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内蒙古蒙中医药改革成就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蒙医药中医药改革发展成果。
01
蒙医药中医药法规*策体系逐步完善
(网络配图)
围绕深化医改“中国特色”,在“健康内蒙古”建设方案和深化医改的规划、*策编制时,着力注入更多的“蒙医药中医药元素”,更好地发挥蒙医药中医药作用。
02
围绕人民群众“看得上病”
(网络配图)
年,自治区*府投资4个亿新建成内蒙医院,开放床位张,年门诊量达到60多万人次,年又投资12个亿计划建设二期工程。
—年,自治区还将55医院列入自治区成立70年重点项目,总投资21.7亿元,95%已完成建设任务。
医院所,医院所;蒙医中医床位张,平均每千人口蒙医中医床位数1.张,居全国第二位。医院11所、医院11所、医院48所、医院17所。社区和苏木乡镇设置蒙医科中医科达到95%以上,嘎查村65%以上能提供蒙医药中医药服务。
03
围绕人民群众“看得好病”
(网络配图)
自治区每年投入多万元,医院制剂能力、特色专科、学术继承和标准化研究工作。重点是加强蒙医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和传统制剂的挖掘提升,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特色优势重点专科专病个、蒙药中药制剂室31个;建立了“基于古文献的抗衰老蒙药材分布考察及蒙药方剂信息库”,建成抗衰老研究方向的知识共享信息平台;蒙医药治疗“协日乌素”(关节)病、过敏性紫癜、脑震荡等3项临床研究课题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蒙医药治疗银屑病、脑梗塞恢复期、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色疗法的临床评价研究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蒙医脉泻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开发研究”“蒙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和“蒙医针灸结合蒙药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等科研项目也取得进展;医院与医院联合攻关项目“脑梗死”,列入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连续支持开展三批名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多名学术继承人。
蒙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平均每千人口蒙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人,居全国第三位。启动了基层蒙医药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基层“蒙医馆中医馆”个,并向基层推广蒙医药中医药适宜技术。
04
围绕人民群众“看得起病”
(网络配图)
明确了*府保障责任,医院人员经费补助%、医院人员经费补助达到80%以上;提出了优惠措施,在蒙医医院就医,医保报销起付线降低20-50%,报销比例提高15-20%;针灸、拔罐、手法、针刀、熏蒸、药浴、放血、刮痧、沙疗、敷疗、整骨、震脑术、清肠术、策格疗法、心身医学等蒙医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和蒙药中药成药、制剂、饮片都纳入医保报销,蒙药执行甲类药品报销*策,符合规定调剂使用的蒙药院内制剂纳入当地医保支付范围;调整和提高了项蒙医医疗服务价格和项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引导使用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蒙医药中医药传统方法为人民群众提供预防养生、疾病治疗、健康保健服务。
05
围绕人民群众“人人享有”
(网络配图)
持续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促进蒙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开展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提升;制定了家庭医生蒙医药服务包、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做实做细蒙医药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蒙医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45.32%,0-3岁儿童蒙医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58.02%;我区实施的农村牧区“健康小药箱”工程中,加入常用蒙成药、中成药及制剂和蒙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科普宣传材料;构建了蒙医药中医药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蒙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
围绕深化医改“中国特色”
建设“健康内蒙古”
让老百姓
“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看得起病”、“人人享有”
内蒙古蒙中医药改革在发力!
来源:腾格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