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比一般人更能抗疲劳,这就是运动员。
至今仍活跃在网球厂上的费德勒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在年的温网男单决赛中,年近38岁的他撑了4小时57分钟,惜败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
这些顶级运动员生活中,高强度的训练和大量的脑力劳动是家常便饭。当然如何消除疲劳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所以说,在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很多经验。
身体疲劳是什么?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还是模糊的认为,疲劳就是身体累了。我们只要多休息多睡觉就能歇过来。但有时候睡得越多反而越累。
运动防护师山田知生认为,我们的疲劳是由于肌肉和神经使用过度或者是状态不佳,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的状态。也就是说肌肉使用过度只是一方面,身体状态不佳的时候,即使不工作一样会感到疲劳。
山田知生原是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退役后来到美国桥水州立大学和圣何塞州立大学攻读运动训练专业。在获得运动医学和运动管理学的硕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运动防护师。
斯坦福大学有众多的顶级运动员,他们也多次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所以说作为运动防护师,山田知生有更多的经验。他根据自己15年的从业经验,写下了这本《斯坦福抗疲劳法》。
疲劳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常态,抗疲劳体质不只是运动员需要,我们普通的打工人同样需要。
现在我们从事的体力劳动真的比以前少了很多。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就是坐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虽然没有高强度的劳动,但是他们的疲劳一点也不少。这就是体态不接惹的祸。
因为我们坐在座位上,从大部分人的体态是这样的。
翘着二郎腿,脖子前倾,脊柱弯曲,身体长期处于变形的体态。肩部和腰部过多的承载了原本不属于它的压力。久而久之肩膀痛和腰痛自然就出现了。所以说想要消除疲劳,光靠休息是行不通的。合理的预防和消除疲劳才是实现最强大的抗疲劳体质的关键。
作为顶级运动员的运动防护师,山田知生对身体抗疲劳有很多经验和心得。他认为消除疲劳不再是运动员才需要的,普通人也需要借鉴一些预防疲劳和消除疲劳的方法。
01保持体态的秘密法宝:IAP呼吸法
这是很多顶级运动员和音乐家都会采用的呼吸法,在斯坦福大学运动中心,也大力推行腹压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和腹压呼吸法只差一个字,但是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收缩腹部。但腹压呼吸法却是一直鼓起腹部,维持高腹压。
山田知生确认为,让腹部持续处于一个较高的压力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中轴的稳定性,使中枢神经的指令的传达通路保持顺畅。
另外腹内都维持一个较高的气压,我们的横膈膜也能够得到足够的锻炼。横膈膜是一块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可别小看这块肌肉。如果它得不到足够的移动,腹腔就越来越感受不到压力,身体就会逐渐蜷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显身高的原因。
所以IAP呼吸法不仅能让你的体态变得正常,改善疲劳体质,更让人心动的是还显身高。学会了IAP呼吸法,一米六也能有一米七的气场。
02睡眠不足也能形成疲劳体质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都需要6~8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我们之中很多人都达不到。
现在我们熬夜已经成了常态,一来很多公司提倡,加班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我们在新闻上也看到,医院的人越来越多。
二来即使不加班,我们好像也不会早睡。晚上明明没有什么事,却总能刷着手机到凌晨。
根据《睡眠状况洞察报告》中显示:48%的95后和35%的90后每天零点后睡觉,其中,凌晨1时后入睡的95后比例达15%,而且多数情况下,都是玩手机导致的主动熬夜。
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证明,在睡眠不足时的情况下和脑震荡时,进行的的眼动测试,情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不亚于脑震荡。
在斯坦福大学睡眠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山田知生要求运动员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然而这仅仅是对睡眠的最低要求。伴随着睡眠的还有睡前的IAP呼吸法和就寝前90分钟的交替浴。
许多精英人士也十分重视睡眠,例如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他每周工作超过小时。可即便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他还能保障每天6小时的睡眠时间。网坛明星费德勒每天的睡眠时间长达12个小时。
03别让你今天的饮食破坏明天的状态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被糖分包围的社会,食物中含有过量的糖,已经成了常态。
前面我们也说了,疲劳可以分为大脑、肌肉和内脏三种类型。饮食主要调节的是内脏疲劳,
因为内脏疲劳源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食品,那些高糖、高钠盐食品都是我们要排斥的。
《斯坦福抗疲劳法》中写道,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3:1,加上大量的蔬菜。和外国饮食结构不同,我们传统的饮食中,面食占了绝大一部分。所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严重超标。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最终转变成糖分,造成血糖大幅度升高。你手中的奶茶、蛋糕和零食,也是疲劳体质的罪魁祸首。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中午吃了很多的面食,即使经过午休,下午还是昏昏沉沉。
最合理的一日三餐是什么样的呢?书中给出了方案。
所以我们不仅要身体保持自律,嘴巴也要保持克制。今天的奶茶和甜品,就会成为明天身体疲劳的元凶。
我们虽然不提倡为了工作透支身体,但有时却不得不这么做。年龄逐渐递增,身体疲劳已经成为不能逃避的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预防,尽量消除,以更好的体质迎接下一个目标。