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心理」什么?婚姻幸福的关键原来是这个!
「盼望心理」破坏夫妻关系最狠的一刀原来是这个
因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都延迟了开学时间。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城市也按实际情况,满足开学条件的学校已纷纷开学复课。
原本这是孩子们重回校园,与同学一起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同时也是家长们得以解放喘息的时间。
可就在开学的几天时间里,多地传来了让人悲伤的消息。
4月23日,安徽郎溪县
一名13岁初中女生坠亡。深入调查并发现,该女生患有抑郁症,多次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暴露出轻生厌世念头。(郎溪发布)
4月20日,杭州
开学第一天,杭州大关东七苑小区,有个14岁左右的男孩从六楼坠下,幸好孩子被抢救过来,但腰椎、胸椎骨折,有轻微脑震荡。(钱江晚报)
4月13日,江苏无锡
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3日,安徽合肥
一名15岁学生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幸好被派出所营救。
4月12日,陕西商洛
一名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7日,江苏南通
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不治身亡。(南通广播电视台)
4月7日,江苏南通
一名14岁女孩从二十二楼坠落,当场不治身亡。据附近群众反映,可能是因为作业没写完,孩子要玩手机,家长不让,骂了几句。(南通广播电视台)
春暖花开,孩子们本该笑得像花朵一样灿烂,朝气蓬勃。可为何有些孩子却选择了结束生命,就此凋零。
01艰难的选择
根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我们发现,这些选择轻生的孩子,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较常见的几种情况:
1、因为过度沉迷手机,与家长发生冲突,而选择轻生;
2、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施压下,害怕面对考试和成绩,而选择轻生;
3、作业没有完成,担心被老师责骂而逃避责任,而选择轻生;
4、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没有适当的宣泄方式,最终选择轻生。
基于今年疫情,孩子们经过漫长的居家网课学习,部分孩子与家长间产生了更多的冲突。
同时面对开学,难免有些不适,再加上学习压力大,得不到理解和关怀,才导致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如图上这棵树,在他的生命里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和关爱。
慢慢他就会枯萎,变得毫无生机、死气沉沉。
此时,一旦受到外界的压力和挫折时,因无力承受,最终只会选择极端的方式——用死亡来回应家人、回应学校、回应社会,获得他想要的“自由”与“释放”。
02枯萎的生命,谁该负责呢?
树木需要获取养分,才能茁壮成长。
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这里说的养分,有孩子成长的环境,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更为重要的家长关爱、陪伴与指引。
首先,现在网络上存在的各种款式的游戏,让孩子随时随地沉浸在游戏里。
与同学、甚至是陌生人组队,一起共进退,完成无比艰难的任务,获得丰盛的奖励,为下一个更难的任务而准备。让孩子获得了价值感和归属感。
这无疑让很多家长头疼。
因为,一旦孩子开始玩起游戏,就如一匹脱缰的马,无法停止。即使家长在旁呼喊,他也完全不予理会。时间久了,这让父母们更加地恼火。
在与游戏争夺孩子的决斗中,父母们没有很好的办法赢得胜利。
所以只能连打带骂,希望可以通过大声和威严来镇压孩子。
同时,有一部分家长会强烈责怪游戏公司,把全部责任推到游戏公司,要求关闭游戏公司。
其次,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让孩子们感到无比大的学习压力。
孩子为了能够考到好的成绩,每天拼命地学习。
可一旦成绩没考好,家长们就变得十分紧张,担心孩子学习情况,生怕孩子没有好好学习,忙着偷懒或是玩游戏,所以要更严厉地督促。
这无疑让孩子觉得缺少信任以及带来多一分的压力。
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还在不断地完善中。短时间内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懂得倾听的人,以及疏解学习压力的好办法。
可是,能找到一个懂得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其实是很难的。
再次,父母们承受着社会和生活的重压,开始变得焦虑。
有时也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只是无意识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害怕投射到孩子的身上,逼着孩子去做。
很少父母能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话语,是否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是伤害。
在青少年的咨询中,有不少父母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自己却没有问题。只要孩子通过心理咨询有所改善,问题就会解决了。
可实际的情况是:孩子的情况有所改善后,没过多久,又可能恢复原状。(不想理人、情绪低落或者暴躁,难以与父母沟通等等。)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家庭对他的影响还是和往常一样,并没有改变。
对于孩子而言,这更多是负面的影响。
可想而知,即使孩子通过心理咨询,希望靠着自己的能力有所改变。可他自身的能力本来就不够强大,难以维持。
在没有父母们的支持下,继续受以往的负面影响,最终只会让孩子“恢复原状”,毫无果效。
这就提醒了我们作为父母们,要认真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是不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是在平时的言行举止给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印象,让孩子体验到了不好的感受?让孩子有样学样?
最后,对于孩子自身来说,面对着学习的重担,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一旦在学习或生活中受挫,就会选择逃避现实,躲进游戏的虚拟世界,寻求价值感。
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毫无办法。
所以,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孩子本身,都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
一棵小树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但,如果缺少了足够的滋养,最终只会让他逐步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