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次关于《盛夏未来》的协同写作,狗宣和小桃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所以为它输出了很多废话。跃入10月的泳池尽管嘲笑我也无妨?前面先聊点不会剧透的内容吧桃:聊点什么呢,我们聊的每一个字都好剧透哦。我想到了,聊聊厦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就觉得关于“秘密”的那段对话是在海堤路拍的(只记得我在厦门的时候为了去那里看落日,和朋友骑着助动车冲进了隧道,然后把它扛进了人行道又扛了出来……)。陈辰和郑宇星的对话也发生在落日时刻,妹妹的侧脸是金色的,很漂亮。我拍的宣:看到有人说厦门是内地最"湾"的一个城市,其实郑芬芬拍快哥(《快把我哥带走》)也选在了厦门,感觉湾湾导演在转型拍内地青春电影的时候,会选用一个带着水汽又有内陆感的地方,厦门再合适不过啦。桃:三贵(《三贵情史》)也是厦门诶(小胡是什么厦门劳模),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厦门和台湾本岛气质的相似,地理位置的相近,语言的相通,还有一个我的感觉是,在南方、沿海拍青春片就是会有感觉是先天上的优势,整体色调阳光、茂盛,大块的金色绿色天蓝色。当然不是说北方不能拍,北方拍出来就是血呼哧啦的《左肩有你》。宣:笑死谁了……北方拍出来其实也可以是振华系列,包括盛夏未来有几个片段就很振华,跑操和换座位,更像是一些内地青春共通的东西。桃:对不起我想到了,也可以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没有歧视北方青春的意思(鞠躬)。就像我们出来语音聊的感觉一样,陈正道拍这种青春细节就真的挺有一套的。体育课跑操也好换座位也好,也不是所有电影都能拍出这种很清楚的毛流。我有朋友说跑操结束后的大喇叭喊话特别中特,确实这个戛然而止的笑点卡得很好,往后曲老师在教师办公室里没有棒打鸳鸯或者劈头盖脸骂人,这个还挺,不中特的(当然我感觉现在的老师应该比之前是要开明一点)。说到曲老师我一直在想的是曲家瑞……办公室老师互动的小细节也很喜欢,头靠头一起看学生抖音,说别被教导主任看见的下一秒教导主任就幽幽冒头,抱着臂悄悄议论两句“学生为什么这么开心”,给我的感觉是老师在这里把孩子们看作探索对象,对他们抱着善意的、有保护欲的好奇。宣:我看到有博主说这部电影是属于Z世代的青春片,其实从我们那个时候开始,早恋就已经是被默许的存在了,因为棒打鸳鸯可能更会影响成绩。我还记得初二某天路过班主任教室,看到他带的上一届学姐从高中部千里迢迢跑来找他谈心,大概也是一些恋爱的烦恼吧,我们班主任就说"现在这个年纪的恋爱不是恋情的恋而是练习的练",当时隐约觉得是一种不要早恋的劝慰,现在想想其实在青春期练习爱人也是很必要的呀。桃:开篇第一个画面是抖音,当时我朋友就说“怎么在大银幕放竖屏”,但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像《网络谜踪》那样的桌面电影看起来没有突兀感,也是因为一块两块三块屏幕本来就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很有意思的是手机关机爸妈就会完全不知道小孩在哪里,最后还是郑宇星老爸说我去查查信用卡消费记录吧。(这句话一出来古早感满溢宣:这句话就很季区长抓季杨杨。(来自《小欢喜》好像聊得有点偏,我跟朋友说要三刷的时候,大家的反应都是“这么好看吗”,但要说这部电影有多好看好像也没有,只是我自己太喜欢太需要了。这两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都在找一些生命力很强的作品(aka能吸到精气的那种),今年连补带追了三档选秀综艺,包括大名鼎鼎的《偶像练习生》,但是仍然觉得不太够,直到遇见盛夏未来,完完全全的青春期作品,坦诚的、混乱的、又带着遗憾的,就太,太符合我现在想要的东西了,越看越喜欢的??(去年这个时候看的是不做朋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和《恋爱沙尘暴》!今年差点没找到,幸好遇到盛夏未来了桃:确实,你说我们同人女是不是都是靠吸食爱的形状为生的妖怪?(而且会越来越挑盛夏未来的生命力是很慷慨的,不局限在十七八岁男女主的身上,它就是那种,很平等,很宽容的,很理想化的东西,非常理想化,扫除了太多的障碍。爸妈和老师都没有对早恋这件事表现得如临大敌,同学们的起哄也很友善,这是一块很纯净的培养皿。大家可以专注地观看和讨论爱这件事。刚好今天也碰到了,所以想说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样的故事,也是我心目中“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作品。