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信烈士的事迹
(~)
王学信,男,一九二O年生于江苏高邮。一九五九年参加中国共产*。原为南市发电厂职工,一九六二年担任浙江甄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技师,在新安江发电站工作。同年九月,山洪暴发,他为抢救职工家属不幸为洪水所卷,光荣牺牲。
出身贫苦背井离乡坚决抵制*色工会
王学信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跟着父母出外讨饭,在地主家打长工、当短工,一年忙到头还要受饥挨饿。一九四五年冬天,为了逃避国民*反动派抽壮丁,当炮灰,王学信不得不背井离乡,只身来到上海。为了谋生,经熟人介绍进法商水电厂做工,过着受屈辱和极端贫困的生活。王学信白天进厂做工,晚上还得出去拉*包车,才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法商水电厂工人,为反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在地下*的领导下,曾多次进行罢工斗争。
王学信坚决抵制*色工会的拉拢、腐蚀和干扰,积极参加罢工斗争,要求改善工人生活,要求废除资本家制定的不把工人当人看待的规章制度。
加倍勤奋工作才能报答*的恩情上海南市发电厂的前世今生
上海解放,法商水电厂改名为南市发电厂,成为人民的企业。但国民*反动派却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千方百计,包括出动飞机轰炸,妄图破坏电厂。王学信和同志们同仇敌忾,冒着生命危险,保卫人民财产。有一次敌机来袭,王学信头部、手部受伤,但毫不畏惧,坚持工作岗位。
一九五六年王学信响应*的号召,自觉报名支援内地建设。当时,他家有年迈双亲,又有三个幼孩,他耐心做通老母亲和妻子的思想工作,毅然奔赴内地参加水电站的建设。他先是在湖北宜昌勘察队工作,一年中有八、九个月在深山老林里度过。那里的生活极为艰苦,既有*蛇、野兽的侵袭,又经常吃不上热饭热菜,只得以干粮充饥,但王学信从不喊苦,埋头苦干,忘我劳动。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调至新安江水电工程局,王学信一如既往的工作表现得到领导上的表彰和关怀,组织上要他注意身体,但王学信回答说:“革命先烈为劳苦大众的解放,洒热血、抛头颅,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工作再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我要加倍勤奋工作,才能报答*的恩情。
加入中国共产*对社会主义事业有责任感一九五九年,王学信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他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入*后他以共产*员标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他坚持*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和人民的利益,虽然远离家乡、别离妻儿在外地工作,但思想稳定,并且以自身的榜样去影响和教育思想不稳定的同志。他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朴素,克已奉公。一九六一年,他头部受重大工伤,伤痕十三处。医治后留有脑震荡后遗症,工作一吃力就会发晕,但他不叫苦不叫累,坚持工作。他生活极为俭朴,每逢探亲回上海穿一身洗干净的工作服。论收入,每月工资一百多元,完全有条件穿戴好点,但他舍不得在这方面花钱,而是把钱用来瞻养老母亲和济助至亲好友。他对工作一丝不苟,技术上精益求精,是一个实干家。他原是个白铁匠,没有搞过发电机组,但他千方百计刻苦钻研,在当地称得上一个行家。他对自己的技术从不保守,热情培养青年技工。领导上考虑到他受过重大工伤,劝他不要在第一线带班培训,但王学信回答说:“现在第一线技术力量不足。培训的青年尚未成熟,我决不能离开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他对待同志满腔热情,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一起工作的职工病了,他送茶送药;别人的衣服破了、脏了,他腾出业余时间帮助补洗;一年一度探亲假,他总把别人排在前面,而自己则排在后面,而且探亲从不超假,总是提前回到工作岗位。他说:“我对水电站有感情,对社会主义事业有责任感,耽在家里不安心。”
时刻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王学信*性的最高表现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事情发生在一九六二年九月六日凌晨。王学信工作所在的甄江水电工程,突然遇到当年十三号强台风的袭击。当时风雨交加,雷电轰鸣,大坝的水位直线上升,来势非常凶猛,面临着山洪暴发的危险。这时候王学信与另一姓王的青年职工正好值班,王学信临危不惧,镇静沉着。立即通知座落在大坝下面的宿舍里的职工和家属迅速转移上山,免遭不测。待职工和家属上了山,他又仔细地逐个点名查看,发现一名因公外出的周姓职工的家属没有上山。这位职工的妻子正怀孕在身,还有两个小孩。王学信焦急万分,万一出了事怎么对得起老周呢?他大声喊:“小王跟我来!”说着就冲下山去。甄江水电工程的大坝建筑在山峡之间,水位足有十层楼高,这时水坝已现裂缝,眼看就要倒下来了,而一声巨雷又将电线击断,天空漆黑团,此情此景,真是危险极了。跟随他一起下山的小王因年轻脚快,背着一个小孩就往山上跑。而王学信一手抱着一个小孩,一手搀扶着一个孕妇,步履艰难。这时宿舍积水已淹至腿部,行动更为困难。当他们刚出大门,居高临下的大坝塌方了。小王在前头声嘶力竭呼喊:“师傅,大坝塌方了,快离险境!”站在山上的同志也一起大声呼喊:“王师傅赶快上山!赶快上山!”但得到的回音是:“同志们不要管我....”呼啸的山洪吞没了王学信的声音。被洪水冲倒的小王幸好抓住一颗小树拚命挣扎,幸免于难,他顿时想起了与他一起下山抢救的王学信师傅,就哭喊着:“师傅,你到哪里去了?师傅,你到哪里去了?”领导和同志们四处寻找,结果在离大坝一里路左右的一座桥墩下发现王学信被沙土、碎石所埋,只有一只手露在外面。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王学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浙江省人民委员会于一九六三年追认王学信为烈士。
以上图片综合自网络责任编辑:吴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