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练习题
1.焦苍术的作用为
A.健脾燥湿
B.化湿和胃
C.固肠止泻
D.行气宽中
E.消食健胃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
2.牛蒡子炒炙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D.变升为降,既缓和药性,又利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E.增强药理作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
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炒苍耳子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炒莱菔子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
3.白芥子炒炙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D.变升为降,既缓和药性,又利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E.增强药理作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
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炒苍耳子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炒莱菔子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
4.苍耳子炒炙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D.变升为降,既缓和药性,又利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E.增强药理作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
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炒苍耳子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炒莱菔子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
5.莱菔子炒炙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D.变升为降,既缓和药性,又利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E.增强药理作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炒苍耳子降低*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炒莱菔子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
6.生槐花的炮制作用是
A.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
B.苦寒之性缓和,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
C.健脾、消胀的作用增强
D.善于通络止痛
E.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
槐花生用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肿痛。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作用。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7.炒槐花的炮制作用是
A.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
B.苦寒之性缓和,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
C.健脾、消胀的作用增强
D.善于通络止痛
E.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
槐花生用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肿痛。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作用。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8.槐花炭的炮制作用是
A.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
B.苦寒之性缓和,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
C.健脾、消胀的作用增强
D.善于通络止痛
E.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E
解析:
槐花生用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肿痛。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作用。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9.净麸炒一般为每kg药物用麸炒
A.5kg
B.10kg
C.15kg
D.10~15kg
E.20kg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净麦麸的麦麸用量一般为每kg药物用麦麸10?15kg。蜜麸炒的蜜麸用量一般为每kg药物用蜜麸10kg。糖麦麸的糖缺用量一般也为每kg药物用糖麸10kg。
10.蜜麸炒一般为每kg药物用蜜麸
A.5kg
B.10kg
C.15kg
D.10~15kg
E.20kg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
净麦麸的麦麸用量一般为每kg药物用麦麸10?15kg。蜜麸炒的蜜麸用量一般为每kg药物用蜜麸10kg。糖麦麸的糖缺用量一般也为每kg药物用糖麸10kg。
恭喜你完成今天的打卡!再接再厉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