其实是不太一样的,盛夏未来也好,偶练那样的群像式综艺也好,是以展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的形式使人感受到活力的存在,而松子那样的作品,是对本能的刻画。鱼从沸腾的锅里蹦出来,壁虎的尾巴断掉还会弹动,这样的本能。宣:《撒野》里面李保国死掉的那一跳就是生命力迸发的瞬间,患了绝症,在人生的最后一秒也能有这么强烈刺眼的活着的感觉,很厉害。十九年(《十九年间谋杀小叙》)里娟姐那一段也是。之前聊天的时候说过,我觉得现在市面上太多校园文青春片都太“大人感”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思考模式在写,所以才会假,小孩子们看一眼就知道,根本不是这样。就像陈辰和郑宇星在交换秘密前说的,“我最讨厌青春电影了”“我也是”。真正的青春是失序的,跟随自己的本能做一些大人眼里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少年少女说一句“我喜欢你”,就是字面意思,是一种当下的感情和冲动。但是大人说“我喜欢你”,背后可能是“请你和我交往”或者“我希望你也能喜欢我”,所以在大人眼里爱会很重,他们表达起来就会很谨慎。又想起了我们最喜欢的《对不起青春》,对不起青春在展示爱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理想化,一样的从学生蔓延到老师和家长的青春感,去水族馆那集所有人都在表白,“我喜欢老师!”“我喜欢xx同学!”“我是基佬!”每一句话后面都跟着粗大的感叹号,到处乱飞的单箭头,看得时候就是想着哎哎哎等一下等一下!但是青春期就是这么横冲直撞不等人的,青春期的喜欢就是无拘无束的,今天喜欢你明天可能会喜欢别人,所以必须现在就告诉你!是这样的心情。无敌粗糙无敌乱糟糟,但也无敌自由。青春无敌!还是我拍的海堤路
从这里开始大概是一些会剧透的部分宣:很喜欢校园戏,他们这个学校就是不是不允许早恋,老师和其他同学,对他们两个的那种恋爱感觉都非常宽容的,他们对爱是很宽容的。老师一直强调的重点是你们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是高考——他们不会因为学生恋爱而生气,生气的点是你们在网上发这些东西让同学分心。而且他们两个退学了之后那段,老师说,以后你们不能在网上传播这些东西,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东西是——底下就有同学接话说,高考啊,考试啊,然后老师突然显得有一点点无奈。最后他们两个也没有变成所谓的那种反面教材,被老师放在讲台上讲,我觉得这也很好。桃:我也觉得校园戏特别好,特别真实,一个是起哄的时候,那些起哄的话语不是被模糊掉的,而是非常鲜活的,比如说什么去追啊,还有什么好羡慕之类的,是非常生活化的情景,让人特别信服。而且我今天又看了一遍我最喜欢的在操场跑步的戏,发现这一遍的感觉是,他们两个并不是这个班集体里突兀的两个人,他们是被好好地裹在这团调皮的潮水里面的,而他们两个人能够并肩跑步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人的愿望,或者是两个人的力量,是在一群人的配合下,才有了这样可爱的跑步时光。推拉的动态有赖于一个班级里很多很多小孩的心,大家都特别开心地参与着。宣:男生跟女生起哄的方式也特别特别特别真实,郑宇星去追陈辰的时候,旁边有男生说,兄弟咱不能做舔狗啊;陈辰排女厕所的队的时候,郑宇星去找他,前面那个女生就说,陈辰你先进去吧,郑宇星就愣在原地,那个女生就说,看什么看啊,没看到人家不想理你吗?就特别男生跟女生。连女生排队上厕所,手里捏着餐巾纸的细节都有,陈正道太可怕了。桃:太难不代入了就是说……陈辰第二次上高考考场的时候,做一道填空题在题干里看到了集合xyz,忽然就想到了郑宇星。一个特别细的联想,但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无聊的表象下面,是因为青春期的心脏太容易发胀了,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以被无限放大。(初中的时候就有一个男孩子放学拿一张试卷在教室门口拦住我,说在这面卷子上找齐了我名字里的三个字,我急匆匆地说了一句“你是猪吗”还有郑宇星的抖音点赞论,不点赞恰恰是在意和喜欢,这套小强盗逻辑曾经被我狠狠自我洗脑过不知多少个辗转爱慕男人的夜晚!(咬牙不禁想问陈正道是否做过我梦里的蛔虫。宣:青春片太适合拍成这样了,只有学生时代是这种男孩女孩聚在一起,性向混沌模糊,而偏偏是最能感受爱的年纪。就像盛夏未来换座位那场戏,成绩好的能自选座位,换好座位后的同桌们,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一男一女,然后切到陈辰和郑宇星,就是各种各样的爱的形态。桃:先不谈性向,郑宇星真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值得喜欢的男孩子,我有一个理解,是关于曲老师找郑宇星陈辰谈话那里,他是在曲老师提到“那陈辰妈妈为什么给我打电话”之后忽然说“其实就是我还缠着她”的,我会感觉是他作为一个父子关系非常棘手的小孩,对身边这个女孩子可能面临的家庭争执极度敏感,而产生的揽责行为。