C、损伤的时间
D、周围的环境
E、损伤的原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脑挫裂伤是脑组织的实质性损伤,意识障碍取决于脑损伤的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取决于损伤部位。
3、对于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脱水治疗时常选用
A、10%甘露醇
B、20%甘露醇
C、15%山梨醇
D、25%葡萄糖
E、30%葡萄糖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B
对于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予脱水治疗,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每次剂量ml,每6~12小时1次;也可用25%山梨醇或50%葡萄糖等。
4、口腔颌面部损伤防治感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无清创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细菌继续侵入
B、预防破伤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素
C、伤后应及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D、动物咬伤应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
E、以上均正确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颌面战伤创口的感染率更高,约为20%。防治感染是初期急救中的重要问题。尽早清创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无清创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入。伤后应及早使用广谱抗生素。为了预防破伤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素;动物咬伤应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5、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颌面战伤创口的感染率更高,约占有的比例是
A、10%
B、20%
C、30%
D、50%
E、80%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常被细菌和尘土等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颌面战伤创口的感染率更高,约为20%。
6、阻塞性窒息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
B、采取仰卧位
C、将后坠的舌牵出
D、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
E、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阻塞性窒息的急救:①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②将后坠的舌牵出;③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④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7、关于吸入性窒息急救错误的是
A、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B、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
C、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D、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E、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血液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B
吸入性窒息的急救: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导管,充分吸出进入下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异物,解除窒息。此类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8、下列不会引起阻塞性窒息的是
A、碎骨片阻塞咽喉部
B、上颌骨横断骨折时,骨块向下后方移位
C、颈部血肿
D、血液进入支气管
E、舌后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阻塞性窒息病因:①异物阻塞咽喉部:损伤后如有血凝块、呕吐物、碎骨片、游离组织块及其他异物等,均可堵塞咽喉部造成窒息,尤其是昏迷的患者更易发生。②组织移位:上颌骨横断骨折时,骨块向下后方移位,可堵塞咽腔,压迫舌根而引起窒息。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时,由于口底降颌肌群的牵拉,可使下颌骨前部向下后移位及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③肿胀与血肿:口底、舌根、咽侧及颈部损伤后,可发生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
9、不属于窒息的前驱症状的是
A、安静
B、口唇发绀
C、鼻翼扇动
D、出汗
E、出现“三凹”体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A
窒息的临床表现:窒息的前驱症状为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在呼吸时出现“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随之发生脉弱、脉速、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10、颌面部外伤导致窒息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
A、三凹体征
B、呼吸急促
C、鼻翼扇动
D、血压下降
E、口唇发绀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A
窒息的前驱症状为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在呼吸时出现“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随之发生脉弱、脉速、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