宣:呜呜呜呜呜呜,“我最怕家长了!”他也是在知道陈辰是因为家里的事情撒谎,才从原来不知所云的态度里拿回主动权,开始逗这个一本正经的优等生,可爱!(我吃完了现在要先回奶奶家,你想到什么写什么,一段一段的,我在下面跟桃:嗯嗯去吧(路上注意安全今天看完以后更喜欢那场陈辰重返club的戏了,感觉逻辑更顺了我的心也更痛了。陈辰跑出club以后,郑宇星孤零零地待着,一遍遍地给MING打电话,一遍遍得到的忙音和挂断是越来越清晰的宣判(这里弟弟的哭戏真好看得我爽死);陈辰在街边看到爸妈的恩爱都是假象,两个人都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在平行蒙太奇里,两个人都成为了最孤单的小孩,所以不得不找到彼此,必须找回彼此。说起来好像一个悖论啊!“我理解你的孤单”这样的。很纯粹很本能的陪伴就发生了,忍不住会让我去想郑宇星第二次被陈辰看见自己哭得泪光满面时候的心情。宣:在此之前两个小朋友都很固执地在自我欺骗。郑宇星在*昏的海边说MING还喜欢自己,和陈辰在楼道里说爸爸妈妈不会分开,两个人像豌豆射手发射连珠炮,说完了之后心里又很虚,于是问了一模一样的一句"怎么了你要发表什么意见吗"。太孩子气了,自己都知道自己很幼稚。
陈辰在交换秘密后说的是,你和我在抖音上看到的挺不一样的。抖音上的郑宇星是校园网红,我行我素,高考这么大的事情说不来就不来。但吐露心事露出肚皮的郑宇星不过也是一个幼稚的18岁男孩子,嘴硬又爱哭。
我今天买柠檬茶刚好听到杰伦哥的《等你下课》,那句“你耳机听什么能不能告诉我”,也是陈辰在语文课上问郑宇星,你在听什么。其实我觉得这里,郑宇星递耳机给陈辰,让她听他喜欢的歌,他也很喜欢陈辰的。不是那种想跟她交往的喜欢,他就是很喜欢陈辰这个人。Aimyon(爱缪)有一首歌叫做《不听摇滚的你》,歌词就是说你不喜欢听摇滚乐,我明明知道,但是我还是想要分享给你听,因为我想让你跟我变得亲近一点,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得到我的爱情。很有意思的,陈辰到最后也没有喜欢上电子乐。就是这样的。就算不理解,也还是喜欢。桃:没有成为和你共振的人,但还是喜欢你。宣:他们两个在游泳池边——就是一起看大海的那个地方,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台湾青春片的表达,不管是《那些年》还是《九降风》还是《盛夏光年》,都有那种情节:台湾青春片主角们在海边玩完之后,大家一起湿漉漉地对着大海吐露心事,或者什么都不说,只看向自己喜欢的人。这一段里,陈辰看着郑宇星,但郑宇星的眼睛是看向大海的。这种感觉很像《最好的我们》里面,耿耿看着余淮的背影在想,我知道我喜欢的男孩肯定是会飞的,但是我只能站在地上。就是那种感觉。有时候人很喜欢说什么喜欢一个对的人能让你变得更好这样的话,我觉得陈辰从郑宇星身上学到的,就是大胆地、自信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郑宇星从陈辰身上学到的,是坦诚、勇敢地面对自己真正的想法,然后把它说出来。桃:刚蹲着玩了会手机,看到首页在说那个吻。其实我的想法发生过一丢丢转变,第一遍刚看完的时候整个人还是有点震惊,到此时此刻觉得它超级水到渠成。和场景,氛围,时间都有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实吻也没有什么,它也可能不是承诺,只代表一个瞬间的亲密愿望。“这个刹那很想吻你”,总会有这种瞬间吧?刚好音浪的鼓点那么强烈,强过了心脏,吻就吻了吧。也有朋友和我说这个吻和接下来的那句“如果我也能喜欢你就好了”是“试过了,但发现真的不可以”。宣:我觉得陈辰和郑宇星之间的那个吻其实是一个句点,并不是所谓的goodbyekiss,而是那种“我们之间已经没有秘密了,我们的关系也不会再改变了”。一个吻是我最后能与你分享的事情。我们同人女都知道搞rps的时候,吻很多时候扮演的是失控的开端,但因为这是一种冲动的产物,代表着这一刻欲望压倒了理智,只能遵循自己想要亲吻这个人的本能行事。一个吻也可以是一个结束。就像一些爱人分手的时候,会把身上最贵重的东西摘下来送给对方,作为纪念品。依旧是我拍的白城沙滩宣:郝蕾那条线应该删了蛮多,但我还是很喜欢。我觉得之所以给妈妈这么多剧情线的原因是,陈辰和郑宇星把身边的人都带得青春了。桃:我从郝蕾第一次出去跟王峰约会涂口红的时候就开始对这条线很心动,她涂完以后又擦掉一点,擦得只有颜色没有膏体,因为不愿意在喝红酒的时候沾杯。好喜欢,妈妈面对喜欢的人也有小小的曲折心情。想说和《隐秘的角落》里周春红的丝袜,《我的姐姐》里姑妈的俄罗斯套娃一样,都是承载中年女性细腻心事的物件,好喜欢。宣:我也喜欢。而且最后妈妈坐副驾驶那个闭目养神的镜头,给了一个特写,是豆沙紫色的嘴唇——又涂上唇釉了。桃:还有妈妈把王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